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五大资管在中国推两只私募基金 洋私募看好的是…
摘要 2018年首个交易日,A股市场迎来开门红,眼看着行情向好,外资私募又有新动作。富达国际旗下外商独资企业富达利泰今日宣布在中国推出两只全新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其中包括首只股票型私募基金,这是继瑞银资管(上海)后第二家外资私募在国内推出股票型基金。新基金投资A股市场据悉,这两只新基金分别是“富达中国股票一
2018年首个交易日,A股市场迎来开门红,眼看着行情向好,外资私募又有新动作。
富达国际旗下外商独资企业富达利泰今日宣布在中国推出两只全新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其中包括首只股票型私募基金,这是继瑞银资管(上海)后第二家外资私募在国内推出股票型基金。
新基金投资A股市场
据悉,这两只新基金分别是“富达中国股票一号私募基金”和“富达中国债券盈收一号私募基金”。前者主要投资于中国A股市场,为富达国际首次在中国推出境内股票私募基金产品。
富达中国股票一号私募基金由周文群负责管理。周文群持有注册金融分析师(CFA)牌照,拥有逾十年的专业投资从业经验。她将长驻上海,通过富达独有的自下而上的研究方式,与本地以及全球的股票研究团队密切合作,为中国市场挖掘更多投资机遇。
“A股将于2018年6月被纳入MSCI,这势必会吸引更多全球投资者的目光。随着外资机构投资者的参与度不断提高,市场将更由基本面所驱动。作为全球第二大股票市场,中国A股市场充满了巨大投资机遇。在本地研究团队的支持下,我们会采用长期基本面投资策略来甄别出A股市场还未被挖掘的投资价值。长远来看,经济活动的重点在于‘质’而非‘量’,所以我们会聚焦于那些蕴含在中国长期结构性变化中的机会。” 周文群表示。
2017年1月,富达国际成为首家获得由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授予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资格的外资资产管理公司。以所管理的股票资产衡量,富达国际是境外中国基金管理规模最大的基金公司。
海外资管巨头掘金中国
外资私募是中国私募行业上的新事物。去年年初以来,多家外资机构在中国基金业协会完成外商独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去年12月25日,全球最大资管宣布其在上海的外商独资企业贝莱德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成功登记。截至目前,已有富达、瑞银、富敦、英仕曼、惠理、景顺纵横、路博迈、安本、贝莱德、施罗德10家外资机构获批在中国开展私募业务。
从券商中国记者整理的名单中可以看出,截至目前,已有4家外资私募在国内发行共5只产品,获批最早的富达发行数量最多,共3只。按策略来分,股票型和债券型各2只,瑞银在去年11月17日发行了首只外资私募的股票型产品,另1只为量化CTA策略,由全球最大的上市对冲基金英仕曼集团发行。
已获批私募业务资格的外资机构不乏海外资管巨头。根据最新的全球资管公司排名,截至三季度末,按规模看,贝莱德位居第一,第二是领航,第三是瑞银集团,还有道富环球、富达、安联、摩根大通、纽银梅隆、太平洋(601099,诊股)资管、法国农业信贷等。其中,贝莱德、瑞银、富达都已在中国设立独资企业并完成私募管理人登记。
此次新设股票私募基金的富达泰利,其母公司富达国际在中国从事投资业务已有20年,拥有12亿美元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2)投资额度,是全球拥有最高QFII额度的基金管理公司之一。另外,公司还获得了4.6亿元人民币的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3)额度。通过QFII和RQFII,富达国际可在中国资本市场开展相关投资业务。
