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掉钱眼儿里”的年轻人 最后都混的如何
摘要 从小我们就被人教育,做人要讲诚信,要学会从失败中吸取教训,还要学本领、长见识……这些话,我们似乎听得耳朵都长茧子了,可是扪心自问,真正做到的又有几人?许多浅显易懂的道理,都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岁月流逝,那些无可辩驳的道理终究被我们选择性屏蔽,取而代之的,是充耳不闻、麻木不仁,然而,但凡你多坚持一
从小我们就被人教育,做人要讲诚信,要学会从失败中吸取教训,还要学本领、长见识……这些话,我们似乎听得耳朵都长茧子了,可是扪心自问,真正做到的又有几人?
许多浅显易懂的道理,都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岁月流逝,那些无可辩驳的道理终究被我们选择性屏蔽,取而代之的,是充耳不闻、麻木不仁,然而,但凡你多坚持一点,就会超出同龄人一大截……
01
一日三省吾身
我与企业管理打交道将近半个世纪,人生的很多感悟都与管理学思维有关,是谓三句不离本行。
做人和做事是一回事,学管理的人自然而然就会用管理的思维去做事,去做人。
人做不好,企业的事业就做不好。
所以有人会说,管理学看上去很像道德学。我记不得这是谁说的,可能是明茨伯格。
西蒙就讲过这样的话:企业的最高领导阶层,应该是一个道义集团,而不是一个利益集团。
这符合我们生活中的常识,真正好的企业、受人尊敬的企业,都有利润之上的追求。
我曾经遇到过一个台湾人,也是一个企业的老板,他说做企业跟做人是一样的,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
管理说到底就是人的管理,就是如何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修身养性最重要的方式方法,就是随时随地把自己的人生感悟记录下来,给自己看的就是日记,给别人看的就是随笔。
不断记录,不断反思,做最好的自己。
古代圣贤之人为什么厉害?就是因为他们能够做到一日三省吾身。
从事企业管理的人士也应该这样,不断反思,使自己的生命更加灿烂,使自己从事的事业更加辉煌。
02
人靠本事吃饭
有人问我,你靠什么吃饭?
自食其力,靠本事吃饭。
刚上大学的时候,暑假时,我在学校找了一个活—当小工,勤工俭学,跟几个小伙子,拉着大水泥滚筒,来回碾压,平整操场。
一天1元,干得挺欢,既挣钱,又锻炼身体。
有同学说我,不回老家看看,干那活儿干什么,这挣不了什么钱。
我不这么想,该自食其力了。我没什么本事,只能干点粗活,这叫以人力代替驴马。
再说了,我这一身肉,闲着也是一种浪费。
说句老实话,那个假期我还真的没挣到什么钱,饭量增加了,伙食改善了,买了一件好看一点的衣服,还换了一双新鞋。
人工修操场,既费袜子又费鞋。
学会一种生活方式,自食其力的生活方式,终身受益。
向内求索,不向外乞讨,一个人会变得强大起来,心智模式也会变得强大起来。
人的内在潜力是很大的,没必要在被逼无奈、无路可走的时候才想起自我开发。
不久,我又上了一个台阶,告别了卖苦力的人生,学会了讲课挣钱的本事。
我第一次讲课,没被人轰下来,讲了一天,讲得口干舌燥,挣了10元,外加1元的车贴。
我心里美滋滋的,觉得自己长本事了。
从前我特别羡慕那些能侃的同学,尤其是北京同学,张口就来,滔滔不绝。
记得有个家伙跟我说,要是手一份,嘴一份,人生的路就会越走越宽。
是呀,嘴能说,手能写,就会像鸟儿一样,自由自在,翱翔天空。
大学毕业的那个暑假,我第一次“走江湖”,与两个同学携手,去山东招远讲课,挣了300元。一小时5元,讲了60小时,上午、下午,有时晚上,平均每天讲10小时。
等到研究生毕业,我已经是学校有名的万元户了。
人家是仗剑走江湖,我是讲课走江湖,跟打擂台差不多。为了不被人轰下来,我坚持手不释卷,一周一本,都是专业的书。
我经常跟学生讲,也许我看过的书没你们多,但我看懂的书肯定比你们多。
看不懂就讲不出来,我看书从不浮皮潦草、自欺欺人。
看书是一种能力,需要勤学苦练,没有人可以轻易获得这种能力。
智力胜过体力,需要苦练的程度也应该超过体力。
吃不了这个苦,也体会不到其中的乐,根本练就不了这种能力。
说有多难,关键看导师是谁。
我有一个徒弟,问如何才能达到我的境界,我说关键是看书,从书本中吸取知识和营养。
然后他模仿我的讲课方式,把我讲的背下来,这里面有我从导师那里传承过来的思维方式。
很久后,他又问我,怎么能够讲到一天1万元?我想这家伙肯定掉钱眼儿里了。
如果一个人不把注意力集中在能力的发展上,是不会有出息的,不会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不会成为一个靠本事吃饭的人,最终只能在江湖上瞎混,成为一个十足的投机取巧的人。
这就像一个赌徒一样,开始只是觉得好玩,一不小心,蚀了本钱,越陷越深,最终成了一个十足的赌徒,白白浪费了青春年华,一点本事都没长。
我语重心长地告诫他,功到自然成,如果你值这个价,别人就会付这个钱。
开始的时候,就当练手,钱少点怕什么?你也可以花钱请人来听课,请别人陪你练。
他说,这不可以吧?意思是,这太丢人了!
