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之王”永柏资本 66亿兑付危机疑团重重

来源:虎嗅网 2019-05-13 10:25:25

摘要
明星投资机构永柏资本正被卷入一场数额惊人的兑付危机当中。这家曾在地产科技领域投出优客工场、纳什空间、Workingdom、空间家的“共享经济之王”,眼下正在这场风暴眼中。关于PE抄底北上广深的话题,我们刚刚才在第13届投中年会上提问,普通投资者如何参与到存量资产交易盛宴当中。没想到逾期、兑付危机就先

  明星投资机构永柏资本正被卷入一场数额惊人的兑付危机当中。这家曾在地产科技领域投出优客工场、纳什空间、Workingdom、空间家的“共享经济之王”,眼下正在这场风暴眼中。

  关于PE抄底北上广深的话题,我们刚刚才在第13届投中年会上提问,普通投资者如何参与到存量资产交易盛宴当中。没想到逾期、兑付危机就先一步发生在眼前。

  这不禁让人唏嘘,也提醒地产投资机构反思:围绕在永柏资本身上的风暴,如何才能不刮到自己头上?

  一、最新进展:上海、宁波经侦接警但未立案

  明星投资机构永柏资本正陷入一场前所未有的兑付危机。

  这家曾经捕获优客工场、药明康德(行情603259,诊股)、蓝天火箭的独角兽投手,这家高光时刻有号称“索罗斯第二门徒”创始人撑场的共享经济之王,正在备受质疑。

  4月30日,《国际金融报》一则报道指出永柏资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永柏资本)从去年8月至今,未兑付旗下产品金额接近66亿元。其中,包括地产私募股权基金31亿元,票据约12亿元,美元债权2.7亿元,其他股权类产品约20亿元。仅卷入其中的地产私募股权基金投资者就超过1000人。

  5月3日,永柏资本在其官网发布声明称,媒体报道内容有所偏颇,有关金额、内容、人员信息及引述话题与事实有诸多不符,并称其一直合法经营。

  然而,永柏资本的这则声明并未打消投资者的质疑,投资者的维权行动还在继续。

  关于事件的最新进展,PropTech研习社了解到:针对理财产品销售方上海红歆财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红歆财富)的投诉,上海长宁区经侦支队反馈给报案人一份回执单;针对永柏资本的投诉,中国证券管理委员会上海监管局于5月7日反馈给报案人一份受理告知书。

  那么,事件中心的两个主体——永柏资本和红歆财富,一个是基金发行方,一个是基金销售发,他们作何回应?

  PropTech研习社拨打了永柏资本官网显示的联系电话,结果显示为空号。而红歆财富方面,则暂未发出任何官方声明。目前,红歆财富官网、官微网页均无法打开。PropTech研习社试图拨打红歆财富客服热线了解情况,但无人接听。

  但近期,红歆财富总裁丁志秀出现在一个投资者组成的微信群里,提出了将债券打折回购的解决方案。

  红歆财富总裁丁志秀对投资者表示,“急着想拿回钱并且可以接受一定折扣的美金、票据的客户,可以提,我想办法帮大家安排。如果无法接受折扣的,从北京去上海比较远,意义也不大。”

  群里有客户问道,不接受打折怎么办?丁志秀则回复称,只能等。还称“前面几组客户谈的情况是6折,7月15日前付款。但没人同意。等的话则需要两三年。”

  永柏方面,PropTech研习社联系到了一位前任永柏资本副总裁了解情况,对方回复称,“目前已离职,不作回忆和妄测。”

  这位离职高管试图帮PropTech研习社目前永柏在职人员, “他们说暂时不接受采访,在准备材料说明。”而永柏资本此前的公关人员也表示已于数月前离职,目前没有更多公开联系方式能够接触永柏资本。

  事件发生后,永柏资本方面马上发出一份律师函急于撇清和红歆财富关系,那么他们到底什么关系,在这次兑付危机中真的清清白白吗?

