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巨头创始人彼得·彼得森给你的人生7堂课
摘要 私募巨头创始人彼得·彼得森,给你的人生7堂课投基家从贫穷的希腊移民之子,到尼克松政府财政部长、雷曼兄弟公司一把手,又在59岁联合创立了黑石集团,并推动这家创始资金只有40万美元的投资机构成为资产管理规模超过4000亿美元的私募巨头,彼得森经历了颇为传奇的一生。“‘美国梦’并不只属于美国。它是一种机会
私募巨头创始人彼得·彼得森,给你的人生7堂课
投基家
从贫穷的希腊移民之子,到尼克松政府财政部长、雷曼兄弟公司一把手,又在59岁联合创立了黑石集团,并推动这家创始资金只有40万美元的投资机构成为资产管理规模超过4000亿美元的私募巨头,彼得森经历了颇为传奇的一生。
“‘美国梦’并不只属于美国。它是一种机会,一种通过自我激发、不受人为限制的进取心和才能来塑造生活的机会——一种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机会。”彼得森如此描述自己一路向前的动力。在《黑石的选择》一书的最后,彼得森回首人生,总结出他人生中最重要的7堂课,告诉我们如何成为人生中的“聪明的投资者”。
曾有人开玩笑地说,大多数自传最形象的书名都应该是《向我看齐》,但这个书名不适用于这本书。不过人们经常问及我的事业,有商业上的,也有公共政策方面的,似乎我的经历中蕴涵着某些宝贵的经验。
在商业方面,很多人都感兴趣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年仅三四十的我就能在一些看似毫无关联的领域谋得要职,比如广告业、制造业以及金融领域,我是如何做到的?也许大家还有一个隐藏未说出的问题:如何成为亿万富翁?
在公共政策领域,如果说我所热爱的公共事务是我的第二事业的话,我还经常被问到,我是如何在不怠慢原有事业的同时投入这第二份事业的?
我的第一个答案(并非我胡诌)就是,我的某些成功是因为走狗屎运。我确实有过不少很好的运气。但是编辑觉得这个回答太敷衍了事了。他说,这就引申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年纪轻轻,就有诸多高级职位寻我而来。而且我没有回答,在机会接踵而至的时候(不管它们如何到来,为何到来)应该如何回应?对我而言,坦慕尼协会有名的老板乔治·华盛顿·普拉克特的回答很精辟:“我看到了我的机遇,我便抓住了它们。”
为了避免令这个部分渐变成职业生涯咨询,让我多说一句。我们的兴趣、爱好、能力、资源、优势以及劣势,都各不相同,所以“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没有统一的标准。至少对我来说,这个标准是没有的。我强调我从未给自己规划过什么长期职业路线,无疑,我也不可能为你规划一条。我能帮助你的就是,当你读到这些主题或指导原则的时候,把它们当作连接我各类事业的纽带,然后问自己:哪些在我身上适用?哪些和我的兴趣、能力、激情挂得上钩?
发挥你的比较优势
也许我学到的第1堂课是:不要被某个工作牵着鼻子走,如果它仅仅是薪水高、福利好、地理位置好或给你大办公室坐。集中关注这份工作是否能让你利用优点,发挥你的比较优势。我的第一份工作,也就是零售业的那份,体现的就是我的相对劣势,所以惨败。在那之后,我学会拒绝不适合我的工作机会,不管它多么诱人。最后,我发现我事业的好坏确实取决于我在工作岗位上的表现,也就是说充分发挥我的优势。亚当·斯密的学生将牢记他几个世纪以来一直适用的至理真言:发挥你的比较优势。我发现这句话对人也好,工作也好,都同样适用。
思想上不能懒惰
当我将自己的比较优势付诸实践后,我学到了重要的第2堂课:思想上不能懒惰。常常思考一下你的公司、你所处的行业,还有整个经济环境的具体状况是怎样的吧!
