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杂谈:善的力量
摘要 □黄明明多行善事,可以涤荡心灵。对于那些日行一善的人来说,我们唯有敬佩之情。《慈溪县志》曾经记载善人陈绍在慈溪县城之东建了一座楼。当下雨下雪的日子中,陈绍早晚都会登上此楼,看一看县城中谁家没有升起炊烟,就将食物分给他们。故此,此楼命名“望烟”。不过这种高频率的善行对大部分人而言,都是难以做到。大多数
□黄明明
多行善事,可以涤荡心灵。
对于那些日行一善的人来说,我们唯有敬佩之情。《慈溪县志》曾经记载善人陈绍在慈溪县城之东建了一座楼。当下雨下雪的日子中,陈绍早晚都会登上此楼,看一看县城中谁家没有升起炊烟,就将食物分给他们。故此,此楼命名“望烟”。不过这种高频率的善行对大部分人而言,都是难以做到。大多数的普通人,在工作生活之余,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能够保持一颗善心,在别人需要的时候,及时伸出援助之手,便善莫大焉。
多行善事,可以让蒙昧之人顿生悔悟改造之心。《聊斋志异》中有一则“刘姓”的故事便是讲述这样的一个回头之人。
在乡里有一刘某惯于横行乡里,行事霸道,乡人咸畏恶之。刘有数亩田,与苗某的田地连垄。苗某非常勤劳,在田边种植若干桃树。当桃树结果之时,苗某的儿子前往采摘桃子,刘某愤怒不已,赶走了苗某的儿子,并大声宣称桃树是自己所栽种。苗某知道刘某为人,本想息事宁人,刘某却并不买账,声称要告上衙门。后来,在街坊邻居的调停下,苗某将桃树拱手让给了刘某,刘某得了便宜,却仍然十分不忿,骂骂咧咧无休无止。
不久,刘某却遭遇了奇怪的事。他被拘到一个奇怪的地方,审判者欲以铛鼎之刑将其处死,罪名正是横行霸道,占人田地所种植之物。但是在查到刘某曾经做过一件大善事之后,便免去刘某死刑,驱逐归家。
原来在崇祯十三年,田地荒芜,饿殍遍野,很多人为了饱腹流离失所。刘某在街头看到一对夫妇悲伤的痛哭。上前问缘故,这对夫妻不能饱腹,将要饿死,无奈之下,要将妻子卖与他人,以求少许的钱粮让丈夫逃荒。这是天灾之下,底层人们的凄凉和无奈。刘某见了,恻隐之心顿发,将身上的钱全部拿了出来赠与这对夫妇,让他们一起去逃荒。这对夫妻泣拜而去。刘某回忆起这件事来,联想到自己平时所作所为,十分羞愧,前行顿改。
这则故事虽然是有些荒诞不羁,在故事情节上演绎敷衍的居多,但是其描画的人性是真实存在的,劝人向善、多行善事的旨意是明显可见的。可以说,从故事性到文采,这则小故事在整本的《聊斋志异》中算不得上乘,然则通篇读下来,也令人感动。这就是善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