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交易场所乱象死灰复燃
摘要 2017年1月9日由证监会牵头召开了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部际联席会议第三次会议。会议研究讨论了进一步规范地方交易场所的政策措施,同时对下一阶段开展交易场所清理整顿“回头看”活动做出动员和部署。此次联席会议提及地方交易场所死灰复燃的问题集中在部分贵金属、原油类商品交易场所开展分散式柜台交易涉嫌非法期货
2017年1月9日由证监会牵头召开了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部际联席会议第三次会议。会议研究讨论了进一步规范地方交易场所的政策措施,同时对下一阶段开展交易场所清理整顿“回头看”活动做出动员和部署。此次联席会议提及地方交易场所死灰复燃的问题集中在部分贵金属、原油类商品交易场所开展分散式柜台交易涉嫌非法期货活动;部分邮币卡类交易场所开展现货发售模式涉嫌市场价格操纵;一些交易场所会员、代理商等机构涉嫌欺诈误导投资者以及一些金融资产交易场所将收益权等拆分转让变相突破200人界限,涉嫌非法公开发行等。对于再一次的清理整顿,业内人士认为效果可能仍然不明显,这其中缺乏监管各类交易场所的长效机制,需要通过法律的修改和金融监管体制框架的调整,建立一个真正的功能监管的理念和实践。
“在金融、科技快速发展,金融混业、金融创新层出不穷的情况下,我认为需要引入金融消费者保护的理念,而不仅仅是对于各个行业、各个领域来进行分门别类的监管。如果我们能够通过法律的修改和金融监管体制框架的调整,建立一个真正的功能监管的理念和实践,那我想这一类的问题才能得到根本性的解决,不然目前这种治理方式可能会陷入一种周而复始的循环。”经济学者刘胜军分析称。
“我怎么也没有想到,披着金融互联网+文化的外衣,行情火爆的邮币卡交易背后,竟隐藏着那么多一无相关资质、二不合规操作的各类交易所,更没有想到,我竟然会成为这些交易所口中的羔羊。”近日,一名已经在邮币卡交易中亏损约12万的投资者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讲述道。
上述邮币卡的案例在2016年以来并不是个例,自2011年《国务院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的决定》(国发〔2011〕38号)、2012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2〕37号),2012年1月批准成立了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部际联席会议(简称联席会议)等重磅整治地方交易场所政策出台数年后,各地交易场所问题死灰复燃。
记者了解到,基于当下的情况,2017年1月9日由证监会牵头召开了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部际联席会议第三次会议。
会议研究讨论了进一步规范地方交易场所的政策措施,同时对下一阶段开展交易场所清理整顿“回头看”活动做出动员和部署。
值得关注的是,对于各类现货交易场所的清理整顿工作自2011年以来已经进行过两轮,但是效果却并不理想,那么本轮清理整顿效果又将如何?
“具体操作过程中,会涉及多方利益的博弈,从而对清理整顿工作带来障碍。”北京工商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胡俞越1月11日表示,本次整顿还是以属地管理为主,所以地方金融办的压力会比较大,“即使不会一刀切,也会是切一刀。”
针对各类交易场所的清理将再次开启,而这一次市场希望监管层能够建立更加长效的监管机制,而非之后再一次轮回“回头看”。
乱象死灰复燃
实际上,本次清理整顿并非无迹可寻,在此之前监管层曾做出多次表态。
2016年11月25日,证监会发言人邓舸便透露,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已作出部署,各地正在对地方各类交易场所进行摸底排查。
“全国各地商品现货交易机构相当部分违规变相隐蔽开期货交易……他们在侵蚀你们的地盘。”在2016年12月大商所会员大会上,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向期货公司告诫道。
直至此次联席会议,会议提及地方交易场所死灰复燃的问题集中在部分贵金属、原油类商品交易场所开展分散式柜台交易涉嫌非法期货活动;部分邮币卡类交易场所开展现货发售模式涉嫌市场价格操纵;一些交易场所会员、代理商等机构涉嫌欺诈误导投资者以及一些金融资产交易场所将收益权等拆分转让变相突破200人界限,涉嫌非法公开发行。
曾参与邮票投资的王卫1月11日告诉记者,“因为看到有政府批文,所以参与了福建一家交易场所的邮票投资,最初一张邮票只有20元出头,最高时曾炒到200多元,然后就开始连续下跌,现在还有很多投资者套在里面出不来。”
他发送给记者的截图显示,一位“指导老师”在聊天群里安慰投资者称,“请各位保持好心态,没有卖掉的就不是亏损”,“相信春节前一定会给各位一个满意的收成”。
这类产品上市后大多封闭运行,价格被庄家迅速拉升,高出市场价格的几倍甚至几十倍,引诱投资者高位接盘,随后价格连续跌停。
“这东西不是说你想卖就能卖,最主要的问题是流动性,根本就没人来接盘。”王卫告诉记者。
“近一两年一些交易场所公然违反国务院38号、37号文件规定开展连续集中竞价交易,诱导大量不具备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参与投资。这些行为不仅违反国务院文件规定,有的甚至构成严重违法行为,侵害广大投资人利益,带来大量的信访投诉问题,影响社会稳定,亟须予以清理整治。”一位接近监管层的知情人士讲道。
可以看出目前地方交易场所的问题已经不仅仅是死灰复燃。与此同时,记者了解到,联席会议已经将整治这类场所同防范区域性金融风险联系在一起。
胡俞越也指出:“交易场所越清理越多,2011年交易场所大概几百家,现在有一千多家将近两千家,越清理越多。清理整顿成为了各类场外交易场所发展的反向指标,所以才说死灰复燃。”
那么,在国务院及联席会议的高压之下,为何各地交易场所的问题又会再次爆发?
