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大佬崔军“另类炒作”资本路径
摘要 原标题:私募大佬 崔军(专栏) “另类炒作”资本路径长江商报消息增持与高调宣传虚实结合“凑人气”,逼宫大股东炒热股价后减持套现本报记者沈佑荣在资本市场上,宝银系掌门人崔军可谓另类。“私募产品追求的是财务投资,是尽可能快、尽可能多的赚钱。”华中一阳光私募基金经理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在私募领域,基金经理
长江商报消息增持与高调宣传虚实结合“凑人气”,逼宫大股东炒热股价后减持套现
本报记者 沈佑荣
在资本市场上,宝银系掌门人崔军可谓另类。
“私募产品追求的是财务投资,是尽可能快、尽可能多的赚钱。”华中一阳光私募基金经理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在私募领域,基金经理大多言行谨慎、颇为低调,但崔军偏偏相反。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尽管将基金产品取名为最具巴菲特潜力,多个场合高调宣传其惊人业绩,但崔军在业界的名气并不大。上周,长江商报记者询问了多名基金经理、投行人士等,均称未曾听说过崔军此人。
那么,崔军为何要别出心裁地表现出高调做派?
长江商报记者调查发现,作为私募大佬,崔军有其独特的炒股路径。一般情况下,崔军通过在二级市场上增持、举牌一家上市公司后,就会大造声势,吸引市场、中小投资者关注,然后提出改造董事会、调整上市公司发展方向等议案,联合股东向大股东逼宫,通过实的增持与虚的舆论相结合,炒热上市公司,最后在适当时机减持获利出局。
“大肆宣扬的结果,是吸引投资者关注,购买他的产品。”1月27日,华中一资深投资者对长江商报记者表示,曾听过崔军讲课,尽管专业知识讲得一般,但一些股民还是会购买他的产品。
针对市场质疑其“另类炒作”进而拉升股价,1月30日,崔军回应长江商报记者表示,经咨询律师,不便答复。
业内名气与高调做派相反
相较于私募大佬王亚伟、正在接受调查的泽熙系 徐翔 ,崔军的名气并非来源于其不菲的业绩,而是吸人眼球的大肆宣扬及高调做派。
公开信息显示,证券从业超过22年的崔军身兼上海宝银创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兆赢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宝银投资咨询有限公司三家公司董事长,曾获得过1998年全国博经闻荐股比赛冠军、2001年万联杯实盘股票比赛冠军,此外还获得2010年度最具潜力私募精英冠军、2011年度最佳私募新星、2012年股票多空仓策略对冲基金冠军、2014年私募基金冠军等。
崔军自我介绍称,有丰富的大资金管理投资运作经验,深谙大资金操作手法和技巧,坚守价值投资 ,坚持安全边际原则,永远坚持0.4元买1元的原则,投资理念是70%巴菲特的价值投资、20%拉瑞威廉姆斯、10%威廉·欧内尔的投资理念。
公开资料还显示,2014年,其旗下“最具巴菲特潜力对冲基金1期”以303.6%收益夺得私募冠军,并被《500倍基金网》 评为最具巴菲特潜力基金经理。去年,崔军系基金逆势斩获608%收益,位列全部股票策略对冲基金收益第一名,前十名独占两位。
“2006年,成功投资了云南铜业、江西铜业、驰宏锌锗等涨幅达10倍至25倍的超级牛股。”华中一资深投资者称,崔军曾在多个场合介绍其骄人业绩。
不过,长江商报记者调查发现,崔军在业内的名气与其宣扬的恰恰相反。
华中一私募基金经理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基金经理的名气不在于宣扬,而在于实实在在的业绩,比如王亚伟、徐翔、叶飞等在行业内具有潜在的影响力。去年崛起的黑马基金“象舆行-思源1期”,在非结构化的股票策略型私募中,以全年收益率423.06%夺魁,执掌该只基金的人被挖出叫陈文,备受业内关注。“什么荐股比赛冠军、实盘比赛冠军,这些都不足为信。”这名基金经理说。
据了解,第三方机构私募排排网会定期公布私募基金的收益、净值排名。
长江商报记者登录该网站查询,在净值及收益率前50名中,并不见崔军执掌的基金身影。
“确实也有几次取得了不菲的业绩,但并非宣传的那么牛。”有基金经理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对崔军的作风有所耳闻,但并不了解此人。
上周,长江商报记者先后向华夏基金、国泰君安投行部等人士打听崔军之事,得到的答复是不知道崔军此人。
不过,崔军经常登上媒体头条,属于媒体人眼中的私募大佬,一有关于崔军的举牌上市公司行为,就会很快见诸媒体。
通过与崔军的简单接触,长江商报记者的印象是很热情、有个性,梦想远大。崔军表示,旗下公司是复制巴菲特思想的合伙制企业。
为博眼球惯于高调行事
