基金经理老鼠仓,说好保本变巨亏,买基金被坑请到【基金曝光台】!信用卡无故遭盗刷,银行存款变保险,理财被骗请猛戳【金融曝光台】!
⊙记者 屈红燕 ○编辑 浦泓毅
近期多城市的地产调控收紧,多项金融去杠杆举措出台,外围资金面也出现季末月末紧绷的情况,这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A股的空头情绪。不过,跟股市外部条件有所收紧逆反的是,公私募机构的活跃程度近期明显提升,与前期相比,这些机构对外围环境短期变化相对淡然,从更能把握的微观确定性投资机会入手,寻找和握紧优质筹码。
上证报记者了解到,多个知名私募近期马不停蹄地在资金密集的深圳、北京和上海等地开展产品定向推介,这些机构都在此前市场异常波动中显示出成熟、出众、灵活的操作经验和技术,拥有相当强的资金动员能力。
据私募排排网不完全统计,上周共有147只私募产品发行。其中股票策略产品占比25%,管理期货策略产品占比5.11%,未列明具体策略的产品占比44.6%,事件驱动策略产品占比5%,债券策略产品占比6.25%,组合基金策略产品占比2.52%,复合策略产品占比9.6%。
在这些私募看来,包括地产调控在内的外围收紧,或导致短期经济数据波动,但在“去产能、控风险”的背景下,经济无失速之虞,下半年重要会议开启的改革黄金时间窗口值得把握。近期神华590亿元现金分红预案、长江电力举牌国投电力等绩优蓝筹的“大动作”,有望再度引发资金对低估值高分红蓝筹股和国企混改股的高度关注,从而基本封杀了股指大幅下行的空间。
正如芒格所说:“宏观是我们必须接受的,微观才是我们能有所作为的。”在经济系统性风险整体可控的情况下,强调自下而上的草根调研,关注细分领域的阴晴变幻,把握企业阶段性向好机会,正成为越来越多欲有所作为的私募的共识。他们摒弃了在成长、蓝筹风格偏好上的纠结,严格执行“谁有业绩、谁有前途就买谁”的操作思路。
成长板块经过长达一年多的下探,原本高企的估值泡沫已在很大程度上挤出,部分业绩超预期的成长股迎来较好的买点。机构投资者敏感地注意到了这一情况,并迅速行动起来。近期部分苹果产业链、环保、集成电路的个股坚定创出新高,即是明证。
不过应该提醒的是,近日海虹控股等个股再度放量快速下杀,显示在流动性偏紧的背景下,业绩达不到预期的成长股仍有较强杀伤力,类似的风险不得不防。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