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信托半年急先锋

来源:投资者报 2017-08-07 07:55:10

摘要
■2017年之于信托业,是金融监管和转型展业并行的重要年份。作为金融服务供应商,信托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浪潮中,悄然发生变化■披露上半年财务数据的63家信托公司中,中融、中信、平安、新华分别领跑营收、净利润、信托业务收入和投资收益四张分榜单,强者恒强与后来居上并驾齐驱且相得益彰■中融信托、重庆信托

■ 2017年之于信托业,是金融监管和转型展业并行的重要年份。作为金融服务供应商,信托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浪潮中,悄然发生变化

■ 披露上半年财务数据的63家信托公司中,中融、中信、平安、新华分别领跑营收、净利润、信托业务收入和投资收益四张分榜单,强者恒强与后来居上并驾齐驱且相得益彰

■ 中融信托、重庆信托、上海信托、华能贵诚信托因各项指标皆优异,获得“全能学霸”称号。中融信托不但营收夺冠,还在净利润和信托业务收入上两次跻身前三

■ “服务实体经济”成为重中之重,再次敲响信托业回归本源、服务于实体的时代要义。是短期创优,还是长期制胜?信托业面前的形势愈发明朗

《投资者报》记者 占昕

静水流深,暗流涌动。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浪潮中,信托业从增资到上市,从风控到转型正悄然发生着变化。不久前闭幕的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反复强调“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信托实则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拥有横跨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产业市场的多牌照优势,投资范围广,而且制度也较为灵活,可根据委托人意愿运用债权、股权、股+债,以及融资租赁等方式提供金融服务。

2017年信托业上半年业绩有惊无险。强者恒强,亦不乏后来居上者,排位轮次的变化带给市场一种似曾相识的紧迫感。转型升级、创新求变的拉锯战中,有沉默、有等待、有迷茫,也有主动出击。

根据63家信托公司披露的上半年财务数据,《投资者报》推出《2017信托半年急先锋》。数据显示,中融信托、中信信托、平安信托、新华信托四家分别以近30亿元营业收入、16亿元净利润、22亿元信托业务收入(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和6亿元投资收益在单项评比中夺魁。与以往不同的是,本次还特别评出四名各项指标皆优秀的“全能学霸”——中融信托、重庆信托、上海信托和华能贵诚信托。其中中融信托更是以一次夺魁、两入前三甲的亮眼战绩位列“全能学霸”之首。

创新转型的同时,不同发展阶段的信托公司也在持之以恒地精进实力、增资扩股。在《投资者报》记者的采访中,多位信托业人士表达了“虽无近忧,但有远虑”的慎重,而榜单精挑细选的各项“十强先锋”,探索方向与突围战略跃然眼前。

“十强先锋”刷新 建信中航屡进前十

451亿元营业收入,平均创收约7亿元;264亿元净利润,平均获利4亿元。从63家信托公司上半年的财务数据来看,整体业绩有回暖的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信托市场出现了新旧英雄的交替。以往第一方阵中常出现的排头兵,如华信信托、四川信托等无一上榜,华信信托除投资收益勉强维持在前15名之列,其他指标均跌到20名开外;四川信托受仅0.3亿元的投资收益拖累,净利润滑落至第32位;而华润信托和中诚信托基本退出了信托业务收入领头羊的争夺,分列第25名和第49名,失去往昔光彩。

老牌劲旅中,中信信托重回净利润第一宝座,平安信托也守住了信托业务方面的优势,但二者却“失守”投资收益,仅以2.9亿元和2.7亿元分列第13和第15,未能进入前十。

中信信托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6亿元,仅次于中融信托位居第二。其中,利息收入4.22亿元63家公司中最高;手续费及佣金收入20亿元也仅次于平安信托。其上半年实现利润总额20亿元,净利润约16亿元,两项数据均列第一。

比较相似的是,中信信托和平安信托都坐拥庞大的资产管理规模。虽然银行间市场未经审计的财务报表中没有受托管理资产规模数据,但截至2016年末,中信信托全口径资产管理规模已高达近2万亿元,同比增长27%,其中信托本部管理资产规模1.4万亿元,同比增长39%;通过中信信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中信聚信(北京)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中信信惠国际资本有限公司等专业子公司开展的资产管理业务规模达3634亿元。

平安信托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在63家公司中排名第一,近22亿元。对此平安信托向《投资者报》记者表示,这主要是服务实体经济、与实体经济共生共荣的结果。据记者了解,2016年以来,平安信托投向工商企业、基础产业等实体经济的资金存续规模超过3300亿元,同比增长超40%,规模占比超45%,超过40%的行业平均水平。诸多信托项目涉及医疗健康、新能源、装备制造等国家“十三五”规划重点发展的产业。

