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子公司保牌战

来源:北京商报(北京) 2016-10-14 08:19:12

摘要
(原标题:基金子公司保牌战)距离基金子公司两项新规,即《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管理规定》(以下简称《管理规定》和《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子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风控办法》)征求意见稿下发已满两月,近日,有消息称,新规有望在本月落地,未来基金子公司开展各类业务,需计提相应的风险资

(原标题:基金子公司保牌战)

距离基金子公司两项新规,即《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管理规定》(以下简称《管理规定》和《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子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风控办法》)征求意见稿下发已满两月,近日,有消息称,新规有望在本月落地,未来基金子公司开展各类业务,需计提相应的风险资本,而为了达到新规严格的资本金要求,以通道业务为主的基金子公司,增资和业务转型压力也近在眼前,通道业务红利时代告终。

落地时间临近

今年8月12日,证监会就《管理规定》和《风控办法》公开征求意见,根据证监会公告,征求意见稿的截止时间为9月12日。日前,市场上传出两项新规将在“十一”假期后落地的消息,而新规中对基金子公司资本金的要求,成为悬在各机构头上的一把利剑。

“之前确实听说两项新规将在国庆后落地的消息,但近期还没有下文,9月监管组织过各家机构做过风险资本的测算,报了数据上去,包括征求意见稿的反馈也是9月提交的,因此监管层可能还会对各家机构的风险资本测算数据和征求意见稿的反馈,再进行一些调整或补充,估计落地的时间应该会很快了。”上海一家基金子公司负责人透露。

此外,深圳一家基金子公司知情人士也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近期两项新规会正式落地,并且与征求意见稿相比,正式的新规不会有太大的宽松空间,监管趋严仍是大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8月下发的《管理规定》和《风控办法》征求意见稿对基金子公司的净资本、准入门槛、治理和内控均做出了非常细化和严苛的要求。如在准入门槛上,《管理规定》要求基金管理公司设立子公司,需满足成立年限不低于两年、非货币基金公募规模不低于200亿元、净资产不低于6亿元等7项最低门槛,由此也意味着大批成立时间短、非货币基金规模小、净资产较低的基金公司将无缘子公司牌照。

另外,新规最重要的影响还有将基金子公司资管规模与风险资本挂钩,极大削弱了基金子公司曾作为“万能通道”的业务红利。《风控办法》要求,基金子公司新开展的通道类业务均需按照要求(最高3%)计算风险资本,并根据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全部管理费收入的10%计提风险准备金。

此外,为了加强基金子公司风控措施,还提出了子公司开展特定客户资管业务,应当持续满足四大风险控制指标,包括净资本不得低于1亿元、调整后的净资本不得低于各项风险资本之和的100%、净资本不得低于净资产的40%、净资产不得低于负债的20%等。

增资降规模

对于基金子公司新规征求意见稿一系列的监管要求,不少基金子公司也感到压力重重,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为了提前适应监管新规要求,基金子公司已经开始做出资本金和业务上的调整。

“征求意见稿刚刚下发,各家基金子公司就开始讨论研究新政要求,不过,从各家机构测算的风险资本数据来看,就整个行业而言资产规模与资本金匹配的缺口还是比较大的,净资本的新政出台之后,机构也在积极做出调整,主要方法就是增资和主动降低规模,并且大部分机构是两项同步进行的,不可能单独选择一种开展。”北京一家基金子公司项目负责人指出。

上述深圳基金子公司知情人士也透露,公司主要采取的方法是,一些占用资本金较多的业务可能会选择放弃的概率较大,或者转移给母公司来运作。

金融监管研究院、上海法询金融创办人孙海波指出,未来基金子公司作为通道的最大优势将不复存在。目前开展通道业务较多的基金子公司只有两条路可以走,要不大幅度缩减通道业务,要不大幅度补充资本。不过,有市场分析人士也认为,对于实力较强、通道业务规模较大的银行系基金子公司在增资上估计问题不大,反而是一些依赖通道业务生存的中小型基金子公司在增资问题上会有压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征求意见稿下发的前后,已有部分基金子公司开始着手增加注册资本金的迹象。工商企业信息查询数据显示,上海浦银安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在8月10日变更了注册资本金,从原来的2000万元增加到1亿元。9月25日,博时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金也从原来的5000万元增加到1亿元。融通资本于今年7月1日,注册资本金从5000万元增加至1亿元。在格上理财研究员欧阳岚看来,近期基金子公司增加注册资本金的现象,很有可能是为新规要求做出调整和准备。

ABS股权业务成转型重点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底,79家基金子公司总体规模突破11万亿元,远远超过公募基金8万亿元的整体规模。然而,这其中近七成均为通道业务,在只严不松的基金子公司监管新政下,转型成为摆在基金子公司眼前的当务之急。

“从计提风险资本的要求来看,未来基金子公司转型的方向无疑将以主动管理业务为主或从事股权投资业务,从历史经验看,多数大中型基金子公司主要是进行股权投资的公司。值得一提的是,资产证券化(ABS)也成为子公司最热衷追逐的项目,虽然收益不是很高,但未来主要是用来提高产品质量,控制公司规模。”钱景财富CEO赵荣春指出。

据悉,博时资本已经逐步从通道业务向主动管理转型,将资产证券化业务放到了重点战略业务的高度。同时,博时资本还积极推动在股权基金产品上的创新与合作,近期与IDG资本联合发行了第一期股权投资基金。

“未来,基金子公司比较明确的、竞争比较激烈的业务会是资产证券化业务和FOF,其他方面的还需要根据各家基金子公司资源和自身投资能力的不同来寻求转型,大的趋势还是以主动管理业务为主。”上述上海基金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格上理财研究员樊迪认为,根据新规的大致内容,可以发现监管层的意图一方面是鼓励基金子公司开展主动管理类、创新类业务,另一方面遏制近年来快速膨胀的通道类、非标债权类业务。新规落地后,由于受净资本、计提风险准备金等约束,通道类业务的现存规模及未来的扩张都会受到较大的影响。对于严厉监管下的创新业务,基金子公司也早已在试水,比如资产证券化、新三板、另类股权投资等,但目前基金子公司无论在人才储备、系统建设还是创新研究等方面均存在短板,这些新业务也尚未取得较大的突破。

综合上述分析人士观点,未来资产证券化业务将成为基金子公司转型的主要方向之一,根据基金业协会披露的9月底ABS业务前20强榜单,基金子公司占据六席,分别是嘉实资本、华夏资本、博时资本、长城嘉信、上海富诚海富通、万家共赢,其中嘉实资本规模最大,达到267.46亿元,较8月底的280.81亿元增加了38.7亿元。9月ABS业务规模增长明显的还有上海富诚海富通,该公司在8月底以79.86亿元的规模位列第16名,而9月以94.86亿元的规模位列第15名,在6家上榜基金子公司中则由第5跃至第3。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