在我两个领域的事业中,我发现我自己不仅仅被一些微观的问题所吸引,即每个人每天都要做好的具体的事物,还有很多宏观的问题能够激起我的兴趣,即一些抽象的问题。我喜欢细小而又宏大,具体而又抽象。
最重要的是投入,并试着采取实际行动
我不满于仅仅知道我所知道的,或者我以为我所知道的。我想要去记录它们、谈论它们,甚至向他人传播它们。在实践的过程中,我遇到的人,一个比一个聪明,一个比一个热诚、投入。他们不仅改造着我的思维,还扩展了我的思维。于是,在我写作稿件、草拟演讲稿或别的讲座稿的过程中,我感觉到,思考和记录好点子是不够的,至少对于我来说是这样。
这就是第3堂课: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投入,并试着采取实际行动。这就意味着尝试改进或改善我认为值得努力的境况,并尝试改变我认为需要被改变的事情。这就是为什么我花了如此多的时间去各种机构工作,或者建立各种机构。这些机构极大地扩大了我的交际圈,帮助我遇到了很多和我有思想共识的人。我致力于公民权利、财政责任、代际公平、国会行为规范、慈善机构改革、长期的以个人绩效为基础的奖励制度。
所以,在我人生的关键时刻,我发现不时会有人为我预备着某个董事会的职位,不管是营利性还是非营利性组织;或者为我的公司带来新的业务,因为在上述这些领域中,他们曾经和我并肩作战。而且,他们显然信任我的观察和决断。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20 世纪80 年代的两党联合预算上诉委员会,我和5位财政部长以及数百家企业的首席执行官一起呼吁政府内部财政职责的实现。
之前我根本没有料到,业余活动也能成为我事业的功臣。这堂课的一个要点是:别因为它能助你一臂之力才参与这些活动。我的参与源自我的兴趣。兴趣有了,其他的自然就水到渠成。
结合个人需要,谨慎选择你的奋斗领域
当一些不能挣钱的机会摆在我面前时(这种事经常接踵而至),我得做出艰难的选择。我应该将机会全揽下,揽下大部分,还是选择其中几个?当我想法活跃,对感兴趣的事跃跃欲试、摩拳擦掌的时候,我知道这些兴趣最后可能会导致三心二意、急于求成,也就是做事一会儿东,一会儿西。所以,我最终只选择其中的一二。我的一个原则特别简单,就是跟随自己的激情。或者像哲学家约瑟夫·坎贝尔说过的,“追寻你的直觉”。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工作是多么幸福的事啊! 我时常会为了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网而被某个知名机构的董事会席位所吸引,但如果这不在我的兴趣范围之内,我会拒绝。
因为我对某些领域的事情特别有激情,而且愿意花很多时间在上面,我不仅会十分乐意在这些机构的事务上花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会愿意参与它的管理和它的筹资活动(这点很重要)。
再一次地,我有意外的收获。偶尔,我会被邀请担任主席一职,该职位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筹钱,而这个任务反过来又帮助我和更多美国政、商界要人建立了亲密的关系。不好的意外之事不胜枚举,但是我渐渐明白了,仍有不少好的意外之事。我在一个领域的努力(比如加强财政职责)会使其他领域的工作受益,比如为自己公司赢得更多的业务或者结交一群新的朋友。
忠于自己的原则、自己的内心、自己的道德标准
接下来的第5 堂课尤为重要。它关乎我们的人生之路应该如何去走。父母让我知道,忠于自己的原则、自己的内心、自己的道德标准是多么重要。正因他们的教导,我才敢于对不值得我付出的人说“不”。虽然这几个“不”明显会带来一些短期损失,但是一般情况下,长期收益最终会出现。
我希望我能说我一直能恪守自己的原则,但是有两次我却没有做到这一点。一次是在麻省理工,我盗用了罗伊·科恩的论文。我的借口很蹩脚:我感叹这个来自内布拉斯加州的乡村男孩终于能拥抱纽约赋予的新社交生活,并且我还狡辩说我其实没有“真正”抄袭他的论文,因为我还另外加入了“很多”自己的东西。我曾发誓不仅要对他人诚实,而且要对自己诚实。这次我明显违背了这个原则,也为此付出了代价,而且十分惨痛。
另一次是在雷曼兄弟,我长期默默容忍了几个合作人的一些不该被容忍的行为,因为我顾及的是“和平相处”、维护短期利益。
在这两个事件中,都存在短期利益和享受,或者可以避免一些短期痛苦,但它们都以牺牲一些重要的长期利益为代价。相反,在我坚守誓言、恪守原则的时候,即使当下不好受,长期利益却可能获得满足。我此生的经历无一例外地印证了这一点。
在事业和个人生活中,寻找一个令你健康快乐的平衡点
天啊!在这个方面,我的经历基本上都是没找到平衡点的负面教材。我经历过两次离婚,因为我除了工作和成就什么都不看重。
某些时候,重新找回自己的生活意味着青云直上的事业轨迹将放慢速度。拿我自己来说,我知道拒绝担任黑石首席执行官意味着丧失更多的收入。然而,这也意味着我可以花更多的时间在琼和孩子们以及我的朋友和各种公共事务活动上。我也正是这样做的。
无论我们做何种具体的调整,最重要的一个基本原则都是:如果没有深思熟虑,不会自我剖析或者不知道轻重缓急,在必要时就不会取舍。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平衡的生活得之不易。我们需要考虑以下问题:对你来说,平衡的生活意味着什么,以及在制造不平衡的生活上花了多少时间?你愿意为了平衡的生活改变或放弃什么?
选择长远利益
第7堂课的内容是职业生涯建议。不要没有搞清状况就被一个工作机会诱惑。你不能仅仅是找一个能发挥你相对优势的工作,你还要考察企业文化的不足之处。因为这些不足像地雷一样潜伏着,随时可能摧毁你的事业。事先对未来雇主做全面的考察可以带来巨大的红利,还可以避免很多风险。如果我在进雷曼之前也做了这样的工作,那我很可能一开始就不会选择加入它。
在考虑担任某高级职务前所做的全方位考察工作中,有不少需要注意的地方。大家通常要考虑以下几点:这家企业的目标和价值是什么?这里的政治氛围是否浓厚?这种政治意味存在于哪些方面,以怎样的形式存在?除了高层外,你是否还和同级的员工交流过,他们是如何看待你的工作的?员工们对你的加入有什么看法?这个企业执行官的调换率是高是低,如果很高,原因何在?这家企业的财务状况是否健康稳定?该企业是否有其他遗留的重大法律纠纷未处理完?
回望过去,我遇到的机会最后都成了二选一的题目——眼前利益还是长远利益。而我的选择都是——长远利益。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