新华信托以6亿元跃居投资收益榜第一,打乱了以往坐享先天资源的传统大佬的秩序。“公司充分运用其在金融领域及资本市场的资源优势,始终坚持价值投资理念,而投资收益提升是公司自身投资实力和资源配置能力的体现。”新华信托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坚持不懈地调研与分析,公司近两年积极深入布局资本市场业务,如股票收益权、股票定增、二级市场、股权投资等,本次超预期的收益主要来自前期布局。

记者还注意到,建信信托、中航信托数次出现在先锋榜上,有直逼“全能学霸”的态势,只是“投资收益”不济。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方面,后来者建信信托超越了传统劲旅上海信托,领先于兴业信托、交银信托、光大兴陇信托等银行系小伙伴。

不过,与相对较弱的投资能力相比,建信信托近年一直保持了较高的受托管理资产规模。2015年其以1.1万亿元信托资产规模位列行业第一;去年则以1.31万亿元居第二。中航信托近三年多项指标稳步增长,今年更是将注册资本由16.86亿元增加至40.22亿元。

“全能学霸”业绩均衡 四家公司入围

与以往不同的是,本次《2017信托半年急先锋》还加入了对业绩均衡的考量,寻找强中更有强中手的“全能学霸”。

由于选取标准严苛,各项指标均排在前十的“全能学霸”只有四家——中融信托、重庆信托、上海信托和华能贵诚信托,中融信托整体排名居前,勇夺榜首。

人人思变,并非人人敢变。中融信托是业内起步较早、发展速度较快、转型最彻底的公司,基于内在强大的变革动能和外在多元的市场开拓,至今仍很难被复制或模仿。

中融信托告诉《投资者报》记者,为了配合新的转型发展策略,公司主要做了三方面工作:一是积极响应国家产业政策,通过股权、债权、受益权以及夹层融资等方式为实体企业融资,并重点向国家鼓励和支持的新兴产业倾斜;二是围绕回归本源、专注主业的核心课题,充分利用信托自身的制度优势,提升综合金融服务水平;三是积极创新业务模式,重点推进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等业务,为实体经济注入新的活力。与平安信托类似,中融信托投向实体经济的信托资产规模占比也超过了45%。

同样入选“全能学霸”的重庆信托表示,良好业绩的取得主要源自公司深耕自身优势领域、顺应市场发展、严守风险底线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今年以来,同业监管加强、市场资金趋紧、新一轮的房地产调控给公司传统信托业务带来新的挑战,在此背景之下,公司巩固传统业务优势,加大创新力度,积极把握一切市场机会,寻求业务突破和创新,在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等领域均取得新的进展。”重庆信托相关负责人表示。

至于如何应对信托公司常常失衡的信托业务和固有业务,重庆信托认为,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通过发展固有业务,提升公司自身资本实力,不断提高风险抵御能力,有利于更好地服务投资者。

“信托业务上紧跟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经济、金融政策,在巩固传统业务领域优势的同时,加大对各类创新业务的探索。目前,公司在中证机构间报价系统发行两期公募信托受益权ABS产品,在消费信托、慈善信托等业务领域也做了大量考察和调研,项目实质性落地;在PPP、房地产资产证券化领域的项目也在持续推进。为更好地拓展服务社会、服务实体经济的空间,公司主动抓住市场投资机会,稳妥投资自有资金,积极构建综合经营体系。经过多年发展,各投资企业稳健经营、各展所长,为公司资产质量全面提升、资产结构进一步优化夯实基础,也使公司积累了丰富的投资经验,有助于形成主动管理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信托业务的发展。”重庆信托上述负责人说。

回归本源服务实业 信托明辨方向

市场不会刻意向你走来,传统的金融世界依靠牌照、机制和信息不对称在过去很长的时间几乎“躺着挣钱”。时过境迁,信托业当下的发展处境,有人说是盘整期,有人说转型进入深水区。在知名信托专家、西南财经大学客座教授陈赤看来却是八个字: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高兴的是就短期而言,前一阶段房地产市场的繁荣,既化解了一部分信托融资的存量风险,又产生新的融资需求,带来了可观的业务收入;通道业务此消彼长,既增加了管理资产规模,也提供了风险较低的业务收入;传统的政信合作模式修修补补,尚且能凑合使用,部分信托公司留恋不舍。但长期却是忧思难忘,短期的利好因素既难长久持续,亦可能成为消磨信托公司转型升级意志的舒适温水。如今,房地产市场面临严峻的政策调控,同业业务面临严格的整治,地方负债面临严厉的问责,传统融资类业务挑战重现。”

