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经济学奖出炉!这次又有哪些新看点?
摘要 小长假的第一天,万众瞩目的诺贝尔经济学奖结果正式公布!威廉·诺德豪斯(WilliamD.Nordhaus)和保罗·罗默(PaulRomer)分别以气候变化、技术创新经济增长领域的研究,双双获得2018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因何获奖?记得去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理查德塞勒提出了禀赋效应等理论,其中一些关
小长假的第一天,万众瞩目的诺贝尔经济学奖结果正式公布!威廉·诺德豪斯(WilliamD.Nordhaus)和保罗·罗默(PaulRomer)分别以气候变化、技术创新经济增长领域的研究,双双获得2018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因何获奖?
记得去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理查德塞勒提出了禀赋效应等理论,其中一些关于心理学的经济原理引起了许多普通人的关注。同样,今年的诺贝尔奖得主威廉·诺德豪斯,他的研究成果是挖掘气候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有趣关系:首创全球经济与气候相互作用的定量模型。这一发现,把与人们息息相关的气候与经济学联系在一起;而保罗·罗默的研究则解释了企业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同时还催生出大量新研究。而他的成果也让人们知道了,经济增长除了靠经济基本要素外,还有人力资本和创新思想。
威廉·诺德豪斯与他的“气候经济学”
威廉·诺德豪斯的经济与气候模型,解释了气候变化对人的影响,从而改变人们消费习惯,进而影响经济的逻辑。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现在天气逐渐转凉,夏装销量必然会减少,而秋冬装则开始热销。
但这种只能算是季节性现象,一年反复轮回,老百姓都懂的道理,也轮不上经济学家去研究。但威廉·诺德豪斯是更深入的研究,且着眼于长期。
短期天气变化可以改变某些商品的销量,却改变不了人们的消费行为。但长期性的气候变化可以,这便是威廉·诺德豪斯研究的价值之处。比如某些地方的气候连续几年都比往年更加炎热,这样的话就会逐渐影响消费者的消费习惯,秋冬装会变得越来越没有市场,轻薄的夏装会占据该地的市场主流地位,进而衍生出消暑清凉类的商品产业链。
尤其是在我国这种气候差异较大的国家,南方城市和北方城市的气候差异决定了当地经济的某一产业链发展模式,如海南的冬季度假旅游经济。
不过,威廉·诺德豪也不仅仅停留在“气候经济学”这一简单层面,公开资料显示,其经济学研究范围涵盖环境、价格、能源、技术变革、经济增长、利润和生产率的增长趋势。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增长经济学、工资与价格、生态管理经济学、转型经济学,他也是全球研究气候变化经济学的顶级分析师之一。
此外,他还与托宾共同提出了“净经济福利指标”,主张从排放许可制度转向征收碳排放税。其研究表明,解决温室气体排放问题的最有效办法就是对全球所有国家统一征收碳排放税。
保罗·罗默:创新,经济增长新引擎
早在1986年,罗默便建立了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其提出在四要素增长理论基础上,新增人力资本(以受教育的年限衡量)和新思想(用专利来衡量,强调创新)因素来衡量经济增长的因素影响。
在此排排君需要给大家科普一些小知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经济增长的归因大体被业内认为有资源积累、生产率和技术进步等。而60年代以来的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则把技术进步当做外部因素来解释经济增长,这么一来的话,一旦技术进步放缓,理论上经济将长期停滞。但这实际上是完全不可能的。
因此,以保罗·罗默为代表的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则认为,技术进步是“内生性”的,来源于劳动力本身素质的提高和企业的创新欲望,也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保罗·罗默一直致力于研究经济增长,现为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经济学教授,同时也被认为是经济增长方面的权威。
为啥又是美国?
曾经莫言和屠呦呦获奖,引起国人瞩目,甚至还使得相关行业的股票大涨。可见,国内的诺奖效应还是非常明显的。而他们获奖的意义也不仅仅在于股票大涨,更是为整个科研领域树立良好的典范。
纵览诺贝尔奖,据统计,截至2017年,诺贝尔奖与诺贝尔经济学奖单个国家得奖人数最多的是美国,约占总得奖人数的60%。
而在过去的100多年里,已有近900位来自物理、化学、生理、医学、经济学、文学等方面的美国杰出人士获奖。
有人说,美国人之所以拿奖拿到手抽筋,还不是因为美国有钱,政治影响力强大。其实这只是结果,如果要究其“内生性原因”,很多地方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免受二战洗礼的美国,在战后得以快速发展,大量欧洲科学家移民美国,包括科学领域在内的众多产业都得到了质的飞跃,美国也因此成为诺奖科学奖的大户。
而最重要的是,与中国不一样,美国的大型研究院大多都是私有的,这也就意味着如果你有大量的专利,就可以直接卖钱变现。这也进一步激发了美国企业搞研发的欲望和动力。
美国从建国到现在不过400年,却以5%的世界人口,创造出43%的生产力和40%的高科技产品,不仅仅只是免受二战洗礼,更是其开放性和包容性。
诺贝尔奖,国家的软实力
如今中国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二,但寥寥无几的诺贝尔获奖记录貌似与其地位并不匹配。殊不知,诺贝尔奖是被公认为衡量一国软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诺贝尔奖可以最直接反映一国的科研和人才培养体制是否优秀,这对于目前正努力打造创新型社会的中国来说,极具意义。
软实力是什么?不是枪炮,而是文化,是价值观、影响力。当我们还在花重金把我们的宣传片放到时代广场放映时,国内的消费者已经愿意主动为好莱坞大片——美国价值观的输出付费了。这就是软实力!
一国软实力越强,就更有能力去吸引更多的人才,形成良性循环。这便是美国强大的关键之所在。反观国内,要促进科学进步,就必须要进行深度的改革,啃“硬骨头”。而这也是我们实现民族复兴所必须跨过的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