丢一次人怕什么?怕的是丢一辈子人。
出钱请人来听课怕什么?怕的是一辈子出钱请人来听课,怕的是当一辈子吃瓜群众,花钱听人神侃。
现在的一些年轻人,好多话都听不进去。
我真的认为,劝人读书,劝人靠本事吃饭太难了。
03
一个名字值80个亿:诚信的价值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德国有一家很不起眼的信托公司叫巴比纳信托行,专为顾客保管贵重财物。
战争爆发后,人们纷纷把财物取走,四散逃难去了。老板也打点细软逃之夭夭,只有雇员西亚还在那里清点账目。
一颗颗炸弹在信托行附近炸响,西亚好像没有听见一样,她清理完账目,发现一个叫莱格的顾客还没有把东西取走——那是一颗价值50亿马克的红宝石。
西亚把宝石和所有托管文件放进一个小盒子里,然后带上小盒子和所有账目离开了信托行。
几天之后,战火将巴比纳信托行一带夷为平地,西亚也为逃避战乱而四处奔走。
但无论走到哪里,西亚都随身带着信托行的账目和那颗宝石。她觉得,她还是巴比纳信托行的雇员,她要在战争结束后,把账目和宝石送回信托行。
战争终于结束了,西亚带着三个孩子回到柏林,可是,巴比纳信托行的老板已经在战乱中死去,信托行已不复存在。
但西亚仍然保管着账目和宝石,因为宝石是顾客委托保管的,顾客没有把宝石取走,她就得一直为顾客保管,守住信托行的信誉。
多少年过去了,西亚一直没有找到工作,她带着三个孩子一直过着极其贫苦的生活。
其实,当初委托信托行保管宝石的莱格也在战乱中死去了,那颗价值连城的红宝石早已无人认领了,西亚完全可以悄悄地把它卖掉,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
可是她没有,她觉得那是顾客的财物,她只能保管,不能有任何非分之想。
1978年,当地政府成立战争博物馆,面向社会搜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遗物,西亚便把她保管的信托行账目和那颗红宝石拿了出来。
政府多方努力,帮助西亚找到了莱格的孙子道尔。道尔拿到那颗宝石,答应将宝石卖掉后一半的钱给西亚,西亚婉言谢绝,说只收取这些年的保管费用。
西亚的事上了报纸,人们被她的诚信所感动,有人提议她出任商会总顾问,她以年纪大为由推掉了。
后来,又有几家大型信托公司找到她,要求她出任荣誉总裁,她也谢绝了。
不久,西亚去世了。几家公司找到她的儿子克里斯,要求买断西亚的名字命名信托公司。
克里斯难以抉择,就让几家公司竞标,最后,柏拉图信托公司以80亿马克的天价获取了西亚的冠名权。
许多人不解地说,一个名字能值那么多钱吗?
柏拉图信托公司的总裁说,“西亚”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名字,它代表的是一种企业精神,一种价比宝石的诚信,花80亿马克买到这个荣誉,值!
不久,柏拉图信托公司便更名为西亚信托公司,交易量果然一路攀升。
诚信之所以能够创造价值,是因为诚信本身就是无价的。
当你把诚信当成信仰和责任,你就赢得了人们的支持和信赖,无穷无尽的财富也会因此而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