在10多年的基金生涯中,崔军行事一向高调,而业内人士表示,其吸引注意力的动机更大。崔军旗下公司官网显示,2007年4月,崔军参与了私募对决公募,成功推动银丰基金封转开。当时基金银丰6折交易,是合同最特殊的封闭式基金之一。合同中约定,基金成立一年后,如果持有人大会通过,并获得相关部门同意后,基金银丰可提前封转开。崔军嗅到其间的套利空间,大量买进,积极推动封转开。当年,该基金4次分红,总计每份分红1.7元,覆盖了投资成本,消除了折价,由最初的6折涨到95折,净值也屡被抬高,崔军单方获利超200%备受关注。
长江商报记者梳理公开报道发现,2008年,崔军围攻上市公司赛马实业一度在资本市场上引起轰动,成为国内私募要求进入上市公司管理层的首例。崔军以董事角度向赛马实业提出四项要求,涉及到高分红方案、在山西建设水泥生产线等,其中有两条涉及组建投资部,由崔军执掌5000万元进行证券投资。
崔军的高调远不止这些,最有名的可能是向多家银行提建议举动。
2011年7月,招行发布配股公告,崔军跳出来反对这一配股方案,认为价格打压股价伤害股东利益,建议将融资方案改为向股神巴菲特增发H股,以稍高于市价给予巴菲特3—5年的优选认股权,惠利所有股东。
2014年,崔军还撰文指出,交通银行市价仅3.77元,只有净资产5.92元的0.63折,被严重低估,为提振股价,建议发行1000亿元优先股。
除了交通银行外,他还建议光大、浦发等15家银行采取这种优先股方案,一半资金回购股票并予以注销,一半资金补充资本金,股价涨高后强制优先股转成普通股,上市银行由此进行这种无风险回购股票套利。崔军还专门给这些银行掌门人写信,推行他的关于发行优先股建议。
当年四季度,国内10多家银行发行了优先股。至于是否是崔军的建议发挥了作用,尚无从证实。
此外,崔军还发表公开信建议兴业银行中小股东在临时股东会上一起否决《用50亿在上海陆家嘴中心区购置营业办公大楼的议案》,并希望中小股东一起提出用这50亿回购公司股票的方案。
多名投资者称,崔军的这些另类之举在当时备受争议,甚至引起轩然大波。他们向长江商报记者称,崔军的建议,大多没有被采纳。
在武汉商业领域,崔军也曾掀起过一场风波。
2013年10月,崔军发布公开信称已经与第二大股东等重要股东达到共识,改选武汉中百集团董事会,联合股东持股比超过中百集团的控股股东武商联。而在此前,崔军已经向中百集团全体股东发了一封公开信,提出五项议案。1月29日,一名熟悉崔军阻击中百集团的武汉商业人士告诉长江商报记者,崔军联合股东改选董事会的意图并未实现。
倡议多实施少 股价拉升后迅速减持
资本市场中另类的私募崔军,有其独特的炒股“炒作”路径,并从中获取丰厚收益。
长江商报记者调查发现,崔军在二级市场上投资炒股有一个惯常手法,那就是选取一家流通盘不大、股权较为分散、大股东持股比不高的上市公司,先在二级市场上低价购买这家公司股票,然后针对性提出一些公司发展建议,通过发布公开信、向上市公司掌门人发函、提出诸多改选董事会的议案等方式。在进行这些操作时,崔军均站在中小投资者立场上,所提议案似乎均以中小投资者利益代言为切入点,往往能吸引中小投资者关注,进而逼宫大股东。大股东要么增持,要么对公司的规划、管理作出一些改变。如此一来,股价就会拉升。风波过后,崔军则开始减持套现,获利了结。
“仔细研究发现,确实是这样的做派。”华中一阳光私募基金经理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崔军的做法,一方面能引起中小投资者关注,甚至是附和崔军采取进一步行动,逼宫上市公司大股东让利,从而实现私募基金的财务投资效率。
在长期研究上市公司资产并购的张强看来,崔军高调的目的无非是投机,这符合私募基金追求利润最大化逻辑。
“什么伯克希尔控股公司,都是瞎掰。”张强说,伯克希尔是股价昂贵的股神旗下公司,但那是50多年积累的结果 ,不是说说就能成的。况且,崔军说得多,真正实施的少。至于其从上市公司抽血组建投资公司、基金公司炒股的倡议,更是不靠谱。
但在山西证券一人士看来,如果崔军真的控股了新华百货,推动资产重组,获得的收益将远超财务投资。从这方面看,也不能完全排除崔军全都是务实的可能性。
1月27日,长江商报记者向上海宝银创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发去采访函,专门提及崔军针对一些上市公司的倡议多为虚言,比如设立伯克希尔控股有限公司,几年前就曾提过,从未付诸实施。崔军回应称,目前正处在新华百货的股权纠纷中,律师担心涉嫌违反信披,不便答复。他还称,对于记者提及的包括新华百货股权争斗案的问题,将于近几日在公司官网上公告。但截至发稿时止,仍未在其官网上看到类似公告。
崔军“另类”炒作路径
1.减持获利出局
2.二级市场上增持、举牌
3.大造声势,吸引市场、中小投资者关注
4.提出改造董事会、调整公司发展方向等议案
5.逼宫大股东对公司规划、管理作出改变,炒热股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