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益财富:为什么私募公募都开始布局FOF?
摘要 6月17日,证监会一则《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指引第2号——基金中基金指引(征求意见稿)》让FOF公募化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实际上,在此之前,私募FOF蓬勃发展,各大基金销售公司也推出“基金组合”一类的销售概念代替公募FOF(即基金中的基金,以基金为投资目标的基金)。FOF究竟有什么魅力,一时间让
6月17日,证监会一则《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指引第2号——基金中基金指引(征求意见稿)》让FOF公募化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实际上,在此之前,私募FOF蓬勃发展,各大基金销售公司也推出“基金组合”一类的销售概念代替公募FOF(即基金中的基金,以基金为投资目标的基金)。FOF究竟有什么魅力,一时间让私募公募争相布局?
FOF在国外:从突破门槛到场景配置
FOF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其设立的主要目的是在帮助投资者突破私募的门槛,其具体形式是公募基金发行FOF产品,投资于私募基金。但是,在经历了短暂的“监管套利”后,美国FOF逐渐发挥出其实质性优势。
通过将资金分配给专业的团队,实现大类资产配置。大类资产配置是20世纪末至今资产管理的重头戏。从外因看,由于存在经济周期和金融周期,大类资产的配置比例需要轮动;从内因看,养老规划要求风险资产随着年龄增长递减,大类资产配置比例需要轮动。也就是说,基金需要投资于各个大类资产,而每一个大类资产领域都需要专业的管理人,这是传统的基金难以达到的。FOF基金的管理人则选择专注投资于某类大类资产的基金作为子基金,实现专业化的大类资产配置。
通过做大自身规模,实现规模效益,降低运行成本。FOF本身集合了投资者多重的投资需求——如果不是投资FOF,投资者可能需要投资不同的股票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和商品基金,分散了资金。而通过FOF,从投资者层面来看只需要投资一次。这有利于扩大基金规模,也有利于FOF基金的母基金管理人与子基金管理人谈判,降低申购赎回等费用。
通过各种资产组合模型,为投资者提供不同场景下的基金配置方案。对标的基金的专业分析,为FOF管理人选择资产提供了信心,同时也使该基金以标的基金为基础、配置不同风险偏好的终端产品成为可能。最典型的就是FOF基金中的集大成者——目标日期FOF基金,其主要面向退休规划人群,特点是风险可随投资者的退休日期临近而降低。
FOF在国内的现实:基金专业化的现实需求
FOF的优点在国内依然存在。而相较国外,国内FOF基金还有特殊的意义:
市场不完全有效情况下,股票投资的专业化必然导致基金投资的专业化。在国外,证券市场是强有效市场,故基金投资主要以指数基金为主。而在国内,市场弱有效,上市公司的一些信息能使基金获利,故国内的基金多以主动管理型为主。而主动管理型基金需要基金经理对公司、行业有较清晰的认识,这正是近几年来特定投资某个行业(如白酒分级基金)、某类概念(如创业板基金)、某种事件(如打新基金)快速发展的原因。市场板块间的轮动、概念间的轮动,必然要求投资者对何时配置某类基金、何时转换某类基金有清晰的认识,在普通投资者不具备这样能力情况下,FOF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
部分基金/资管计划存在与风险收益属性不匹配的门槛,FOF基金或成降低投资门槛利器。固定收益类信托、券商资管集合的风险收益属性与其门槛明显不匹配。其风险与高收益债相当,但门槛却远远高于债券型公募基金。这个不合理的搭配,使监管套利成为可能。私募FOF起点为100万元,通过部分投资证券投资基金、部分投资固定收益类信托、券商资管产品的配置,实际上是为了把后者的门槛降低到100万以下。
注:普益财富创始于2006年6月,核心研究力量来自于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在金融研究、金融数据等服务领域拥有十年的专业经验。其旗下的一站式金融资产配置平台普益投,成立于2014年10月,安全、稳健发展,平台累计交易额目前已突破6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