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火两重天!私募首富年收入50亿,大型私募业绩折戟遭遇寒冬!

来源:私募排排网 2018-04-04 10:23:41

摘要
3月份,全球股指在中美贸易战的冲击下大幅走低,欧洲三大股市一度创年内新低。在此背景下,A股也未能独善其身,上证指数在月初收复3300点之后震荡走低,再次跌破3100点,单月涨幅-2.78%。创业板则走出截然不同的行情,在创蓝筹的带领下,月涨幅高达8.37%,创近两年单月最大涨幅,放眼全球,走势也是极

3月份,全球股指在中美贸易战的冲击下大幅走低,欧洲三大股市一度创年内新低。在此背景下,A股也未能独善其身,上证指数在月初收复3300点之后震荡走低,再次跌破3100点,单月涨幅-2.78%。创业板则走出截然不同的行情,在创蓝筹的带领下,月涨幅高达8.37%,创近两年单月最大涨幅,放眼全球,走势也是极为耀眼。

除了行情的波动外,3月份的私募圈也是异彩纷呈:

  • 去年从兴全基金离职的良心公募基金经理杨东去向已定,3月备案宁泉资产,4月就紧锣密鼓募集产品;

  • 民间股神林园携新产品亮相,公开放言未来只投资一种标的,那就是医药股,并且只投三种病的药;

  • 私募闻风先动,积极布局MSCI指数基金,投资价值却遭质疑;

  • 私募首富黑石集团联合创始人兼CEO苏世民2017年收入近8亿美元,折合人民币50亿元;

而国内大型私募却纷纷在2月折戟,不少私募更是净值一夜回到解放前。

在已经过去的3月,私募圈发生的这些事情值得我们关注与深思!

1、5000点唱空的公募基金经理去向已定,成立私募公司

上个月,上海东方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光明正式离职,专心筹备自己的公募基金——睿远基金,在资管行业掀起波澜。而此前从兴全基金公司已经离职一年之久的明星公募基金经理杨东也确认注册私募基金,于2018年1月9日登记注册上海宁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第一大股东就是前兴全基金总裁杨东本人,并持有该公司70%股权。查阅中基协网站显示,宁泉资产已经在3月27日在中基协完成备案登记,机构类型为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

杨东执掌兴全基金13年,曾经在2007年和2015年敢于唱空股市,在股市高点劝持有人赎回基金,受到广泛赞誉。如今出走公募,独立门户成立私募公司,市场关注热度依旧不低。市场上流传的信息显示,杨东奔私之后的第一批产品将于4月初开始募集,运行封闭期三年。

私募排排网点评:

阳光私募发展历程超过13年,十余年间,公奔私浪潮不止。据估算,公募派私募管理的资产已达5000亿元。公募派通常能更好地控制回撤,业绩稳定性相对较好,同时具备品牌佳、规模大、巨头多的优势,银行、券商等机构以及高净值客户通常更加信赖公募派私募。如今公转私人数较多的有华夏基金、博时基金、嘉实基金等,私募界已然形成华夏系、嘉实系、博时系、南方系等私募军团,各领风骚。

不少公募派私募基金经理在转战私募之后依旧成绩斐然,做出了行业内名列前茅的成绩。比如高毅资产邱国鹭、淡水泉赵军、和聚投资李泽刚、星石投资江晖等重量级私募早已迈入百亿私募行列。

2、网红私募称未来投资标的只有医药股,只投“三种病”

有着民间股神之称的林园,多年前凭借贵州茅台一战成名,2006年年底转身拥抱私募,成立林园投资,旗舰产品累计收益翻三倍有余。

近期,林园现身私募排排网主办的“第十二届私募基金高峰论坛”,言语幽默诙谐的他做了以“需求才是硬道理,未来投资标的只有医药股”主题的分享。十多年没有发行产品的他,认为目前的节点是发行产品的最佳时机,并称未来只投三种病的股票,那就是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别的不投。

私募排排网点评:

2月份以来,医药股行情就像这季节一样,从春意盎然到热情似火。目前来看上涨逻辑来自两方面。一方面,2016-2017年医药板块连续两年大幅跑输沪深300指数,调整充分,估值端具备优势;另一方面,2017年行业增速已经明显触底回升,且新的变革不断出现,赋予了医药股更为充足、更为乐观的成长预期。在投资机会上,医药板块的创新龙头、优质仿制药龙头、药品零售龙头、消费升级龙头值得重点关注。

3、私募积极布局MSCI指数基金,投资价值遭质疑

今年6月1日起,A股将正式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近期MSCI又发布了12个新的中国指数,A股纳入MSCI的投资机会或许将是今后几年市场的大主题。私募当然不会放过这个赚钱的机会,不少私募跃跃欲试,有的推出MSCI中国A股纳入指数的相关产品,还有的则跟踪MSCI概念股资金流向,捕捉机会。