外资私募掌门人亮相
为了公司在中国业务的推进,外资私募的掌门人近期也开始出现在论坛活动中。去年12月,瑞银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章龙曾出席“第六届中国对冲基金年会”,详细讲解了瑞银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的情况及对市场的看法。
下面为各位读者奉上陈章龙当天的演讲实录:
这是我从瑞银资产管理(香港)十月底转回上海,担任上海的总经理,其实也是我自己第一次以上海瑞银总经理身份参加活动,过去这么长时间,我在瑞银十年了,每年出来活动都是顶着外资帽子出来,这是第一次顶着洋私募帽子出来,作为公司来说,也是一个新鲜的事物,新的帽子出来,跟各位新老朋友一起做一个交流。
我觉得洋私募可以说是今年中国私募界,或者中国资本市场一个新生事物,也是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重要的里程碑之一。作为这样一个洋私募这样的新生事物,其实市场包括我们自己圈内,大家都有很多期待和疑问,我可以开个玩笑说,我记得今年年初的时候,二月份的时候,我们协会在北京搞了一次活动,我们有几家外资管理机构,包括我们在内,还有几家正在排队等,递材料的几家机构搞活动,其实我觉得监管机构,像协会啊,还有我们自己从业人员都有很多期待,作为洋私募,这些国际资产管理机构到中国来,参与中国私募市场,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怎么来给这个市场做出自己贡献,我觉得这个更多留给投资者看。
我觉得我们先做好自己的工作,今天就是利用这个平台,这个机会,也是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瑞银资产管理,在过去是怎么一步一步过来做中国业务,站在今天,我们刚刚拿了私募牌照,刚刚发了自己第一支私募产品,未来我们是怎么来看中国资本市场机会的。
先跟大家回顾一下我们在中国业务发展历程。我今天整个分享主题,就是“远见”。其实我们作为一个外资机构,做中国市场,做中国业务,我们都是需要有一种远见,要看到更远,要试着比行业,比市场看到更远。我们过去发展历程,也正好说明这一点,大家可以看到,在这张图上,我们是从98年就开始为国内的投资者提供我们的产品和服务,当时主要为国内大机构投资者投资海外提供各式各样的服务。
实际上98年,大家如果还记得,当时是亚洲金融危机,当时我们开始做这个业务,并不是看中当时中国投资机构潜力或者当时的业务量,我们一定是预见到未来,中国的市场是我们一定要进入和发展的。那么这个业务,从98年开始给中国的投资者做境外投资,到今天业务量非常大,截止到去年年底帮中国国内投资者,投资海外总的管理业务量是在300多亿瑞郎,实际上瑞郎跟美金差不多,其实就是300多亿美金。
那么之后我们在2005年组建了国投瑞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这是我们跟国投集团一起合资的基金公司,2005年实际上是中国资本市场非常困难的一段时间,当时我们也是非常坚定的就是说要在这个最困难的时期,我们也要看到中国资本市场光明的未来,如果有机会,我们就要参与。
国投瑞银也是当年第一家外资持股达到49%上线的一家合资基金管理公司,继合资公司以后,2011年我们第一次把当时在北京的代表处,正式升格为一个外资独立企业,叫瑞银环球资产管理(中国)有限公司,这个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业务机会,那么2015年我们在上海又设立了第二家WUFEI,当时叫瑞银海外投资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是根据上海市的QDLP规则,设定的QDLP管理机构,其实后来有很多同行,很羡慕我们,他说你们2015年拿到QDLP发行产品,正好是一个最好的时候,市场投资者需求最旺盛的时刻.