  PropTech研习社穿透红歆财富股权结构后发现,永柏(上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和上海攀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分别对红歆财富持股20%和30%,两者背后的实际受益人均为Penta Investment Asia Limited。

  PropTech研习社查阅公开资料发现,永柏资本是由香港国际股权投资基金PGA(Penta Global Advisers)中国区团队管理的综合性金融投资集团。PGA是Penta集团的股权投资基金,而Penta是由量子基金亚太区前董事总经理John Zwaanstra组建,此人正是索罗斯的第二大得意门生。

  投资者提供的《永柏资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介绍》展业资料中,对Penta、PGA、永柏资本、红歆财富(红银)的关系介绍如下:

  理清了永柏资本和红歆财富的关系,接下来,PropTech研习社带大家来重新梳理这起巨额私募股权基金兑付危机的故事主线。

  二、风暴中的3只地产私募股权基金

  自永柏资本巨额兑付危机从今年五一发酵后,多名投资者向PropTech研习社发起爆料。这些爆料称,自2018年8月以来,此前通过红歆财富购买的,包括3支地产类私募股权基金在内的“理财产品”,陆续出现到期后无法赎回的情况。

  “从2018年8月到期的产品开始,红银(注:红银为红歆财富品牌名)财富发出延期兑付的通知,从起初的1个月,3个月到6个月,约定日期到了仍未兑付。”一位投资者称。

  投资者提到的3只涉及逾期的地产私募股权基金,分别为:永柏睿信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浙永睿丰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浙永睿信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这三款基金前后共发行10期产品,主要投资于地产领域。

  经查询,上述三支基金共10期产品,均通过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登记备案,目前状态都显示正常运营中。

  正常运营的基金,怎么会发生31亿元数额如此巨大的兑付问题呢?

  PropTech研习社从投资者手中获得的一份展业资料中发现,上述三支问题基金的底层资产出了问题。

  拿涉事的浙永睿丰私募股权投资基金3期举例,这期基金募集总额4亿元,期限4年,主要投资于商业地产开发企业的股权;一级市场企业股权或其他拟挂牌新三板企业的股权。基金类型属于契约型、开放型,100万起投。

  这期基金底层对应的资产是6个地产拟投项目,除上海亚都商务楼上面,其余拟投项目均处于在建项目。预期收益计划里,上海亚都项目预期年租金收益为5461万元;上海梦中心写字楼项目预期租金年收益为1.1亿元。

  用来偿还投资者收益的地产项目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简单来说,永柏在操作的地产项目用的是低买高卖的运营逻辑,靠改造运营提升租金赚钱收益,这也与永柏高管普遍都是地产投资背景一致。

  问题乍看起来比较简单,永柏方面说本该卖的楼没有顺利卖出去,该收的钱没有按时到账,所以就发生了眼下持续半年时间的兑付危机。

  早在在2018年10-12月期间,上述10只地产私募股权基金的管理人永柏联投和浙永投资,就分别向投资者下发了产品延期通知及进展通知等文件。

  PropTech研习社拿到的多份资料显示,永柏旗下发行的多只地产类私募股权基金资金投向都用在了上海亚都商务楼这个旧改项目上面。在约定收益分配时间到来时,投资者们没有按时收到投资回报。

  上海亚都这栋商办楼具体发生了什么问题?

  延期公告资料提到:浙永系基金产品所募集基金主要投资于永柏置业,从而持有永柏置业相应股权,其中永柏置业委托上海轩思实业持有铭源房地产100%股权,从而100%持有亚都商务楼改造项目物业;目前,国投华信受让铭源房地产100%股权。

  简单来说,只要国投华信这家公司顺利买了上海亚都这栋商务楼,顺利交款,投资者的收益来源就有保证了。

  但是永柏方面在延期公告里告诉投资者,项目卖是卖了,但是却一直没有收到钱。

  在当时的延期文件里,约定会在6个月之内完全交易,届时将为投资者分配本金和收益。截止到目前(5月13日),距离延期公告发布时间早就过了6个月,这笔交易依旧没有完成。

  项目虽然没卖掉,但是投资者在购买产品是被告知是刚兑,且基金安排了担保人“国投华信科技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国投华信将承担投资人在兑付期间的收益。

  跟投资者约定了刚兑,但现在逾期了,于是这10只规模在31亿的地产私募股权基金产品成为这次兑付风暴的中心。

  如此硬性的刚兑,怎么会发生在一个退出周期长达四五年的私募股权投资项目当中呢?

  既然是门槛为100万起投的私募股权项目,怎么会有10万、20万份额进行单笔投资的不合格投资人参与进来呢?

