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集团:中国制造2025蕴含哪些投资机遇
摘要 前几日,中美贸易摩擦再起波澜。5月29日白宫声明表示,美国将对500亿美元含有“重要工业技术”的中国进口商品加征25%的关税,包括与“中国制造2025”相关的技术。自美方挑起中美贸易争端以来,《中国制造2025》被不断提及,那么中国制造2025到底有何重要意义?它又将给投资人带来哪些投资方向?什么是
前几日,中美贸易摩擦再起波澜。5月29日白宫声明表示,美国将对500亿美元含有“重要工业技术”的中国进口商品加征25%的关税,包括与“中国制造2025”相关的技术。自美方挑起中美贸易争端以来,《中国制造2025》被不断提及,那么中国制造2025到底有何重要意义?它又将给投资人带来哪些投资方向?
什么是中国制造2025?
“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也是中国工业未来10年的发展纲领、顶层设计。2015年5月8日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工信部曾表示,计划大体分三步、用三个十年左右时间实现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中国制造2025”是“三步走”的第一步,将指导中国进入全球制造业的第二方阵。
围绕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中国制造2025》明确了五大工程、九项任务和十大重点领域。五大工程: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的工程、强化基础的工程、智能制造工程、绿色制造工程和高端装备创新工程。
九项任务:一是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二是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三是强化工业基础能力;四是加强质量品牌建设;五是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六是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300024,诊股)、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十大重点领域;七是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八是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九是提高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
工业制造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实现发展升级的国之重器。政府以诸多行动向市场传递出强烈信号,显示工业转型将迎来大突破、大提速。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消费品工业“三品”专项行动营造良好市场环境的若干意见》,促进消费品工业迈向中高端。2017年7月,李总理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
中国制造2025带来哪些投资机会
2018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也是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关键一年。面对国际产业竞争形势、国内经济转型的改革需求,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制造 2025》,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必然的历程。那么随着产业的优化升级,哪些领域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呢?
方向一:半导体
先普及一个概念,半导体可以分为四类产品,分别是集成电路、光电子器件、分立器件和传感器。其中规模最大的是集成电路,占半导体市场的81%,占了绝对主导地位。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导体芯片消费市场,但长期以来,中国集成电路严重依赖进口,贸易逆差持续扩大。2015年,中国进口集成电路所花掉的钱高达2307亿美金,是第一大宗的进口商品。而据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的估算,2015年中国集成电路市场占全球的三分之一,增速是全球平均的3倍,在10年之后,将进一步达到全球的45%。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CSIA)的统计资料显示,2017年中国集成电路的产品需求达到1.40兆元人民币,但国内自给率仅为38.7%。同年中国集成电路进口额超过2600亿美元,已经替代原油成为中国第一大进口商品。同时集成电路的贸易逆差在2017年再创新高,达到1932亿美元。
中国企业在全球芯片产业格局中长期处于中低端领域。目前中国能自主制造类比、分离等低端芯片,但逻辑、存储等高端芯片目前都无法自给。据数据显示,中国95%芯片依旧依赖进口。工信部电子司副司长彭红兵曾表示,中国必须降低对半导体芯片进口的依赖。
此次中美贸易争端中,中兴芯片事件也为中国敲响了警钟,中国深刻感受到在高端芯片制造领域受制于人,提升芯片自给自足程度已经迫在眉睫,国家高层已经高度重视。其实早在几年前,中国政府就已将半导体产业发展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
在政策方面,2011年12月发布的《集成电路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2014年6月发布《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紧接着2015年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政府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放在了第一的位置;并在十三五期间相关规划当中,将半导体明确列为中国重点发展产业。
在资金方面,2014 年中国成立了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来扶持芯片产业链上的相关企业,投资资金一期超过1387 亿元。2018 年1 月,消息指该基金的第二期募资也已经启动,预计规模达到2000 亿元。十三五规划期间,相关部门通过以半导体产业投资基金直接入股的方式,对国内半导体企业给予财政支持或协助并购国际大厂。在国产进口替代需求、国家政策、资金支持、以及创新应用等四大成长动力的带动下,中国半导体产业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方向二:人工智能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智能算法的不断发展以及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人工智能市场热度持续增长,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从2015年开始,人工智能产业受到资本市场的持续关注,年投资额逐年递增,2017年我国人工智能投资额达580亿元,同比增长50%,2018年增幅更加巨大,人工智能正成为新“风口”。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人工智能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达到152.1亿元,增长率达到51.2%。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逐渐成熟,科技、制造业等业界巨头布局的深入,应用场景不断扩展,预计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00亿元大关,达到238.2亿元,增长率达到56.6%。
同时,以智能机器人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是当代高端智能装备和高新技术的突出代表,对制造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是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重大科技项目启动、三年行动计划出台、人工智能标准化白皮书以及发行融资等各项配套措施密集跟进,5月份科技部官网宣布已成立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研究中心,地方层面截至5月底已有超过20个省市及地区印发相关规划文件或出台明确的扶持政策。
今年3月,李总理总理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发表2018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人工智能给中国带来的历史机遇。政府报告提出,发展壮大新动能。做大做强新兴产业集群,实施大数据发展行动,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应用,在医疗,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多领域推进“互联网+”。伴随政策支持的逐步深入,政府为推动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将有力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产业化与集成应用,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方向三:新能源汽车
一直以来,汽车产业以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对经济增长的重要贡献被列为国家的战略性竞争产业,在《中国制造2025》中“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被列为重点发展领域,提出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节能汽车、智能互联汽车是国内未来重点发展的方向。新能源汽车的崛起也寄托着我国汽车工业实现工业2025战略目标的重要期望。
在能源制约与环境污染的大环境下,“绿色出行”、“节能减排”等理念已深入人心,公众对节能、环保的需求也不断升温,也让人们的购车思维在潜移默化地发生着转变,种种因素叠加,直接的结果便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全线飘红。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新能源(600617,诊股)汽车销量由2014年的 21819 辆飙升至2017年的 767,759 辆,足足翻了35 倍有余,同比增长53.3%,远高于同期全国汽车销量增长幅度。根据中国汽车工程协会的预测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2020年将达到200万辆左右。其实自2015年起中国就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然而,新能源车目前渗透率不到3%,以国家目标2025年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20%来计算,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产值规模有望接近万亿,市场前景广阔。
此外,新能源政策利好频频,2017 年 11 月 8 日,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行(601988,诊股)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颁布了新修订的《汽车贷款管理办法》,规定从 2018 年 1 月 1 日起,传统燃油车的汽车贷款比例不变,依旧是 80%;而新能源车的最高贷款比例为 85%。
从2009年开始,政府实施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从2014年开始,政府实施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2017年12月26日,国家财政部、税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的公告》,该公告针对购置新能源车辆给予免征车辆购置税,自 2018 年1月1日起至2020年12月 31 日止。对于2017年12月31日之前已列入该《目录》的新能源汽车,对其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继续有效。
引领集团分析认为,从长远来看,国家支持新能源汽车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长期不变,同时,多重政策利好也表明新能源汽车将会成为今后的汽车发展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