我后来跟很多朋友说,虽然我们是2015年拿到的这个资格,实际上我们早在两年前、三年前就已经开始跟上海市相关的监管机构在申请说,我们要拿QDLP,应该是在12、13年的时候,当时还发生过什么情况呢,当时上海推出了QDLP试点,我们刚开始不太了解,为什么要做QDLP,有一次甚至我们在拜会有一个当时主管金融行业市领导的时候,我们问他现在市场上的QD额度多得用不了,为什么还要搞QDLP,当时那位市领导跟我们说,要了总是有用的,我们做了这个东西总是有用,我觉得地方政府也很有远见当时做这个东西。
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下,如果你只是看当年一段时间,市场需求可以说不是那么大,地方政府有勇气推,那我们作为从业机构也真的有这个远见,我们去做这个事情,那我们在上海,从那个时候开始,在上海筹备第二家WUFEI,2015年正式拿到了资格,2016年推出了产品,今年对我们自己来说很有里程碑意义一年,我们把上海的WUFEI,转成了一个投资管理的WUFEI,瑞银资产(上海)股份管理有限公司,并且也是跟大家汇报一下,我们经过很长一段时间准备,在11月中正式成功发行了第一支私募,也是所有WUFEI里面第一家外形投资于A股市场的一个股票型的私募基金。
那么前面说了,我们过去20年在国内不断地搭建我们的业务平台,去服务国内的机构,国内高净值客户,帮他们做投资管理。同时呢,我们觉得参与中国市场,我们不只是帮投资者走出去,还要帮投资者走进来,也是一样的。
所以我们在过去这么长时间里面,也是在通过海外的产品,帮助海外投资者投资中国市场,其实中国相关主题的投资产品和投资能力,一直以来都是我们所重点开发的一个系列,也是我们会重点推给我们在全球各个类型的投资者的投资产品。
包括全球的各大主权基金,大的机构投资者,还有比如说私人银行啊等超高净值客户,我们整个目前有落地的中国概念,中国主题的产品,其实涵盖了这个股票固定收益,以及同时有股票固定收益多元化的资产方案都有,举个例子来说,比如说股票型策略,包括了上面这三个大家可以看一下,屏幕上大中华股票,中国机会股票和中国A股机会股票,我们把这三大策略统一称为中国股票策略,是由我们一位基金经理施冰总带的团队管的,我们基金经理在瑞银资产管理也已经十二、三年了,过去他一直在负责这方面的工作。
中国股票策略的话,我们到最近一次,总的管理资产规模超过了70亿美金,其中单投A股策略,我们在境外做的,通过(英文)投回到国内A股,这个也已经超过了16亿美金资产规模,近20亿了,我觉得我们看中国市场,参与中国市场应该说是一个全方面,多方位的,我们服务国内投资者,也服务国外投资者。
正是因为我们在过去十年、二十年业务积累,平台的积累,平台搭建,还有过去十年、二十年参与国内资本市场投资经验,才使得我们今天,今年可以拿到私募的牌照,成为目前还是少数几家,比较领先的外资机构里面可以今年拿到牌照,同时今年可以成立,并且发行我们首支A股的股票基金,过去我们服务客户,累积的客户关系,渠道的关系,还有过去投资A股市场,国内市场的这样一些历史业绩,其实都是分不开的。
我们在今年,前面已经说过了,我们是成为第一家,同时具备QDLP和国内私募资格的管理机构,同时我们也是第一家推出A股股票型基金外资私募机构,同时我们这支股票型基金也是第一支在市场上,在所有外资里面,一开始全部通过渠道向个人客户,高净值客人客户,超高净值客户募集的,包括我们成立开始的,在备案前成立的叫预备,就是成立的基金,全部都是通过渠道向个人客户募集的。
我们过去做的投资,参与国内A股市场,资本市场的投资,使得我们能够很快今年发行第一只A股基金,大家可能想要知道,我们过去做的,参与国内市场做的业绩如何。
其实整个中国股票策略,因为已经是深耕中国资本市场十年,我们去挑选中国的上市公司已经过去超过十几年,我们历史业绩积累也是非常的好,今年比如说我举个例子,A股策略到11月底,从年初到11月底的回报是67.1%,这个还不是年化,就是1月1号到11月底,大家也知道同期指数,涨幅很有限。
我们如果看一个长期的,因为可能很多投资人觉得你这个管理人,帮我一年赚钱,赚一年钱可能并不能证明你的能力,我们看一下长期,也都做的不错,比如说看一年、三年、五年、十年的年化,59.13%,32.70%,25.17%,10.62%,也就是说十年年化每年也有10.62%,这个业绩我们觉得非常自豪,这个是外公募基金,也有很多的限制,我们觉得能取得这样的成绩,跟我们真的深耕国内资本市场这么多年,专注做这件事情是有很大的关系。
