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资管”决战上半场:券商处于下风
摘要 “大资管”决战上半场:券商处于下风新基金法的实施使券商、私募等机构均有了从事公募业的资格,公募、券商及阳光私募三类资产管理机构正式开始在同一个平台上展开激战。而从今年上半年的业绩来看,三类机构不同的操作风格,使其在产品收益上有了些许差异。上半年,这三类中的大多数机构都交了不错的成绩单,从相对收益来看
“大资管”决战上半场:券商处于下风
新基金法的实施使券商、私募等机构均有了从事公募业的资格,公募、券商及阳光私募三类资产管理机构正式开始在同一个平台上展开激战。而从今年上半年的业绩来看,三类机构不同的操作风格,使其在产品收益上有了些许差异。
上半年,这三类中的大多数机构都交了不错的成绩单,从相对收益来看,私募、公募和券商资管的平均收益率都为正,以明显的优势跑赢上证指数;从绝对收益来看,超过七成的阳光私募基金和近七成的公募基金、券商资管产品的收益率都为正。
而无论从平均产品收益率还是单只产品最高收益率来看,阳光私募都取得了完胜公募和券商资管的业绩。不过,良莠不齐的投资团队、部分私募风控意识的缺乏甚至是一些管理问题,都给私募基金的势头带来了一些阴影。今年上半年,私募基金的业绩分化最大,特别是在一些阶段表现尤为明显。私募排排网统计数据显示,仅在6月17日至24日股市大幅下挫的一周内,就有5只证券类私募产品提前清盘。
私募、公募完胜券商资管
今年上半年,上证指数呈现出了明显的“先扬后抑”的态势,6月末市场的急剧下跌吞噬了前5个月的微弱涨幅。截至6月末,上半年上证指数累计下跌12.78%。不过,前五个月的结构性机会也让一些机构赚得盆满钵满,上述三类机构的平均收益率均为正。
天相投顾数据显示,530多只偏股类公募基金上半年的平均收益率为5.21%,同花顺统计的券商资管的平均收益率为1.52%,而海通证券统计的阳光私募平均收益为6.09%。三类机构今年上半年均以一定优势跑赢了大盘。
而这三类机构中业绩较为突出的产品,多数收益是在今年上半年中小盘成长股上获取的,尤其是创业板股票。
其中,阳光私募冠军的收益最为惊人,2012年5月成立的创世翔1期基金获得了93.51%的业绩,不仅高出阳光私募第二名43个百分点,较公募基金业绩冠军上投摩根新兴动力41.55%的收益率高出52个百分点。与之相比,券商资管冠军的业绩显得更不突出,除去带有杠杆的分级产品之外,排名最高的中山证券金砖1号收益率仅为22.9%。
从高收益产品的数量来看,券商资管也明显弱于其他两类机构。Wind资讯数据显示,公募基金中,有10只产品收益率超过30%,46只超过20%,90只产品业绩超过15%,占基金总数的约10%。阳光私募产品中,也有302只收益超过10%,19只产品收益超过30%。
而券商资管产品超出15%的仅有11只,仅占总数的2%左右。其中,偏股型产品中,只有中山金砖1号、平安优质成长中小盘和中银中国红稳定价值的收益超过20%。
券商资管准备不足?
券商资管业绩的落后与其起步较晚,投入尚不足有明显关系。据《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了解,尽管券商资管的规模在过去一两年内飞速发展,总规模已超过公募基金,但是占比95%以上的都是通道业务,有业绩可查的大集合产品发展规模依旧缓慢。
Wind资讯数据显示,84家券商发行的,包括限定性和非限定性在内的1360只券商集合理财计划总规模仅为1888亿元,尚不足华夏基金一家公募基金的管理规模。
机构平均管理规模不足,限制了券商资管业务的投入产出比,即使是资管规模较多的券商,其收入在券商的总营业收入中的占比也相对较低,这进而也影响了券商在战略上的倾斜。
据记者了解,除了一些整体薪酬较高的大型券商之外,券商资管行业的平均收入、投研人员数量等均不及同等规模的公募和私募基金。
不过,尽管最高收益明显逊色于公募和私募,但追求绝对收益的特点也使得券商的业绩波动没有那么剧烈。其中一些公司也已经找出了自己的一些特点。
较为明显的迹象是,上海及周边的券商在资管业务上的投入明显较高,国泰君安、东方证券、华泰证券和海通证券管理的资产规模均较为靠前,其中国泰君安的资管规模达到260亿元。与之相比,北京只有中信证券,深圳只有招商证券的大集合理财产品管理规模位于第一梯队。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3只收益靠前的券商资管产品都不属于一线券商管理的产品,中山证券和平安证券的总资产管理规模均不足5亿元;而中银国际证券管理规模约为50亿元,大约位于行业30名的位置,在固定收益业务方面较有优势。
私募6月再现清盘潮
尽管阳光私募冠军的业绩足以“秒杀”公募和资管,但是,由于数量众多,也有不少阳光私募收益不佳,甚至被迫清盘。
经过了数年的发展之后,阳光私募行业也诞生了不少资产管理规模较为稳定的机构,不少机构的规模已经超过了开展公募业务的门槛。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每年的业绩冠军往往都是“黑马”。今年的创世翔也是这样,其创立时间刚刚超过1年,其管理的基金规模也并不大。分析人士指出,这种盘子小、操作灵活的优势,也是以前年度如新价值 罗伟广 、世通 常士杉(专栏) 等私募基金成功的关键。
不过,以往年度阳光私募冠军的业绩稳定度并不高,罗伟广、常士杉都有业绩垫底的阶段。
而除了有幸压倒“黑马”产品的投资者之外,并非所有的阳光私募持有人都享受到了较高的收益。数据显示,非结构化产品中,上半年业绩最差的塔晶狮王2号的亏损就超过30%,高于同期最差公募基金的亏损26.76%。一些结构化产品的亏损情况更加不容乐观。
一些私募甚至没能扛过6月份的惨烈下跌。私募排排网统计显示,“华润信托-稳益5号”、“长安信托-铮峰二期”、“兴业信托-金海财富成长”、“长安信托-盈融达1号”和“长安信托-斯达克公牛1期”等5只私募基金在6月17日当周清盘。
这与一些私募的投资管理风格有关。由于成立门槛较低,阳光私募的数量不断增加,有一些私募仅仅是依靠一两个核心投资人员就可开门营业,这样的机构往往较为随意,缺乏规范的投资流程和风控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