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牌、股权转让私募也疯狂:炒壳虽好 风险高
摘要 今年以来,私募通过举牌、股权转让等方式买入“壳”资源、获得上市公司话语权的案例不在少数。中国基金报记者采访的多位市场人士认为,资金的配置需求、股市的低估值、国企改革、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爱基,净值,资讯)等都为私募带来机遇,加之自身获取更高收益的诉求都让私募对举牌等做法趋之若鹜。但做这个“生意”并不容
今年以来,私募通过举牌、股权转让等方式买入“壳”资源、获得上市公司话语权的案例不在少数。中国基金报记者采访的多位市场人士认为,资金的配置需求、股市的低估值、国企改革、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爱基,净值,资讯)等都为私募带来机遇,加之自身获取更高收益的诉求都让私募对举牌等做法趋之若鹜。但做这个“生意”并不容易,壳资源价格过高、优质资产难寻,导致私募行为异化,而相关监管趋严,套利机会最后会越来越少。
私募举牌、股权转让很热闹
11月底,私募瀚信资产及其一致行动人增持兰州黄河(行情20.02 +1.68%,买入)股票合计930万股,占总股本的5.01%,形成举牌;今年的私募黑马蓝海投控的苏思通,最近也通过股份转让及表决权委托的方式,获得*ST东晶(行情19.15 -0.42%,买入)表决权比例达到20.11%,成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8月底,新锐私募上元资本通过上元1号、上元2号私募基金合计持有永安药业(行情28.35 -1.36%,买入)944.01万股,占总股本的5.05%,实现了举牌。
据格上理财分析师徐丽介绍,现在这样做的私募不在少数。他们多会选择股权分散、市值低、成长性低、有可能被借壳的个股,通过在二级市场直接买入甚至举牌、定增、协议转让等方式获得话语权,等到壳公司完成资产重组,股价得到大幅拉升后获利退出。
深圳一家参与举牌上市公司的私募机构人士表示,他们今年做了两只并购举牌的基金。此前广东某私募大佬也表示,看好壳股、一二级市场联动的机会,今年加大了布局。记者了解到,他举牌的一个标的,最近被深圳一家基因检测公司借壳。“一方面是国内流动性充裕,房地产市场又受到打击,大量资金有配置需求,而股市经过调整,大部分公司估值偏低;另一方面,国企改革政策逐步落地,国企未上市资产证券化值得关注。同时,一些盈利低下的传统产业公司容易成为新兴产业(爱基,净值,资讯)借壳上市的对象,而在注册制仍未推行的背景下,通过借壳实现上市依然是目前最为快捷的途径。”徐丽告诉记者。
而私募自身也有资金业绩等方面的压力。上海一家中型私募机构投研人士表示,今年二级市场不好做,私募通过举牌、股权转让、炒壳的方式,实现一二级市场联动,可能是赚钱的好办法;而且私募在经历了去年上半年牛市后,手中握有不少资金,如果无法为投资者创造收益将被赎回。“他们要想办法摆脱这种困境,今年保险资金举牌带动的市场效应,让一些私募看到了机会。”
理想虽好“炒壳”风险仍大
然而,私募希望通过举牌、倒腾“壳资源”等获利,不仅要面临不少困难,监管压力也非常大。深圳某老牌私募机构董事长告诉记者,举牌等操作关键要看私募能否从一级市场找到好的资产装入,改造这家上市公司,做大做强,这才是皆大欢喜的结果。但风险也不少,比如没有找到优质资产,或者是壳的价格太贵。“资产注入不能让股价太高,然而现在很多壳股价格都比较高,这很容易导致私募行为的异化,最后可能就变成炒股票了。”
前述上海私募投研人士表示,现在对并购重组、借壳的监管比较严格,纯粹炒作股价、忽悠式的重组受到打击,风险较大。
私募排排网研究员刘有华表示,私募如果通过产品举牌,基金会遇到赎回等一系列问题,资金稳定性无法保障,而且如果杠杆资金举牌,可能会触及监管底线。
格上理财分析师雷蕾认为,私募通过举牌、股权转让的投资模式并非市场主流的投资方式,在IPO未完全放开前,仍具有一定的套利空间。不过随着监管层对“门口的野蛮人”举牌现象的监管趋严,再加上部分上市公司对举牌事件有所抵制,最终可能会导致该类套利机会的减少。且若未来监管层放开对IPO的限制,该类投资策略将会面临较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