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杉资本许建平:投资是一场长距离的跋涉
摘要 近期私募排排网有幸采访到万杉资本总裁许建平先生,许总拥有丰富的海内外投资经验,1997年进入华尔街,曾先后任职于苏格兰皇家银行、雷曼兄弟公司、对冲基金相对价值国际有限公司等,2008年回国加入南方基金管理公司,担任投资经理管理年金以及社保等基金。2015年成立深圳市万杉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致力于将海外
近期私募排排网有幸采访到万杉资本总裁许建平先生,许总拥有丰富的海内外投资经验,1997年进入华尔街,曾先后任职于苏格兰皇家银行、雷曼兄弟公司、对冲基金相对价值国际有限公司等,2008年回国加入南方基金管理公司,担任投资经理管理年金以及社保等基金。2015年成立深圳市万杉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致力于将海外好的业务模式、好的交易模式、好的金融创新模式引进国内金融市场。
2016年万杉资本投资业绩表现出色,不仅一举登上中国对冲基金排行榜之中型私募收益全国前十,旗下多只债券策略产品还同时登上广深地区前十榜单,可谓喜讯连连。2017年万杉资本又将如何激流勇进呢?在此次访谈中,许总与我们进行了全方位的分享。
谈投资:最大的感悟是对风险的把控
在许总近20年的投资生涯中,对于投资他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我认为投资重在对风险的把控。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公募、私募会出现某一年业绩非常好、但接下来一两年业绩特别糟糕的情况,客户在这个过程中是最直接的受害者。万杉一直坚持稳健的投资风格,从成立之初到现在,万杉旗下所有的产品都是盈利的。这反映出我们对客户资产亏损的一个极低的容忍度。”
万杉创立之初,就提出多策略团队组建的理念。我们认为没有某一个投资技巧或者投资方式一定是超越其他的投资方法,就像武林门派,各有千秋,也各有短板。多策略布局的好处是,一旦市场出现极端事件,对你的整个组合可能造成的风险是你能够承受的。
我们布局多策略,其实就是想通过策略的构架来降低整个组合可能面临的极端风险,客户蒙受损失的概率会比别人降低非常多。这几年的动荡市场也证明了我们的风险管理能力。比如我们成立最早的一只股票产品年化收益近40%,最大的回撤都不到10%。投资本身就是管理风险,管理好风险你才有赚钱的基础。
我们致力于成为投资领域的寿星,这是对我们客户资产真正负责任的一种心态。
谈多策略投资:对冲风险,选择长期有利的投资策略
在许总看来,影响资产价格的因素总是多方面的,做投资就是试图分析清楚这些因素,特别是那些主要矛盾。但现实是我们只能对其中一些因子有较为确定性的分析结论,而总有一些因子的不确定性特别高,这些因子的不确定性会大大降低你策略的胜率。这正是我们提出策略对冲的原因,就是通过策略对冲的设计,降低那些我们无法分析清楚的因子对我们投资的影响, 从而在你认知的范围内提高了你投资策略的胜算。长期累计的胜率一定会反应在你的投资业绩上,长期做有利于你概率的事情,哪怕它每次收益都不高,但长期累计下来一定不会差的。这就是我们对投资策略的选择,说到底还是风险。你是在做一种选择,这个选择实际上是对风险的选择。
选择业务的模式,选择公司运营模式,选择产品的模式,选择证券类的或者大类资产,甚至在小类资产中选择去做哪些东西,这里面的逻辑都是如何评估它们的风险。然后你才有后面的个股选择、选债、择时能力等等。很多东西其内生性的已经定了,你的风险格局也已经定了。常在河边站居然不湿鞋,这种运气有人会有,但我从来不指望这样的运气会发生在我的身上。
谈后市看法:债市不悲观,股市延续2016年的走势
最后许总谈到对2017年投资市场的看法,对于债市及股市,他都有着十分独到的见解。
先谈债市,债市市场可能分歧大一些。尤其是2016年最后一两个月以及最近一两个月央行的货币政策,使得偏悲观的情绪比较多一些。但我对2017年的债市观点是不悲观,债券全年的收益应该高过2016年。
“这里面有几个我的判读,首先是央行货币政策的紧缩,我认为是暂时性的,而不是所谓的紧缩周期的开始。为什么说是暂时性的,这里面有几类考虑,一类是房地产去年太火爆,第二是汇率上的压力,还有金融去杠杆的压力。最近这段时间的紧缩更多还是想把这部分泡沫挤掉。之所以判断它不是紧缩周期的开始呢?还是基于对经济基本面的整体判断,我觉得今后1、2年还是处于转型经济,今年通货膨胀的压力依然不大,目前的紧缩如果不是长期的话,那么债券就存在机会。”
其次,从市场方面来看,沪深300指数在2016年涨幅不多。但为什么去年做指数增强型赚了很多钱,因为负基差20%。今年债券市场也类似出现这种苗头,就是国债期货的机会,国债期货在2016年年底以来悲观情绪的影响下,类似股指负基差,国债期货相对国债现货也出现了较大的折价,这里面的机会也是可以去把握的。
“现在我比较担心的还是整个信用风险,市场还是没有充分体现。市场虽然还不至于说全面爆发信用风险的系统性风险, 在操作上我们不会过度去承受信用风险带来的可能的冲击。”
再来谈权益类市场,2017年权益类市场的不确定性更高些,整体上来看跟2016年会更相近。供给侧改革2016年造成很多机会,包括CTA的机会,水泥、煤炭、钢铁等的机会,我觉得2017年类似机会应该是延续。现在提的几个大的概念,像消费升级、产业升级等不是一年就能完成的任务, 虽然阶段性的估值有所回升, 但总体趋势会持续。另外一带一路是中美博弈的一个长期策略,政策利好会逐步兑现,里面也会有较大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