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QDII困局:7家“等米下锅” 技术能力待升级

来源:国际金融报 2019-02-25 07:56:34

摘要
近日,五矿国际信托有限公司(下称“五矿信托”)受托境外理财业务(QDII)资格正式获得银保监会青海监管局批准。五矿信托成为2019年首家获得受托境外理财业务资格的信托公司。至此,68家信托公司中已有25家获得QDII业务资格。不过,多位受访者对《国际金融报》记者称,从目前已获得QDII资质信托公司开

  近日,五矿国际信托有限公司(下称“五矿信托”)受托境外理财业务(QDII)资格正式获得银保监会青海监管局批准。五矿信托成为2019年首家获得受托境外理财业务资格的信托公司

  至此,68家信托公司中已有25家获得QDII业务资格。

  不过,多位受访者对《国际金融报》记者称,从目前已获得QDII资质信托公司开展的相关业务上看,整体主动管理能力不强。此项业务短期内很难成为信托公司的主要转型方向。

  QDII额度稀缺

  信托QDII,即信托公司受托境外理财业务,是指境内机构或居民个人将合法所有的资金委托给信托公司设立信托,信托公司以自己的名义按照信托文件约定的方式在境外进行规定的金融产品投资和资产管理的经营活动。投资收益与风险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和信托文件约定由相关当事人承担。

  截至目前,68家信托公司中已有25家获得QDII业务资格。资深信托研究员袁吉伟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信托QDII资格属于事前进行行政审批的业务,根据监管部门的要求,需要在专业能力、内控管理等方面达到一定的要求。

  除了获批资质要求外,据《信托公司受托境外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信托公司从事QDII业务还需获得QDII投资额度。

  国家外汇管理局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月30日,共有18家信托公司获得投资额度,分别为中诚信托、上海信托、中海信托平安信托华信信托华宝信托中信信托新华信托、外贸信托、建信信托、中融信托、兴业信托、北京信托交银信托、长安信托、重庆信托、国投泰康信托民生信托

  这也意味着,获得QDII业务资格的信托公司中,还有7家在“等米下锅”,分别是五矿信托、云南信托、爱建信托、英大信托、华能信托、安信信托(行情600816,诊股)和中粮信托

  袁吉伟表示,信托公司获得QDII资质后需要外汇管理局审批额度,而由于近年我国加强资金外流管控,给予每家金融机构的QDII额度不大,而且总量也控制得较严,很多信托公司获得资质后需要排队等待额度,不确定性相对较大。

  从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投资额度审批情况看,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月30日,共有152家金融机构共计获得1032.33亿美元额度,其中,银行类机构为148.4亿美元、证券类机构为461.3亿美元、保险类机构为339.53亿美元、信托类机构为83.1亿美元。

  业务发展刚起步

  那么,已经获得资格和额度的信托公司,QDII相关业务的发展如何?QDII业务能否成为信托业转型的一个突破口?

  在2017年年报中,已获得资质和额度的华宝信托表示,“开拓国际业务,全球资产类型丰富、可运用的各类衍生工具多种多样,进而实现客户资产的全球配置。另外推出海外员工持股计划,利用公司年金账管系统和QDII的优势,积极开拓此项业务。”

  “本质上看,信托公司的QDII业务与其他金融机构QDII业务类似,不过在一些细节方面略有差别,诸如投资范围等。”袁吉伟分析,从目前已获得QDII资质信托公司开展的相关业务上看,整体主动管理能力不强。除个别信托公司发行了少量集合产品外,多数可能仅仅是作为通道而已,这与信托公司在海外市场资产配置专业人才、平台、体制等不足有一定关系。

  袁吉伟进一步指出,我国居民全球资产配置需求较高,发展QDII业务有较大市场,不过这个业务短期很难成为信托公司的主要转型方向;从其他金融机构QDII业务看,也是发展一般,没有成为很突出的业务板块,都在探索过程中,而信托公司更是处于起步阶段,还需要增强与开展好QDII相关业务相适应的技术能力。

  用益信托研究员帅国让则对《国际金融报》记者直言,QDII额度较小,目前无法成为信托业务转型的突破口。

  信托业走向何方

  在行业监管趋严的背景下,信托业整体业绩承压。于是,战略转型已成为了信托机构的行业共识。

  那么,信托要转向何方呢?

  一位信托业内资深分析人士对媒体分析,面临监管趋严、资金端紧张等现状,加上未来理财子公司的冲击,信托业已经到了必须向主动管理转型的时候,家族信托、资产证券化等业务,或是后续大力发展的方向。

  对于信托业务转型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联讯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在未来的发展中,信托一定要认清当前的形势。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业态重构、整顿等带来的阵痛在所难免,要有觉悟与准备,在现在的环境下,谨慎合规、不出意外地活下来比什么都重要。

  “发展逻辑也要转变。过去是什么业务最赚钱,就往哪跑,这不能说不对,但这样不易于培养自己的特色与长期竞争力。”李奇霖指出,信托未来是“剩者为王,强者恒强”的行业格局。

  李奇霖进一步分析,大信托对监管的脱敏度更高,也能拿出更多的资本投入来全方位地布局建设新业务。但中小信托不行,没有资本优势,如果跟着热点走,在热点冷下来,或者激烈的竞争作用下报酬收益降下来后,自身经营就会受到很大影响。而业务团队做业务有惯性,要进行转型追下一个热点也没那么容易。

  在李奇霖看来,未来中小信托要走“小而美”的路线,深耕某一块领域,选准方向,作为未来五年、十年的一个长期发展领域。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