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植系变卖中融信托,国资接管中植系金融版图?

来源:环球老虎财经 2018-03-15 07:56:39

摘要
一向低调的“中植系”近来频频出现在公众的面前。又是买壳又是卖壳,参股的上市公司还连吃了跌停板,因而备受外界的“关心”。如今又要卖掉中融信托,意欲为何?3月12日,经纬纺机发布公告称,公司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相结合的方式购买中植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所持有的中融国际信托约32.984%股权。交易完成之后,

一向低调的“中植系”近来频频出现在公众的面前。又是买壳又是卖壳,参股的上市公司还连吃了跌停板,因而备受外界的“关心”。如今又要卖掉中融信托,意欲为何?

3月12日,经纬纺机发布公告称,公司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相结合的方式购买中植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所持有的中融国际信托约32.984%股权。交易完成之后,公司仅持有中融信托约70.46%的股权。

中植集团,在资本市场一直颇为低调,其掌门人也几乎从未接受过媒体采访。其原因,出了与其掌门人解直锟的“高调做事,低调做人”的理念有关以外,还有一点即,中植集团并不是一家控股型集团。

这家企业,在法律意义上,并未控制任何一家上市公司,但是却通过资本运作潜伏在多个上市公司之中。如今,中植系已经覆盖信托、新金融、财富管理、金融投资、矿业及并购等多个板块。而所有的资本操作中的核心,就是中融信托。

中植系清盘?

有关中融信托资产的转让,已经不是中植集团和经纬纺机的第一次交易。早在2010年,经纬纺机获得了中融信托的并购机会,收购其37%的股份,实现相对控股。

经纬纺机为中国恒天控股有限公司持股58.74%,恒天集团则完全由国资委出资控股。在该笔交易中,中融信托由此获得了国资背景。

但事实上,在成为中融信托的大股东之后,经纬纺机几乎未参与过中融信托的经营,只能算是财务投资,同时中融信托的管理层也没有发生改变。虽然有了国资的背景,但是依然保持了原来的民营风格。

所以,虽然中植集团以持有32.99%股权成为二股东,但在外界看来,中融信托的实控人就是中植集团。

一些分析人士认为,经纬纺机新一轮重组背后,是央企“接管”资本系的又一出戏码。然而事实也许并非如此。

在3月13日公告的交易未来完成之后,中植系将借助非公开发行,获得接近3亿股的经纬纺机持股,成为经纬纺机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接近30%,而其借助经纬纺机间接持股中融信托的比例将自32.99%下降至20%,话语权并非完全旁落。

事实上,拥有央企背景的“恒天系”与“中植系”一直都是密友,而恒天财富便是两者交集最繁密之处,其股东包括经纬纺机、中国恒天控股集团与经纬纺机。而包括在ST准油股权拍卖事宜中,也同时出现了恒天财富股东与中植系的身影。恒天财富董事长梁越也曾不远万里,透过重重关系调任中植集团任监事长。

中植系,恒天系的桥梁——中融信托

毫不夸张的说,中融信托就是中植集团的“钱袋子”。作为资本市场的神秘的资本系,当中植系借助于多个运作平台在资本市场纵横捭阖时,中融信托就是中植系最好用的那把“刀”。公开数据显示,中融信托管理资产近万亿,其中主要为信托资产,这些信托资产主要投向金融机构和实业,其中金融机构占比40.8%。

从表面来看,中植系并未控制任何一家上市公司,但是却在多个上市公司中出现了“中植系”的身影,而操纵这一切的方式就通过中融信托。

中融信托的前身为哈尔滨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成立以1987年。作为中植集团控制的投资平台,中融信托以激进的销售策略闻名,为中植系在资本市场的扩张充当重要的“输血”管道。2008年,中融信托就设立了西北矿业股权部分收益权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规模1亿元,用于受让中植集团旗下兴嘉盈持有的西北矿业增资扩股收益权。通过天眼查,中植系通过中融信托投资的公司达到了171家。

市场人士认为,中植系通过中融信托筹集资金,从而进入到上市公司,参与上市公司资本运作获得更多的股权或现金,进一步与上市公司及其关联方合作,并且通过中融信托继续并购资产。公开资料显示,解直锟直接持有或控制5%以上股份的境内外上市公司高达18家。

事实上,除了作为中植系进行资本运作的工具,中植集团还曾多次通过中融信托给自己旗下的典当行进行输血。

十余年间,中融信托已经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信托巨头,与中信信托、平安信托并列信托业第一梯队。2017年,中融信托营收位列行业第二、28亿利润位列行业第四。

在迅速发迹的背后,与中融信托疯狂激进的行事风格不无关联。2009年,中融信托新增四个财富管理中心,以提高自身的项目发行和产品营销能力。看好第三方理财市场,中植系持续组建第三方理财机构的步伐。目前中植系已经拥有四家第三方理财机构。

而作为其中之一的第三方理财机构,恒天财富似乎也不能避免为中植输血的“命运”。2015年7月,恒天财富曾被曝出仅半年时间就向中植系输血200亿元。

多次踩雷

不过,一直低调顺利的中植系,最近似乎不太顺利。

近两个月以来,中融信托可谓是频频“踩雷”。1月中旬,一份关于中融信托涉国资背景企业的信托项目一再延期的信息披露文件在网上流传。而经过确认,信托项目的确实出现了违约,信托项目借款人为云南国资背景的云南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同时,中融信托还有另一个有云南资本作为担保人的信托计划也出现了违约,两个项目合计本金共15亿。

事实上,今年以来,在金融去杠杆的背景下,信托踩雷频频发生。周小川3月9日在央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出现的金融控股行为,有的没有叫金融控股公司,但实质上有一些集团里形成了金融控股的做法,可能控股了多家金融机构,同时也酝酿了一定的风险,社会上存在着有一些虚假注资、循环注资,以及股权结构,集团的股权结构和受益所有人的结构,实际控制人的状态不够透明等问题,导致控股集团内部的金融机构之间可能有关联交易。

今年年初,就有“中植系”成员就吃下了证监会的罚单。1月26日,美尔雅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长李轩因个人原因辞职,将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在此一周前的1月19日,美尔雅公告显示,董事长李轩及其他相关方涉及内幕交易勤上股份,遭到证监会警告、罚款等行政处罚。简历显示,李轩除了出任美尔雅董事长,李轩还兼任中植投资董事长。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