根据中国基金报的报道,凯丰投资、宝澜投资、申毅投资、双隆投资等多家私募基金已发行或者打算推出MSCI中国A股指数的相关产品。

私募排排网点评:

A股纳入MSCI将在增量资金、市场活跃度、投资者结构、投资风格等多个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但市场上也有反对的声音,认为私募不宜推出MSCI指数型产品,原因是指数产品与私募绝对收益的宗旨相悖,长期投资指数的公募基金年化回报仅7.5%左右,从过往的数据统计来看,年化增强效果大都落在5%-10%之间,增强效应有限。

4、私募首富名不虚传,2017年收入近8亿美元!

据国外媒体报道,私募股权巨头黑石集团近期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的年度报告显示,其联合创始人兼CEO苏世民(Steve Schwarzman)2017年收入至少达到7.865亿美元,是他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年收入,进一步巩固了他私募行业首富的地位。

苏世民收入的绝大部分来自他所持的19%黑石集团股份,过去一年仅股息收入就达到6.61亿美元。

黑石集团并不陌生,它管理着价值4340亿美元的资产,是美国规模最大的私募股权基金,去年盈利达到创纪录的39亿美元。作为一家私募股权基金公司,黑石和其它上市公司并不一样。投资者购买黑石股票,其主要收益并不来自买入卖出股票的差价,而是来自黑石的资产管理、投资增值、财务顾问等收入。黑石在全球多地设有办公地点,其中就包括中国香港。

私募排排网点评:

过去一年仅股息收入就达到6.61亿美元,很好的诠释了滚雪球原理:“人生就像滚雪球。最重要的是发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

5、大型私募遭遇寒冬,五年期最佳产品前十私募全面告负

2月份受外围美股市场暴跌影响,A股也是应声大跌,最低下探3062点,多数板块重挫。覆巢之下无完卵,私募基金业绩2月遭遇寒冬。八大策略中除固定收益与相对价值微涨外,其余平均收益全部为负。股票策略产品不足四成产品正收益,最大亏损甚至达到-84.30%,可谓损失惨重。某排名前十的私募,在2月的巨震市场里,重仓的股票遭遇下挫,某些产品甚至遭遇预警清盘线的挑战。

2月份的震荡市中,蓝筹股也未能独善其身,不少重仓蓝筹股的大型私募不仅遭遇较大回撤,收益更是一周回到起跑线。

私募排排网点评:

无论是重仓以上证50为代表的蓝筹,还是坚守中小创的私募,单边做多的私募在2月都遭重挫。而对冲内在的逻辑就是相信市场存在高度不确定性,对冲基金对风险有更强的警惕性和防范能力,在风险到来之时,对冲基金显得更为抗跌一些。

6、又有一家洋私募拿下私募牌照,已有11家资管巨头进入中国

2月28号,安中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登记成为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PFM),这也是继瑞银、富达利泰、富敦、英仕曼、惠理、景顺、路博迈、贝莱德、安本、施罗德外,第11家取得私募牌照的外国资管巨头。

根据中基协数据,11家已经备案的洋私募中,目前已有6家私募发行共9只产品,还有5家外资私募则静观其变,按兵不动。

冰火两重天!私募首富年收入50亿,大型私募业绩折戟遭遇寒冬!

私募排排网点评:

洋私募杀入中国,目前来看,本土私募优势更大,外资私募新闻上的冲击大于竞争实质。对于那些尚未发行产品的洋私募,大家也不要着急,按规定,私募备案六个月内需发行备案产品;对于已经发行产品的私募,一段时日之后也可以通过私募排排网查询收益净值,功力几何,不久就可见分晓。

7、增速172%,私募基金规模突破12万亿

随着政策支持与开放,私募机构可以通过申请私募基金管理人牌照自主开展私募业务,2014年以来,私募发展驶入快车道。中基协数据显示,私募基金管理总规模再攀高峰,截至2018年2月底,达到12.01万亿元,这也是阳光私募史上规模首次突破12万亿,相较两年前,更是猛增172%,创下增长新纪录。

私募排排网点评:

12万亿,这对私募从业人员是一个让人兴奋与自豪的数字。但是细看12万亿的数据,也有不容忽视的问题。12万亿中,快速增长部分来自于股权创业投资类的基金,私募证券类基金不仅增长速度减缓,在2017还出现负增长。

私募排排网研究中心副总监杨建波表示,证券私募出现负增长,最主要的原因是金融去杠杆的过程中,监管对一些结构化的产品、配资的监管要求,导致了机构资金的收缩;其次是对私募基金本身规范化的运营要求,导致之前许多借通道的经营方式在2017年已经很难做,这些都是导致证券类私募规模下降的原因。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