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多年前在保险公司办公场所内成立的中共基层机构(上)
摘要 □程太和翻开2000年12月版《南通市志》,有这样的记载:1927年秋,中共南通县委在南通城成立,陆景槐任书记,驻地在南通城模范马路华安人寿保险公司楼上。这是笔者发现的唯一的在保险公司办公场所内成立的中共基层机构。华安公司创始人吕岳泉与南通实业家张謇的交往华安人寿保险公司的全称是:中国华安合群保寿险
□程太和
翻开2000年12月版《南通市志》,有这样的记载:1927年秋,中共南通县委在南通城成立,陆景槐任书记,驻地在南通城模范马路华安人寿保险公司楼上。这是笔者发现的唯一的在保险公司办公场所内成立的中共基层机构。
华安公司创始人吕岳泉与南通实业家张謇的交往
华安人寿保险公司的全称是:中国华安合群保寿险股份有限公司。1912年6月在上海成立。是中国保险界早期较有影响的一家民营人寿保险公司。其创始人吕岳泉系上海浦东川沙(今属上海浦东新区)人。吕岳泉的父亲是一船工。吕岳泉读了两年私塾后便因付不起束脩(学费)而不能继续入学。吕岳泉12岁时被带到上海一个英国人家里做侍应生。这家主人就是当时英商永年人寿保险公司的业务经理穆勒(一说是加拿大人马石)。吕岳泉聪明伶俐,很快学会了不少生活英语,并在主人洽谈业务时,留心观察,积累了不少保险方面的知识。一次偶然的机会,吕岳泉借着穆勒招聘助手的机会,凭借自己不懈的努力和出色的推销技能,成功地进入永年人寿保险公司,当了一名业务推广员。后来永年人寿公司业务扩展到南京,他又当上了南京分公司的经理。吕岳泉到南京不久,正好赶上清廷在南京举办提倡国货的南洋劝业会。他利用此机会结交了张謇、朱葆三等一批商界巨头。
张謇,字季直,号啬庵,生于江苏通州海门长乐镇(今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市长乐镇)。清末状元,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1868年,张謇开始进入科举考场。旧俗:家庭三代无人入学为生员者为“冷籍”,子弟应试应找人“开籍”(就是找有参加科举考试之籍贯的人家认“本家”,或者继承其为后裔)。为顺利应试,经人介绍,张謇冒充邻县如皋人张驹之孙去如皋应试。经院试,取为第26名附学生员(秀才)。为冒籍应试事,张驹等人向张謇父大肆敲诈勒索,后经通州知州孙云锦等人鼎力相助,1873年,才得“改籍归宗”。1874年,应孙云锦(时调任江宁发审局)邀,张謇至江宁(今南京)任发审局书记,开始旅幕生涯。在江宁,张謇结束了许多名士,扩大了知识面。是年冬,张謇返里省亲完婚。1875年,张謇回到江宁。期间结识驻军浦口的淮军统领吴长庆。翌年夏,入吴长庆幕,治机要文书。1880年冬,随庆军去登州,驻防于渤海湾。1882年初夏,朝鲜爆发“壬午兵变”。六月,应朝鲜国王请求,清廷派吴长庆率军赴朝,张謇随军协助“理画前敌军事”,参与庆军历次重大决策。1884年,吴长庆病逝,张謇回到故乡。次年春夏之交,应顺天乡试,中第2名举人。1887年,孙云锦调任开封知府,张謇再次应邀入幕。同年十一月中旬回家度岁。后,致力于教书与著述。曾先后应聘主持赣榆选青书院、太仓娄江书院、崇明瀛洲书院并参与编纂赣榆、东台两县县志。1894年,清廷因慈禧60寿辰举行恩科会试(清代,科举会试于农历丑、辰、末、戌年举行。遇有皇室的喜庆大事,譬如:皇帝、太后的生日,生了太子等,常举行乡试、会试,以示庆祝。这是正科以外的恩科),张謇应试。2月,礼部会试,取中第六十名贡试;3月,礼部复试,中一等第十名。四月二十四日殿试,中一甲一名——状元。随后被授予翰林院修撰官职。1894年6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北洋海军惨败。9月,翰林院35人联名上书劾李鸿章;张謇单独上书,痛斥李鸿章,统兵五十营,用财数千万,历时二十年,“一旦有事,但能漫为大言,胁制朝野,曾无一端立于可战之地,以善可和之局”。他请求清廷“另简重臣,以战求和”。甲午战败之后,张謇便有“以实业与教育迭相为用之思”。1895年,当两江总督张之洞要求张謇在通州兴办纱厂时,他慨然应允。大生纱厂筹办之初,正值上海纱市疲软,加上通州偏安一隅,风气闭塞,社会资金向工业资金的转化阻滞重重。张謇为筹集办厂资金忍辱蒙饥,历尽艰辛,到1899年,大生纱厂终于建成投产。纱厂投产后,盈利颇丰。1902年,张謇又领回官机2.04万锭,使资本和设备增加1倍。1904年,张謇又在崇明外沙(今南通市所属的启东市)创建大生分厂(后称“二厂”),3年后投产。大生纱厂投产的第二年,张謇开始在通海筹建垦牧公司,通过筑堤修渠,围垦沿海荒滩,种植棉花,使之成为纱厂的原料基地。1901年,通海垦牧公司正式成立,公司附设的农学堂也同时成立。1903年张謇于通州吕四(今属启东市)创办同仁泰盐业公司。以后,在上世纪初的十多年里,又陆续创办了大达内河轮船公司、天生港和上海大达轮步公司等一系列交通运输企业,以解决大生企业运输之需。与此同时,张謇还创办了资生铁厂、广生油厂、复新面粉厂、阜生蚕桑染织公司、翰墨林印书局等20多个企业。为实现“以实业与教育迭相为用”的初心,在发展实业初见成效的同时,努力兴办各类新式学校,并首先致力于师范教育。1902年,创办中国第一所民办师范——通州师范学校。稍后,兴办通州女子师范学校和一批中、小学校。1905年,办博物苑于通州城南,这也是中国人自办最早的一所博物馆。同年,设商船学校于吴淞;1912年,在南通(民国后,江苏通州改称江苏省南通县)创办图书馆和医学专门学校;次年,设纺织专门学校于南通唐家闸;1914年,建河海工程专门学校于南京。在兴办实业、教育的同时,张謇也时刻关心着政治。1900年,义和团事件发生及八国联军侵犯中国时,张謇参与了刘坤一、张之洞的“东南互保”活动。次年,撰写了著名的《变法平议》,全面阐述了自己的政治主张。但是,这些主张没有被清廷所采纳。失望之余,他转而专心致志于经营通海地区,想把通州建成他心目中的“新新世界之雏形”和“地方自治”的示范区。1903年以后,张謇积极投入立宪运动,希望通过政治体制的改良,为振兴教育与实业铺平道路。1906年11月,张謇与郑孝胥、汤寿潜等人在上海发起成立预备立宪公会。“公会”在筹设各省咨议局和发动国会请愿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10年,清廷在南京举办南洋劝业会,张謇任“南洋劝业会研究会”总干事,组织近800人的专家团队对我国22个行省(一些边远省份未能参加)及14个国家和地区的展品进行鉴定和评选,在440类近百万件展品中评出奖项5269个。也就是在南洋劝业会期间,时任永年人寿保险公司南京分公司经理的吕岳泉与张謇相识。吕岳泉积极协助张謇所主持的“南洋劝业会研究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