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亿无法兑付募资出借给被立案调查公司 两家私募被注销
摘要 虚构项目募集资产、1.6亿资金无法兑付,以私募之名募资、资金却流向已经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而被立案调查的公司,华夏恒业和德赋资产两家给投资者“挖坑”的私募被中国基金业协会注销了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相关责任人亦被协会“拉黑”。随着监管趋严,行业乱象被整肃,违法违规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将无处遁形。但投资者
虚构项目募集资产、1.6亿资金无法兑付,以私募之名募资、资金却流向已经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而被立案调查的公司,华夏恒业和德赋资产两家给投资者“挖坑”的私募被中国基金业协会注销了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相关责任人亦被协会“拉黑”。
随着监管趋严,行业乱象被整肃,违法违规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将无处遁形。但投资者也要提高防风险意识,对于产品没有备案、私自降低私募购买门槛、承诺保本保收益等存在比较明显问题的私募,需要擦亮眼睛,切勿心存侥幸。
深陷兑付危机的华夏恒业四宗罪
8只产品存在兑付问题、未兑付金额1.6亿元、涉及100余名投资者,华夏恒业最终被基金业协会注销了私募管理人登记。
先看一下北京证监局列出的四宗罪:
一、部分基金未办理备案手续。华夏恒业仅在协会备案了“首都机场配套建设专项投资计划”“八里银海专项基金”2只私募产品,但实际有8只产品,其他项目均未备案。
二、未如实向投资者披露可能导致利益冲突情况以及可能影响投资者合法权益的重大信息。例如,“北京恒业丰润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北京恒业祥瑞投资中心(有限合伙)”2只产品的募集资金经由华夏恒业账户流向华夏唐隆矿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与合同约定不符,该重大事项未向投资者披露。
三、向非合格投资者募集资金,以及承诺保本保收益。在部分产品中表述“承担连带责任担保,产品保本金保收益”。
四、基金账户管理混乱。如有些项目的募集账户和退款账户不一致。
华夏恒业到底是一家什么公司呢?
根据基金业协会备案信息显示,该公司员工有8人,注册资本3亿元,实缴资本1亿元,显示为“未按要求进行产品更新或重大事项更新累计2次及以上”的异常机构。
事实上,在2014年华夏恒业旗下产品便爆出了兑付问题。彼时有投资者购买了华夏恒业管理的五期项目,均承诺保本保息、固定收益,一年期年化收益率为11%,;两年期年化收益率为12%,但期满后陆续出现了兑付问题,后期还被投资者爆出募资产品中所称的首都机场t3航站楼公务机坪南侧地块受让、王府井丹耀大厦广告形象宣传、郑州商业中心收购项目等经过实地考察均不存在。
2015年3月和2016年4月,北京证监局两次对华夏恒业展开现场检查工作,发现公司缺乏从事私募基金管理的基本专业能力,合规意识淡薄,风控能力较差,运作不规范。
2015年5月,证监会对华夏恒业采取了行政监管措施。然而,截止目前,公司并未完成整改。
此外,华夏恒业还存在3条最高人民法院失信信息(已执行)。被执行的情形均是“其他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
除了对公司做出处罚,协会还对其3名高管采取纪律处分。
按照协会公告,取消公司总经理魏敬武的基金从业资格,并加入黑名单,期限为1年。实际控制人袁毛玲、法定代表人楚东生也被加入黑名单,期限为1年。之所以没有取消基金从业资格,是因为这两位高管并没有基金从业资格……
以私募之名募资的德赋资产
以私募之名募资,行的却不一定是投资之实,说的就是德赋资产。
基金业协会备案信息显示,德赋资产成立于2015年12月,注册资本3000万,实缴1000万,备案产品只有1只。
德赋资产也有产品没有按规定在协会办理备案手续,向非合格投资者募集资金。但它最大的问题在于这两只没备案产品的资金流向。
按照深圳证监局的通报,德赋资产在2017年初,发行了“同盈置业股权收购基金”和“PPp投资基金”,分别募集了866万元、3540万元。两只产品未在协会办理备案手续。
此外,“同盈置业股权收购基金”中有19名投资者投资金额低于100万元。
这些资金都去哪里了呢?
出借给了“同盈公司”。其中“同盈置业股权收购基金”借出了443万元募集资金,“ppp投资基金”借出全部募集资金,合计共3983万元。
“同盈公司”是做什么的?深圳证监局核查,为深圳同盈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该公司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已经被立案调查。德赋资产在明知深圳同盈涉嫌刑事犯罪的情况下仍以私募基金的名义募集资金并向深圳同盈出借募集资金,极有可能是为了填补深圳同盈的资金缺口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同时,德赋资产还不配合深圳证监局提供有关资料,对公司募集情况、投资情况含糊其辞,回避监管。
德赋资产两名高管同样被协会拉黑。法定代表人肖潇、合规风控负责人朱慧珉的基金从业资格被取消,并将二人加入黑名单,期限为3年。
从过往违规私募的案例来看,虽然个人投资者或受到投资经验的局限无法识别出违规私募的陷阱,但是对于违规降低募资门槛、公开宣传、承诺保本保收益等问题比较明显的私募,需要提高警惕。此外,可充分利用中国证券基金业协会官网信息,查看私募备案情况,降低自己的投资风险。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中国基金报。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