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管理机构重磅加码企业理财服务市场

来源:中国基金报 2018-10-17 08:21:23

摘要
据统计局数据显示,截止2016年底,中国企业数量有146万家,根据注册类型看,其中国有企业13万家,私营企业105万家,其他类型企业28万家。企业运行离不开金融服务,稳健运行的企业多数有大量的闲置资金,在闲置期间具有旺盛的投资需求,近年来企业级理财市场逐日升温。以上市公司为例,在2012年之前,上市

据统计局数据显示,截止2016年底,中国企业数量有146万家,根据注册类型看,其中国有企业13万家,私营企业105万家,其他类型企业28万家。企业运行离不开金融服务,稳健运行的企业多数有大量的闲置资金,在闲置期间具有旺盛的投资需求,近年来企业级理财市场逐日升温。以上市公司为例,在2012年之前,上市公司的闲置资金绝大部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兼并收购,银行存款等非主营业务;近年来,理财产品作为现金管理的一种方式,凭借回报稳定、周期性较短、风险可控等特点,越来越受到上市公司的青睐,主要是由于对理财产品的投资将极大地提高闲置资金的利用效率。2018年1-9月,上市公司认购理财产品已突破1182家,投资规模近1.18万亿元,

企业对于理财产品的合规性、安全性、流动性及收益水平都有更严格的要求。监管新规的陆续出台,对各金融及私募机构所发行的大类理财产品的发行规模及收益水平等因素都带来一定影响,从而引发企业在投资理财选择上的转变。企业的理财工具主要以货币基金、银行理财(包括结构性存款)、券商收益权凭证、私募基金等为主,了解现阶段各类理财产品的发行特点,企业可结合企业自身需求,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

图1:大资管规模

私募管理机构重磅加码企业理财服务市场


Source:Wind,各大监管机构统计

货币基金

截至到2018年上半年,大资管规模在120.22万亿,这一数据同比2017年年底规模下降,主要是银行理财的统计口径变化,仅将非保本理财作为表外理财业务。同时由于监管政策的持续发布,一方面老产品规模增长受阻,另一方面新产品的备案也相对困难。在去通道化的监管要求下,公募基金的专户、基金子公司以及券商资管规模的持续下降。公募基金则上升明显,从2017年年底到2018年上半年的半年时间里,增长了超过1万亿的规模,而规模增长的主要贡献就是货币市场基金。

从公募基金今年的表现来看,受股票市场大盘的影响,股票型基金的浮亏接近20%,而货币基金和债券型基金的表现一骑绝尘。

图2:2018年各类基金业绩表现(截至9月28日)

私募管理机构重磅加码企业理财服务市场


Source:Wind

截至到2018年上半年末,我国货币市场基金的资产规模达到7.72万亿。货币市场基金的健康发展受到了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出台以《资管新规》为代表的一系列相关规定,未来将对货币基金产生显著影响。从2003年年底第一支货币基金发行以来,总体规模保持着平稳上升的趋势。而由于支付宝的普及,余额宝的随存随取的T+0交易方式的引入,货币基金发展进入爆发阶段,大量的银行活期资金转投货币基金,使得活期存款增速近年来呈现出乏力状态,货币基金对新增活期存款存在一定的替代效应。投资人也通过货币基金间接参与投资了银行间市场。

而到了7月底,公开披露的货币基金有348只,基金数量占所有公募基金的6.54%;金额达到8.64万亿,环比上月增幅达12.03%,占了整个基金市场的62.48%的份额。

私募管理机构重磅加码企业理财服务市场


Source:Wind

为何货币基金收益持续下降?

1、市场资金流动性合理充裕,银行间利率走低,影响货基收益:

9月上旬,货币基金市场可统计742只货币基金的七日年化收益率算术平均为3.06%。央行持续续作使流动性相对充裕,短期内资金面无忧,市场的流动性合理充裕,供需溢价压低同业存单收益率。预计下半年的同业存单后续利率中枢预计在3.25%,同业存单作为货币基金的主要配置资产,且是货币市场重要的流动性指标,其收益率下行将带动货币基金收益率下行。

图5:近期全市场货币基金平均收益

私募管理机构重磅加码企业理财服务市场


Source:Wind

2、政策面趋紧,监管加码:

1)5月:《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落地,新指标过渡期、指标口径较征求意见稿有所放松,但对银行表内配置货基、债基及委外行为不受鼓励,直接影响到货基规模的增长。