有很多投资者问,你这样的历史业绩,是怎么取得的,你们的投资逻辑是什么样,我如果用一个简单词总结,其实也是我们的远见,我们要给投资者带来好收益,我们对市场,对投资一定要有远见。
我们觉得投资者在做投资,特别很多个人投资者来说,最大的挑战,不是说没有信息,有时候是信息太多,整个市场上,如果你每天看媒体报道,关于各种经济指标、数据,还有各种专家评论,实际上各种观点很多的,有股市的,宏观经济的,外汇的,债市的,实际对于投资者来说,信息过多,而且噪音过多,真正能够帮助投资的信息,大家很迷惑,抓不住重点。
我们从自己投资逻辑来看,我们觉得要做好投资,做好国内A股市场投资,在目前节点上要抓住的主题,重点,就是这三个重点:
一个中国经济发生的结构性变化,因为这是一个长期趋势,我们抓住了这个长期趋势以后再去看投资机会在哪,有哪些上市公司是会从这个大经济结构的,结构性变化里面收益的,那么这是一个;
第二个,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还有消费需求升级和人口结构变化,所带来的相关的一些行业的历史性的机遇,包括医疗、消费、保险、其实我们看好的行业除了这三个还有一些,比如说移动、互联、信息技术,教育行业,从国内A股,如果只看A股市场,信息技术、移动互联可投的比较少,如果看A股这几个是我们所重点关注的行业,也是机会最多的;
再接下来就是互联互通,以及中国资本市场整体对外的开放,带来的整个市场投资风格的转变。
这个也是我们投资者,特别是在目前这个时间段所要特别关注的,因为一旦这个门慢慢打开以后,这个外资资金进来,还有比如说像这个洋私募也是一个代表,他们的投资哲学,我们投资用的钱都是在本地募集的资金,不能说是外资,但是投资逻辑很像外资投资逻辑的,这个后面有机会再做比较详细分享。
从经济增长,因为我们很多投资者都是很关注经济增长,特别是关注GDP数据,GDP上上下下变动,对投资者情绪其实是有很大的影响。
应该说市场,会经常带来短期的波动,那么投资实际上应该关注更长远趋势,经济增长大家都应该接受,我们不可能再重复像过去这么多时间以来两位数的经济增长,这是正常的,没有一个经济体一直以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增长,这个时间长了也会出问题,有回落正常,关键如果经济增长回落,到底还有没有机会?
或者我还有没有获取好的投资回报机会,我们觉得其实是有的,我们投资者不应该过多地担心这个短期GDP增长,比如说上升了一点,下降了一点,因为随着我们整个经济发展,经济转型,实际上这个机会很多,这边我们举了几个例子,一个包括像以服务业为主导消费型经济的发展,那么相关的消费行业,服务行业,消费包括我们经常会分为必须消费品和非必须消费品,其实这两块都有非常多机会,大家可能觉得消费品竞争激烈,消费品企业回报未必那么好。
其实不是,如果大家看每个细分行业,很多非必须消费品行业,实际上企业、上市公司议价能力很高,消费者是没有什么议价能力,那么从经济增长来说,我们还需要关注跟改革相关的一切主题,推动一些投资机会,还有一些在新兴经济和民营企业,上市公司里面,机会是非常多。
那么前面也有说过,比如说像医疗保险、消费品、信息科技,这个都是跟日常生活非常紧密相关的行业,未来随着国民收入的提高,生活水平的改善,这个也是会有一个长足的发展。
前面说的这几个趋势,再跟大家做一个分享,比如说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实际上应该是,如果我没有记错,我们是2011年开始,第三产业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在经济体里对GDP主要的贡献的来源,从图上可以看到,整个第三产业过去已经是发展很快,但是即使是在现在,如果跟一些发达经济体来比,这个比重还是偏低,这也就意味着不是说将来一定会到美国的水准,或者到德国水准,这个没有人可以预计准确数字,但是这个发展空间很大,这个是显而易见。