  这就要从投资者的购买经历和基金销售流程说起了。

  三、卷入风波的“影子”和“消失”的红歆财富

  一位化名为影子的宁波投资者向PropTech研习社讲述了他在红歆财富的投资上百万,目前到期无法赎回的经历。

  在影子身后,有一群像他一样损失百万级以上的投资者,以及一群被他们拉进来的熟人朋友们。

  2016年,影子的一位朋友进入红歆财富工作,出于对朋友工作的支持和信任,影子将自己的20余万交给朋友,购买红银财富旗下的票据产品。

  “当时,买的是20万起的票据产品,三四个月期限的,还是蛮小心地买。而且每个月还会按时收到利息。”

  2017年6月,影子的这朋友找到他,称其在红银财富发展得不错,马上要做团队长了,团队也要招人,希望影子能够加入。

  在朋友的怂恿下,影子放弃了进出口物流行业的工作,成为了红歆财富的一名销售,“当时,她说金融行业走上升趋势,加上我之前工作太辛苦,就心动了。”

  “进去后,足足学习了两三个月。还让我考基金从业资格证,说有基金从业资格证的人才能卖私募产品,我也努力考过了。当时,觉得公司很正规,很高大上”,影子说。

  2017年11月,同事向影子推荐公司销售的一支地产类基金——浙永睿丰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称现在买进,到2018年8月就到期,仅需9个月就可以享受本应12个月到期9.5%的利息。影子对此深信不疑,随即将父亲数万元钱款和其他投资者拼单凑成100万购买了这支基金。

  “当时,公司还有高管来宁波宣讲称,产品所投的项目有上海市中心的地产项目和重庆的地产项目,还说从拿到项目就开始赚钱了,保证一年有30%的收益,给客户9.5%的利息绰绰有余的,我也觉得很妥。”

  在2018年3月1日、4日及21日,影子又分别追加了3笔20万的钱款,拼单购买永柏资本旗下的另一支地产基金——浙永睿信私募股权基金。同年4月24日,影子又推荐家人将100万元钱款用于购买永柏睿信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就这样,影子和家人总共买了三支股权投资基金,均为地产类项目基金。2018年6月,影子从红歆财富离职。但从2018年8月开始,三支基金产品先后出现了到期无法赎回的状况。

  影子销售和投资者的双重身份,让她十分熟悉上述3支地产类私募股权基金。

  “我在红歆财富宁波分公司做销售的时候,当时我的部门领导强烈推荐拼单销售股权基金产品,还要催我们让客户拼单,甚至客户只有2万的资金也是可以参与拼单的,也从没有验资或任何其他方法去约束客户是否符合合格投资者。从上到下都是这么教的。”

  通过拼单绕过监管门槛,一波不合格投资者被圈进这场本不该发生的兑付危机当中来。

  “截至目前,已发现全国各地上千名受害者,宁波就有上百人。”PropTech研习社获取的一份投资者提交给宁波信访部的《请愿书》中这么写道。

  投资者们联名的《请愿书》中写道,“目前,红银(即红歆)各地营业部大量关门,关闭所有对外宣传网站,丢弃客户备份合同,且拒绝提供证据证明产品合作关系。”

  在索要投资收益无门后,投资者们注册了名为“红歆永柏还钱”的微信公众号,不定期更新、同步购买过红歆财富理财产品后投资者收到的信息。

  而对于“人去楼空”这个描述,永柏方面此前发给一家媒体律师函否认,称办公室被查,员工在家办公。但PropTech研习社发现,永柏和红歆位于上海、香港的办公室并没有封条,上海、宁波两地警方也没有任何一方正式立案侦查。

  四、疑团重重:短钱长投、违规拼单、违规刚兑?

  针对此次永柏资本和红歆财富兑付危机事件,PropTech研习社从中发现几个点:长期投资的私募股权基金为何可以提前约定固定收益?明明没有风险承受能力的客户,为什么可以通过“拼单”方式完成投资?

  影子提供给PropTech研习社一份签订于2018年4月24日的《永柏睿信私募股权投资基金1期基金合同》,基金合同显示,该私募基金基金管理人为:上海永柏联投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运作方式为半开放式。

  该基金合同中和投资者约定了基金的份额分类和收益比较基准:本基金根据封闭周期及开放频率的不同,分为A、B、C、D、E五类基金份额,各类基金份额的收益比较基准分别为6.5%/年、7.5%/年、9.5%/年、10.5%/年。

  该基金的募集说明书对此也有详述:

  该私募基金约定了不同份额类别的年化收益分配基准。从PropTech研习社获得的其他几支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指南来看,也存在类似的情况。

  疑团1:名为私募股权基金,却提前约定固定收益

  尽管在上述基金合同和募集说明书中,有“不保证基金财产中的认购资金本金不受损失”不保证一定盈利及最低收益“等风险揭示说明,但曾为红歆财富的前销售员工的影子告诉PropTech研习社,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基金发行方、销售人员、投资者都将其看作”固定收益产品。