2)6月:央行和证监会联合发文加强约束货基“T+0赎回提现业务“,限制提现额度与资金垫支主体,防控货基在大额赎回时出现流动性风险,弱化货基申赎灵活的特点。

3)7月:资管新规的补充细则发布,货币基金将受到银行现金类理财产品的竞争。叠加流动性新规的约束,使得货币基金的很多资金回流表内,支持实体经济融资,对规模增长形成了抑制作用。

4)9月:银行理财新规正式稿落地,银行公募理财可通过投资公募基金间接进行股票投资,并且理财产品门槛从原先的5/10/20万下降到1万,大幅缩减与公募基金的差距,未来公募基金的竞争压力将持续加大。

为何收益下降,基金规模却依旧上升?

在当前的高严监管下,任何资管或者产品类型都没有了野蛮生长的土壤,包括公募货币基金,这也是为什么6月货币基金规模大幅缩水5778.76亿元,从5月底的82929.91亿元骤减到6月底的77151.15亿元,整个市场的流动性合理充裕,银行间利率也持续走低,银行现金管理类理财和货币基金的收益受到巨大冲击。但是在7月份,货币基金份额重回8万亿以上,金额达到8.64万亿,环比上月增幅达12.03%,究其原因主要是:

1、A股市场萎靡,投资人对高风险类资产风险偏好降低,缺乏赚钱效应,资金避险情绪滋生,从而导致一部分资金流入货币市场基金以及固定收益类产品观望;

2、今年以来,中美贸易摩擦升级、信用市场的违约等让国内经济面临着内忧外患,投资、消费等多项经济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经济下行压力逐步增大。消费情绪低迷,市场资金流入货币基金。

货币基金收益下行,还值得购买吗?

货币基金的收益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整个市场的赚钱能力,而目前市场流动性充裕代表了市场并不缺钱,所以低风险资产的利率下滑是必然的。货币基金的直接竞争对手是银行的现金管理理财。7月20日,央行发布《关于进一步明确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指导意见有关事项的通知》(简称《通知》),对于银行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继续适用摊余成本计量做出规定,在一定程度可以提高银行现金管理类产品的竞争能力,很大程度上利好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吸引投资者的青睐。不过在资管新规以及后续实施细则陆续出台的基础上,考虑到理财市场的庞大规模,目前能够具有替代能力的主要还是集中在结构性存款和货币基金。目前结构性存款主要针对保本理财产品进行替代,并且由于中小银行结构性存款的资质问题有先天的发展阻碍,所以货币基金虽然会受到相关新规的一些影响,但是这些影响并不会妨碍后续货币基金的规范健康发展,成为短期财富管理的重要投资工具之一。对机构来说,最容易接受的低风险高流动性产品就是货币基金和银行现金管理,所以即使收益持续下行,也依旧适用于风险偏好极低的机构或企业。

在此基础上,如何选择货币基金就显得格外重要了。通常来讲,货币基金规模太小不适合投资,规模过大不适合资产调整,规模适中才能面面俱到。考虑到目前市场没有新发行的货币基金,所以要着重挑选历史业绩较好、7日年化收益较平稳的老牌货币基金,通常高于市场平均收益(近期小于3.06%)0.5%%以上业绩就算相当不错了。

货币基金整体收益下滑的背景下,类货基市场的需求旺盛。类货基类产品通过增配高信用债券以及适当拉长久期的方式提高产品收益,而类货基的典型代表就是短债基金。为了应对银行理财的竞争,基金公司着重加码类货基市场,近两月短债基金规模迅速攀升。

短债基金规模快速上涨,让基金公司看到了投资人对各类短期低风险产品的旺盛需求,各方基金公司都加快布局短债基金。有机构做过观测,近期基金公司一边上报新的短债基金,一边又将现有的基金批文变更注册申请,甚至有基金公司将目前正在运作的债券基金投资策略定位于短债策略来快速占领市场。

随着下半年以来利率持续走低后,市场策略进入了下半场,基金产品部的重点工作之一就是根据不同的发行渠道,布局短债基金,如果对流动性没有随时取用的要求,那么布局短期的债券基金也是非常好的选择。

银行理财

银行理财业务谋求转型,压缩存量产品志在必行。26家A股上市银行中,有16家在中报中披露了理财业务,以理财大户招商银行为例,上半年理财产品余额1.8万亿,较2017年末下降4%。2018上半年,城商行理财规模降幅主要以10%以内为主,农商行降幅主要分布在20%-50%的区间之内,幅度较城商行更大。从非标资产的占比和期限看,75%的银行的非标资产占比在10%以内。