在陈赤看来,信托业未来的走势可能有两种:一是受困于路径依赖,局限在传统的风险融资类业务模式之中无法突围。由于市场竞争态势转换、比较优势迁移、经济周期波动等因素的制约,这条路注定会越走越窄。另一条则是忍受变革带来的阵痛,一步步向资产管理机构和财富管理机构转型,而产业投资基金、并购投资基金、PE基金、PPP投资基金、投贷联动、FOF和MOM业务、信贷资产证券化、信托型ABN、土地信托、家族信托、慈善信托、全球资产配置都可能成为信托公司突破的方向。在这里,专业化和聚集是关键词。

事实上,刚刚闭幕的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将“服务实体经济”列为会议的三大任务之首,将“回归本源”放在工作原则的首位,要求“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同时强调“要建设普惠金融体系,加强对小微企业、‘三农’和偏远地区的金融服务,推进金融精准扶贫。”

信托投资方式多样,显然具备更大发挥空间。中融信托告诉《投资者报》记者,该公司目前通过产融结合、股债联动,大力推动并购重组等资本市场业务,积极推进行业资源整合,支持产业升级;在新兴产业方面,重点关注医疗健康、环保科技、新型能源、文化产业等国家鼓励的行业,与优秀上市公司合作,推动产业并购升级。

据了解,在支持农业方面,中融信托以股权形式参与了一些早期初创项目的投资;在支持地方建设方面,中融信托主要与政府开展合作,紧跟国家发展战略和政策导向,积极参与国企国资改革,支持“一带一路”建设,中融信托则主要通过提供并购贷款、内保外贷、投资咨询等综合性金融服务,为优势企业践行“走出去”战略提供有力支持。此外,与知名电商合作,中融信托同时推进小微金融和消费金融等业务。

增资+高管换血 思变更要敢变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迫于种种原因,总有信托公司受制于注册资本而无法大展拳脚,对此《投资者报》也曾做过全样本扫描与报道,但在如今新带旧、大带小的趋势下,不少“小萝卜头”也开始与时俱进。

“从业务层面上看,各家公司比以往更加重视创新业务,如消费信托、现金管理类信托、慈善信托、家族信托、员工持股计划信托等创新型业务的数量和规模都有了较大提升。此外,信托公司增资也较为引人关注。仅今年上半年,就有9家信托公司完成注册资本的工商变更登记,注册资本共计增加193.35亿元,这两项数据较去年同期都有较大幅度提升。具体而言,注册资本增加的信托公司包括中融信托、渤海信托、昆仑信托、大业信托、华澳信托、安信信托(600816,股吧)、交银信托、浙金信托及五矿信托。此外,尚有若干信托公司的增资大计已经‘上线’,预计下半年集中增资状况将延续。”百瑞信托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研究员李永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另据《投资者报》不完全统计,截至7月底,今年以来已有14家信托公司的副总经理及以上级别高管发生变动,包括9名董事长、4名总经理和1名副总经理。这当中,仅今年7个月内发生变化的就有3起,而业内猜测,变化还不止于此。

“当下市场环境对于信托公司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转型时期的优胜劣汰比任何时候都要剧烈,同时也是参与者实现弯道超车、做大做强的绝佳时期。信托公司要抓住历史机遇,首先是自身做足准备,不仅需要前台业务人员探索创新业务模式,更需要风控、合规等后台部门改变以往较为固化的业务审核模式。当然在这一过程中,需要领导层面的积极推进。”李永辉表示。

在他看来,改革最大的障碍还在人心。“2016年的信托年报中通道类业务规模大增,新增规模中主动管理类信托规模占比下降明显。但随着一系列监管文件的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行为的通知》、《关于坚决制止地方以政府购买服务名义违法违规融资的通知》、《关于资管产品增值税有关问题的通知》、《2017年信托公司现场检查要点》等),传统的政府平台、房地产等融资类信托将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思变’但不‘敢变’的状况有望打破。”

过往的辉煌历史及积累的经验是否会成为信托业未来发展的沉重包袱,或者阻碍前进的荆棘?陈赤认为,信托公司首先要有决心和勇气迎接转型升级带来的挑战;其次要构建深厚的信托文化、科学的风险管理体系、高层次专业化人才团队、市场化激励约束机制,这些都是信托公司立于不败之地的要素。■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