  “公司让我们销售和客户介绍的时候,说的就是固定收益产品”,无论曾为红歆财富销售的影子自己,还是她介绍来购买产品的家人、朋友,都是在红歆财富公司高层一再强调产品约定为固定收益的情况下,才决定购买的。

  这一点,从PropTech获得的内部资料—PGA永柏资本—红银2017年8月的热销产品列表中也可以得到印证,表格中将永柏睿信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标注为“固定收益”产品:

  “这张表格是公司高层做出来给客户看的”,影子告诉PropTech研习社,不光是表格中的永柏睿信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其他几支目前无法兑付的私募股权基金,包括浙永睿丰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浙永睿信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都在销售过程中和投资者约定固定收益。

  “都以为是短期产品,甚至到后期投资者才知道是几年期的项目”。

  此外,在投资者提供的浙永投资曾下发的“逾期通知”中,也明显提及了按照“收益比较基准”,承诺收益分配等表述。

  这种做法合规吗?

  国浩律师(天津)事务所合伙人刘乃进告诉PropTech研习社,“私募股权基金在对外投资中形成的权益应归全体投资人享有,产生的亏损也应由全体投资人共担。投资者在开放期申购的,申购价格应以基金净值为基础核算确定;投资者在开放期赎回的,赎回价格也应按基金净值为基础核算确定,投资者收益或亏损情况是浮动的,主要由基金实际经营情况决定。例如,基金投资运作后实际收益率是8%,赎回时给到投资者的收益应该以8%为基础计算;如果实际收益率达到15%,则不应只按8%为基础计算。”

  也就是说,实际收益和预期收益很可能出现不一致的情况,也就不应该出现私募股权基金事先和投资者预定固定收益,赎回期按约定的收益率赎回的情况。

  刘乃进指出,2018年4月生效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要求每只资产管理产品的资金应单独管理、单独建账、单独核算,不得开展或者参与具有滚动发行、集合运作、分离定价特征的资金池业务。

  此前,2016年7月生效的证监会《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运作管理暂行规定》也规定,证券期货经营机构不得开展或参与具有“资金池”性质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

  其中“在整个运作过程中未有合理估值的约定,且未按照资产管理合同约定向投资者进行充分适当的信息披露”、“在开放申购、赎回或滚动发行时未按照规定进行合理估值,脱离对应标的资产的实际收益率进行分离定价”、“仅以后期投资者的投资资金向前期投资者兑付投资本金和收益”、“资产管理计划所投资产发生不能按时收回投资本金和收益情形的,资产管理计划通过开放参与、退出或滚动发行的方式由后期投资者承担此类风险”等行为,均在被禁止之列。

  他认为,在上述事件中提前约定“业绩比较基准”,不必然能够推导出“资金池”操作的存在,但若实际操作中收益不与基金经营情况挂钩、按事先约定的固定收益进行赎回的话,存在违规操作的概率较大,但具体还须根据产品运营、实际收益和赎回情况等进行确认。

  既然监管2016年7月就已出台规定,那么永柏旗下跟投资者约定固收的行为算是顶风作案吗?

  经PropTech 研习社查询,上述提及的三支地产私募挂圈基金共发行了10期产品,均通过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登记备案,目前状态都显示正常运营中。从基金备案的成立时间来看,全部都在2016年7月生效的证监会《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运作管理暂行规定》之后。

  不仅在政策法规严令禁止下明知故犯,永柏还引入担保机构,强化了刚兑。

  2018年10月,永柏联投下发了名为《关于永柏睿信私募股权投资基金1期担保人履行担保责任的通知》的文件,文中指出,“国投华信科技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作为担保人,在管理人未能如期向投资者兑付相应本金及收益时,将履行应承担的担保义务”,“担保人承诺兑付流程预计在三个月内完成”,“担保人进一步承诺,投资人在兑付期间的收益将一并承担”。

  但在兑付危机爆发后,文件中提及的担保人——国投华信科技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从未有任何兑付流程方面的动作,也没有相关人员站出来向投资者解释情况。

  而这所谓的担保人——国投华信科技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投华信”),却与国钲投资共享同一个股东,即:100%控股国钲投资的中俏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下称“中俏国贸”),股权穿透后,对国投华信持股70%。

  国钲投资又是谁? 国钲投资为浙永投资的全资母公司。浙永投资就是这次逾期兑付那31亿总额中,其中5只基金的管理人。

  疑团2:通过拼单、代持完成基金产品销售?