图6:2018H1银行表外理财规模普降

私募管理机构重磅加码企业理财服务市场


Source:Wind,各上市银行半年报

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在今年三月后呈现出向下势态,可以归因于《资管新规》出台后对于净值化管理的要求,使得原本依托于预期收益率的银行理财产品处于改革的进程当中,收益率受到影响。加上七月底出台的“理财新规”对净值化管理进一步细化,预计近期的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会维持下行趋势。规模上,今年银行理财的统计口径也发生巨大变化,仅非保本理财纳入银行理财业务,截至到8月底,非保本理财的规模在22.32万亿,相较6月底的21万亿已有不少的增长。

根据市场披露的9月份第二周的银行理财发行情况统计,各期限银行理财的预期收益为:1周3.80%,2周4.04%,1个月4.30%,2个月4.40%,3个月4.55%,4个月4.69%,6个月4.61%,9个月4.67%,1年期4.68%,整体上较第一周继续下降了3-10bp;部分期限与收益倒挂主要是披露样本的大小偏差以及未来预期收益下行可能蕴含的再投资风险。从银行理财的投资标的来看,主要是债券、利率产品、信贷资产,以及小部分的股票、基金以及票据;其中9月第二周发行的理财产品中,债券产品1,657款,占比30.7%;利率产品1,275款,占比23.6%;股票产品185款,占比3.4%;票据产品116款,占比2.2%。

市值法和摊余成本法

在保本型理财和结构性存款回归表内后,银行的保本型产品规模受到限制,而原本的非保本预期收益型产品由于银行的性质和潜在的信用背书,会使投资人产生理财产品保本的错觉,即使在告知理财有风险的情况,大部分投资人并没有真正认识到理财不保本的性质。所以,监管层更偏向于让理财以市值法的方法进行估值,对理财产品进行净值化改造,让投资人可以明确看到理财净值的涨跌,只有封闭式产品可以用摊余成本法。

但央行7月20日的通知中明确商业银行发行的现金管理类产品可以使用摊余成本法估值,所以在实际操作中,大部分的理财产品(封闭式、定期开放式、现金管理类)还是使用摊余成本法,而银行的现金管理类产品参照货币基金使用摊余成本法+影子定价。

预期收益产品将逐渐消失

明确了银行理财不得出现“预期收益”字样,而“业绩基准”字样是否可用仍不明确,所以未来的产品宣传或以收益区间为主,并且宣传材料上要披露明确的估值方法。

私募基金

截至2018年8月底,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24191家,较上月存量机构增加98家。其中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8880家,较上月增加15家;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14538家,较上月增加77家;其他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773家,较上月增加6家,均为QDLP试点机构。已备案私募基金74701只,较上月减少0.10%;管理基金规模12.80万亿元1,较上月增长0.08%。私募基金管理人员工总人数24.60万人,较上月减少39人。

图7:8月私募基金数量与规模变化

私募管理机构重磅加码企业理财服务市场


Source:中基协

截至到9月末,共有32家(下半年新增9家)上市公司购买了私募产品94只(下半年新增30只),合计金额79.63亿,主要以固定期限的预期收益型产品为主,期限从几天到1年不等。相较于银行理财和公墓基金而言,私募基金针对企业需求可以提供更加灵活的产品定制服务。

从企业理财产品的竞争力上看,明确标的和期限的债权投资类产品主要面向偏好预期收益型的企业客户,收益上较银行的传统预期收益型产品有较大优势,与信托产品收益相近或略高,加上更加灵活的定制化的投资服务,更能满足企业流动性等各方面的需求,导致更多的企业开始了解和选择私募产品进行投资;而私募管理机构发行的类货币基金类产品主要面向偏好银行现金管理或者公募货币基金的客户,估值方法参照后两者使用摊余成本法+影子定价,资产配置更加灵活,收益上更具一优势。

回看2018年,在央行与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宏观审慎的统筹协调下,大资管行业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行业发展元年。银行、信托、证券、私募等各金融子行业回本溯源,规范发展,建立有序的合作与竞争关系,以创新的产品与优质的服务抢占市场,这势必为投资人带来了更多更好的选择。未来,企业级理财市场份额不再由传统金融机构所垄断,专注于以产品创新满足企业理财需求创造投资价值、以优质的增值服务为企业主业经营带来溢出价值的私募管理机构将逐渐受到更多企业的选择与青睐。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