还有包括第三产业的增长来自哪,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推手,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我相信人口老龄化,特别是在国内一些大型城市明确可以感觉到,我可以说这个趋势是不会改变的,而且这个趋势是不会随着GDP增长而改变,也不会随着经济政策改变,这个就是一个人口自然增长的趋势。
所以由这个趋势所带来的一些产业,服务业,第三产业的增长,那么这个未来的趋势也是很值得我们把握、关注的,大家一定会同意的,你不管说GDP上两个,上涨几个点,下跌几个点其实都没有影响,那么上市公司,相关上市公司基本面其实也是没有任何影响。
那么下面医疗也是一样,医疗,整个我们国内医疗保健支出复合增长率非常非常高,实际上我们比一些发达经济体整个医疗保健开支,还是很低,像刚才一样,未来发展空间很大,未来我们在医疗保健领域相关的,比如说一些上市公司未来发展潜力非常好,这样的一些上市公司是我们需要关注的。
医疗保健行业首先它的议价能力是很强,我们投资者其实没有议价能力,上市公司利润空间很有保障,另一方面右边,现在国内医疗保健行业研发开支很厉害,意味着很多医药行业上市公司增长率,未来的预期增长率会很高,而且还有重要一点,我们去看这样一些医药公司,其实我们的对标,我们从来不是说要成为国内某一个细分行业的龙头企业,我们觉得他们应该对标国际领导、全球领先的企业,这个时候我们在看这个上市公司估值的时候,到底贵还是不贵,PE值到底多少,多少倍合理,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考量因素。
我们一定对标的是国际领先企业,因为我们的研发实力,我们的很多比如说新药,还有目前新药在药监局一些准入的流程,其实都是非常国际化,那么他们未来在国际上的,国际舞台发展潜力非常大,这个也是移动互联,是我们另外值得关注的主题,我不多说,大家日常都能感受得到,大家每天多长时间花在手机上的,这个唯一的可惜,我们在A股市场可投标的不多,主要集中在港股和美股上面会比较多。
还有一个中国制造。
其实过去几年,中国制造明显是处在全球行业分工最底端,比如说制造一些鞋、玩具,不断地向价值链上游在靠近,我们出口一些高附加值产品越来越多,这个其实也印证了前面所说,我们看很多中国企业,看他的估值,看未来发展潜力,我们都是站在全球来看,我们都是强调来说它有没有全球竞争力,而不只是它在国内市场有没有竞争力。
另外一点,国际化,其实也很重要,因为国际化的,包括(英文),现在更加便利的港股通,深港通,互联互通资金进来对国内市场影响很大,虽然到目前为止,外来资金在资本市场占比可能并不是很高,3%-4%,但是影响力很大,因为外资的很多持股是很集中,他们很多对基本面研究,基本面认识是非常系统,我们可以看到国内A股很多上市公司,特别一些今年涨幅比较高的上市公司,很多都是在,如果你去看他的投资者披露,很多大的靠前的大投资,都是外资。
那么从资金量上来说,有很多,有一些这样的公司可能已经投资占到20%多了,还有一些上市公司肯定前十大,前二十大都是外资的,那么这种投资其实是用很小资金量撬动了整个市场投资风格变化。
我们觉得2017年整个A股表现之所以会这么分化,也就是表现在有一些板块,一些个股涨幅这么厉害,跟这个指数相比,指数的表现也就一般,分化这么厉害,其实跟这个有一定关系,而且我们觉得,我们让投资者关注,就是因为我们觉得这个趋势还只是开始,指望2018年,19年,整个A股市场投资风格转变,对估值,对不同板块的认识,这样一种转变,实际上还会继续进行下去。
那么由互联互通带来的这样一种国际化的趋势,是我们投资者一定要关注的,因为这里面有很多投资机会,另外也就是在这边,大家也看到,除了互联互通以外,在国际化上面大家关注的,A股纳入MSCI指数,我们预计到2018年,大家可以看到到2020年,2030年对A股配置会不停地资金,国际资金,大的机构投资者,各个类型的这些投资者,其实都会增加对A股配置,这部分新增基金,特别是对一些普遍受外资认同的板块,估值是有很大影响力。
时间关系,今天的分享,最后再跟大家总结一下。我觉得我们能够今天站在这里,跟大家做这样的分享,其实跟我们过去十年、二十年对中国市场,对中国业务远见分不开的,我们也是非常希望以一个新的洋私募的身份,跟在座各位业界同仁一起远见中国私募界未来,远见中国资本市场未来,也远见中国经济发展美好的未来,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