  投资者影子于2017年11月购买浙永睿丰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投资金额为10万元;于2018年3月购买浙永睿信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先后分别追加三次投资,每次金额为20万元。

  但由于这几次都不符合基金条款中规定的“人民币100万元起”的起投额,和相应的合格投资者资格。影子的上述几次投资也都是通过与其他投资者拼单达到起头额、并由红歆财富宁波分公司销售人员代持的方式,进行投资。

  “拼单这种销售方式在红歆财富很普遍”,影子告诉PropTech研习社,上述三只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均存在投资者拼单购买产品的情况,且拼单销售股权基金产品的方式是公司层面认可的。

  影子指出,甚至红歆财富宁波分公司的沈姓负责人名下都直接代持了很多通过拼单进行的投资,“她亲口说的,光去年11月到期的,她名下代持的拼单金额就有4000多万。”

  以下为投资者提供的部分代持协议截图,其中代持金额分别为6万元、15万元、10万元,协议所指基金均为:浙永睿信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投资者提供的代持协议部分范本如下:

  该代持协议指出,甲乙双方达成本协议以明确:甲方代表乙方并为其利益持有代持财产,乙方为代持财产的受益人和所有人。且甲乙双方协商以甲方个人名义作为某产品的显名持有人。

  影子所描述的情况,可以总结为:将大量小额投资者归到某一个投资者名下,凑成一个看似合格的大单,由持有大单者名义代持,通过这种拼单、代持财产的方式完成私募基金产品的销售。

  对此,律师刘乃进指出,证监会要求私募基金募集过程中,“不得向合格投资者之外的单位和个人募集资金”,合格投资者最低起投金额不低于100万元,“投资者应当确保投资资金来源合法,不得非法汇集他人资金投资私募基金”。

  关于拼单行为,需要进一步甄别基金管理方和销售方是否知道该拼单行为的存在。若是投资人自发进行的私下的拼单行为,募集方对此不知情,且合理履行了风险揭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等义务,一般不宜认定募集方有责任。

  相反,若该拼单代持行为是在募集方知道投资者不符合合格投资者的情况下,直接推荐拼单投资,则很可能被监管部门认定为违规募集。

  此外,私募基金对合格投资者的人数也有规定。《证券投资基金法》第八十七条规定:非公开募集基金应当向合格投资者募集,合格投资者累计不得超过二百人。

  单就这起事件来看,刘乃进告诉PropTech研习社,做合规判断时,还须确认单只基金募集时最终投资者的人数是否累计超过二百人,以及穿透核查后每个投资者是否为合格投资者。

  疑团3:短钱长投,期限错配?

  此外,根据基金合同等材料以及前销售人员、投资者的表述,永柏睿信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浙永睿丰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浙永睿信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这三只主要计划投资于境内高端地产项目的私募股权基金还存在另一个风险运作方式,即——期限错配。

  虽然基金存续期在4年到10年不等,投资于地产项目或未上市企业股权等,但在材料中约定了每年开放一次赎回,或根据基金份额不同,分别每满3—36个月不等的时间可赎回。

  一位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从业者指出,若私募股权基金产品存续期为10年,“有投资者只把钱放进去3个月,3个月的投资怎么可能从项目中获得实际收益,赎回的不就是其他长期投资者的钱吗?”

  对于期限错配的运作方式,2018年4月发布的“资管新规”其实已经做出了严格规定。为确保平稳过渡,《意见》充分考虑存量资管产品期限、市场规模及其所投资资产的期限和规模,兼顾增量资管产品的合理发行,提出按照“新老划断”原则设置过渡期。过渡期设置为“自《意见》发布之日起至2020年底”。

  尾声

  截至目前,关于这个事件会否立案,因案件涉及上海、宁波两地管辖问题,还未有最终答复。

  5月10日,PropTech研习社拨通上海市长宁区经侦支队的电话。一名工作人员称,该案应该是由上海黄浦区主管,此前有投资者来长宁报过案,说去过黄埔区警方报案,黄埔区不受理,“他们一定要来长宁报案,我们只能收下材料,再交给黄埔区警方。”

  随后,PropTech研习社又拨通了上海市黄浦区经侦支队的电话,一名工作人员称,可以帮助查询案件进展,当问及红歆财富销售的产品逾期案件的进程,该名工作人员称,“我们在处理其他的案子”,并告知另外一个电话号码询问。然而,拨打该号码后发现无人接听。

  至于宁波警方,维权投资者告诉PropTech研习社,宁波投资者已向当地公安局经侦部报案,但“宁波警方在等上海方面的态度,再决定是否立案。”

  对于此事,PropTech研习社将持续关注。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