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对入华私募业务兴趣渐浓
摘要 日前,首家获批可投资境内二级市场的外商独资资管公司——摩根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在自贸区成立。事实上,外资在境内如何开展私募业务前期已有政策可循,不过一些细节还有待明确,尤其是备案相关事宜还在摸索中。虽然不少外资对该项业务表现出浓厚兴趣,分析人士指出短期之内外资大规模来华开展私募业务可能性还不大。
日前,首家获批可投资境内二级市场的外商独资资管公司——摩根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在自贸区成立。事实上,外资在境内如何开展私募业务前期已有政策可循,不过一些细节还有待明确,尤其是备案相关事宜还在摸索中。虽然不少外资对该项业务表现出浓厚兴趣,分析人士指出短期之内外资大规模来华开展私募业务可能性还不大。
外资入华兴趣渐浓
相关细节待明确
根据证监会此前公示的信息,符合条件的外商独资和合资企业可以申请登记成为私募证券基金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开展包括二级市场证券交易在内的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业务。基金业协会随后发布的《私募基金登记备案相关问题解答(十)》(下称《问答十》)进一步明确了针对外资机构的注册登记要求。
不少海外对冲基金在政策明确后对入华开展表现出兴趣。一位业内人士透露,近期在对美国对冲基金的拜访中发现,一半以上的对冲基金主动问及该政策细节,表现出对中国市场的强烈兴趣。而据证券时报记者了解,在近期一些相关的交流会中,外资机构表现也愈加踊跃。
根据上述规定,外资私募也享受“国民待遇”,需要登记备案。部分外资机构表示,尽管有了《问答十》,但现实操作中很多地方还是不明白。而月初成立的摩根资产管理(上海)至今也未在中基协备案信息里出现。摩根资管中国区总裁王琼慧亦表示,还没有获得私募牌照,会密切关注私募牌照的动态并和相关部门保持良好沟通。
据了解,目前已通过基金业协会备案的外商独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仅有10家,且都是2012年上海市金融办试点QDLP(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后入华的对冲基金和资管公司,如贝莱德海外投资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惠理海外投资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等,这些公司只能在境内募资后投资于海外二级市场。
资金短期涌入概率不大
未来或成趋势
据悉,为了解决外资在境内开展私募业务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促进监管机构、协会和行业的沟通,证监会私募部与基金业协会先后在北京、上海、深圳举行多场外资机构座谈会,了解行业实际操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进一步研究明确了相关政策口径。据知情人士透露,这些会议早在7月份就开始出现,最近的一次是9月23日,协会在北京举办了外资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人登记工作座谈会。
在这次会上,证监会及基金业协会相关负责人对国际资产管理机构普遍关注的外资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业务的法人主体、境外股东及实际控制人、独立投资决策、投资顾问、境外股东合规性、从业人员资质、私募基金备案等问题进行了政策解读,通报了协会的前期准备工作,并表示欢迎符合条件的外商独资和合资私募证券基金管理机构到协会进行登记备案,也将继续对外资机构登记备案工作保持跟踪,不断完善和明确相关政策和机制。
与会机构介绍了登记备案的准备情况,对多次加强沟通、明确政策、公开透明的座谈表示欢迎和肯定。一些机构也表示正在积极准备登记工作。
不过,除了备案等问题,一些外资还存在一些其他顾虑,比如国内金融工具还不够丰富,在海外成熟的交易策略无法施展;目前募集环境不是很乐观,在中国再设立一个分支机构成本相当高等等。“外资机构总体上是持比较谨慎的态度,进来会是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上述人士同时认为,未来国外的大型对冲基金涌入中国是必然的趋势,它们的品牌号召力和专业能力必将会对国内的私募造成压力,“海外机构带来很多新的产品、新的理念的同时,也无疑会加速资管机构的优胜劣汰。未来国内市场上简单策略的产品会慢慢消亡,促使全行业开发出更加复杂的策略,同时也促使本地有能力的机构出海,加速相互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