记者了解到,尽管联席会议一直存在,但38号文、37号文距离发布时间过去已经数年,监管的高压在一定程度上略有放松。事实上,1月9日的这次会议也仅仅是联席会议成立后召开的第三次集体会议。
与此同时,地方交易场所长期以来与地方政府利益绑定,监管博弈后的执行力也存疑。
胡俞越表示,“在2011年38号文件公布之后,我当时有一个预判,就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雷声大雨点小,可能会收效甚微’。因为其中存在各方利益的博弈,中央和地方之间,中央各个部委之间,交易场所的股东方与主管部门之间。”
事实上,近两年市场流动性过剩,资产荒也成为了此次交易场所问题死灰复燃的大背景。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认为:“市场流动性过剩,在资产荒背景下投资者缺乏多样化的投资渠道,炒房限购了,投资无门,投机行为猖獗在所难免,而地方的交易场所正好满足了游资的投机行为。”
但上述的问题并非核心,各地交易场所问题再次出现的最直接原因即是针对此类问题没有建立长效的监管机制。
直接监管机制缺失
早在2016年6月23日,本报《网络投资乱象调查:微信炒银8元起设局巧骗手机号》便曾报道,现货市场已演变出“微盘”等新的变种。
彼时,市场上“微盘”尚不过数家,不过由于其投资门槛低、受众广泛,该模式迅速获得了各家地方交易场所的追捧。
“联席会议的表态,实际上已经将微盘定性了,通报的贵金属、原油类商品分散式柜台交易、邮币卡现货发售模式等,预计会成为清理整顿的重点。”胡俞越向记者表示。
1月9日召开的联席会议则指出,“微盘”交易涉嫌聚众赌博。
此前两轮集中清理整顿工作效果似乎并不尽如人意,只有少部分交易所被关停。
“清理整顿工作涉及多方利益博弈,比如政策出台后,地方政府能否配合执行,不同监管部门间、监管部门与地方交易场所股东间也存在博弈。”胡俞越表示,这或将成为清理整顿的主要障碍。
实际上,不少地方交易场所多多少少都具备一定国资背景。
如华北某石油交易所,其股东组成除了自然人控股公司外,还包括当地国资委下属公司,以及大型央企。
不过胡俞越认为,新一轮的清理整顿力度可能会高于以往,“即使不会一刀切,也会切一刀,希望这次能够切到重点上”。
对于目前地方交易场所的监管问题,胡俞越提出了一项非常生动的形容,他将目前的监管现状描述为“无法无天”。
他进一步解释道,“无法”就是没有明确的管理办法,清理整顿的38号文件是主要在清理整顿,不能成为规范性的文件,没有相应的管理办法。“无天”就是没有明确的监管部门,38号文件也只是责成地方政府,至于地方政府把这个任务交给谁由地方政府自己说了算,普遍的做法就是交给各地金融办、商务厅,而地方政府只是作为交易场所清理整顿的牵头单位,而不是监管部门。
解决地方交易场所问题,即要解决,有法管,有人管。胡俞越再次强调,长效监管机制的建议就是“有法有天”。现在的38号文件只是清理整顿的文件,并不是管理市场的文件。
事实上,交易场所死灰复燃所面临的问题中,监管权属不清也恰好是近两年来诸多事件的诱因,如2015年股市剧烈波动等。因此,个别部门的监管始终无法覆盖,甚至是无效的。
长效的监管机制需要比联席会议更加紧密的监管结构和更加频繁的监管关注。
“在金融、科技快速发展,金融混业、金融创新层出不穷的情况下,我认为需要引入金融消费者保护的理念,而不仅仅是对于各个行业、各个领域来进行分门别类的监管。如果我们能够通过法律的修改和金融监管体制框架的调整,建立一个真正的功能监管的理念和实践,那我想这一类的问题才能得到根本性的解决,不然目前这种治理方式可能会陷入一种周而复始的循环。”经济学者刘胜军分析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