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专项核查来袭:524家企业进入备审

来源:私募排排网 2016-07-05 10:37:53

摘要
新一轮IPO专项财务核查的消息让各投行闻风而动。据投行人士透露,894家排队候审IPO企业中,至少将有524家企业需要直面即将展开的专项财务核查,目前已有不少企业正在紧急准备中。新一轮IPO专项财务核查的消息让各投行闻风而动。据投行人士透露,894家排队候审IPO企业中,至少将有524家企业需要直面

新一轮IPO专项财务核查的消息让各投行闻风而动。据投行人士透露,894家排队候审IPO企业中,至少将有524家企业需要直面即将展开的专项财务核查,目前已有不少企业正在紧急准备中。

新一轮IPO专项财务核查的消息让各投行闻风而动。

据投行人士透露,894家排队候审IPO企业中,至少将有524家企业需要直面即将展开的专项财务核查,目前已有不少企业正在紧急准备中。

新一轮IPO专项核查或将来袭

“IPO专项财务核查即将展开,我们公司内部已给各个投行团队下发了通知。”西部地区某券商投行部团队负责人今日向券商中国记者透露。不过,该公司通知中并未说明是监管部门要求,但要求各个团队对在审IPO项目做好核查准备。

同样的信息在东部一家上市券商也有出现。该上市券商一位保代介绍,公司已告知在审项目企业,加紧准备好专项财务核查的准备。

“从目前透露的信息看,一场大规模的专项财务核查必然会到来,现在我们最关心的问题是这次核查是全部覆盖,还是仅限于抽查,甚或可以止步在自查。”上述保代分析说,他和团队承揽的几个项目企业目前都在积极准备核查工作。

这位保代分析,投行和企业肯定不能等到监管层正式核查通知下发才开始,那样就会太被动了,还是提前做好准备比较好,“监管层到时其实就是一声令下,核查工作组就会直接入场。”

据券商中国记者了解,上一轮IPO专项财务核查开始于2013年1月初,核查方式分三步走,先自查再复查最后抽查。具体为:

第一步:中介机构各自对各自的在审项目进行自查;

第二步:自查结束后监管部门复查;

第三步:复查完成后再交由监管部门组建的核查工作小组进场抽查。

据了解,彼时很多未事先做好准备的投行和项目企业都被整得手忙脚乱,甚至周末都不得不加班加点。当然,自查和复查阶段,尽管有不少企业主动撤回了IPO申报材料,但最终在抽查被发现问题的IPO项目依然存在。

至少524家排队企业面临考验

据投行人士介绍, IPO核查自从2013年1月开展以后,后续其实也一直有在开展,只是没有专项核查那么高调和严格,但抽查一直在进行,尤其是对一些即将上会的IPO项目。

证监会官网7月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在发审委排队的IPO项目企业一共有894家,其中已过会117家,未过会777家。未过会企业中正常待审企业733家,中止审查企业44家。

IPO专项核查来袭:524家企业进入备审

剔除因四种原因被按下暂停键的44家IPO企业,850家处于正常审核状态的企业中,在过往的排队历程中,已被抽中进行核查的有322家,尚未被核查排队企业有524家。“这些正常审核的尚未被抽查的企业肯定是此次专项核查的重点,那些已经被抽查了的企业应该不会再次被核查了。”北方一家在香港上市的中资券商保代分析称。

上述中止审查的四种情形如下:

情形一:申请文件不齐备等导致审核程序无法继续的;

情形二:发行人主体资格存疑或中介机构执业行为受限导致审核程序无法继续的;

情形三:对发行人披露的信息存在质疑需要进一步核查的;

情形四:发行人主动要求中止审查或者其他导致审核工作无法正常开展的。

如果据此分析,此次专项核查,至少将有524家在审企业必将面临专项财务核查考验。至于44家中止审核的企业,如果恢复正常审核时刚好还在核查中,那肯定也会纳入被核查系列。

值得一提的是,524家尚未被抽查的在审企业中,审核状态都属于“已经受理”。而322家已被抽查的企业中,已过会的有113家、提交发审委暂缓表决的有1家、已反馈的有109家、已审理的有17家、预先披露更新的有82家。

撑不住的企业或主动撤回材料

对于即将到来的IPO财务专项核查,来自投行人士的分析是,主要是让那些成长性差、业绩不稳定、成长空间小等类型的企业挑出来或遣返。

“IPO通道本身就是一个稀缺资源,必须只能让优质企业通过,但目前排队的894家企业中,却有不少质地不咋样的企业排在队伍前面。”一位投资人士分析称,只有将这些质地差的企业赶走或让他们主动撤走,后面的优质企业才能更快利用资本市场快速成长。

而根据上次IPO专项财务核查三步走的经验,在自查阶段和复查阶段,就会出现不少的企业主动撤回申报材料,彼时监管部门对主动撤回IPO申报材料的企业也并未追究其他责任,但后续被抽查发现问题的则一律进行了严惩。

“的确有不少企业,因为行业周期或政策变动,导致业绩波动很大,在前面排队时就撑得很辛苦,即使上会也不能保证能过,还不如撤回去。”深圳某券商分管投行副总裁称,对这类企业,监管部门一直的态度是劝退。

至于财务造假,某打新投行上海分部负责人分析,在历经绿大地、万福生科、海联讯和最近兴业证券等这类事件后,很多券商对投行加大了内控力度,有的再报送IPO材料前还专门聘请会计师对发行人进行独立核查。这位老投行人认为,至少从券商层面,造假IPO的动力已经不可能存在,因为风险明显大大高于收益。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