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辣么美,信托军团介入并不容易

来源:第一财经网站 2015-12-16 08:02:12

摘要
“我现在有个PPP项目在实际推进的过程中,非常的困难。”刘阳(化名)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作为一家央企背景的信托公司员工,他这样描述他所在信托公司介入PPP项目的“难产”状态。事实上,这也代表了信托公司推进PPP项目过程中的普遍状态。“43号文”自2014年10月正式落地,在剥离地方融资平台的融

“我现在有个PPP项目在实际推进的过程中,非常的困难。”刘阳(化名)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作为一家央企背景的信托公司员工,他这样描述他所在信托公司介入PPP项目的“难产”状态。

事实上,这也代表了信托公司推进PPP项目过程中的普遍状

态。“43号文”自2014年10月正式落地,在剥离地方融资平台的融资职能之外,确定了PPP的发展方向。一年多以来,关于PPP的讨论甚嚣尘上,但是现实层面,信托作为社会资本参与PPP的项目落地却屈指可数。

从“准PPP ”要爬行到“真正的PPP”

谈及PPP,要追溯到去年10月2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地方债务管理的指导意见》,也就是业内人士所称的43号文指出,要推广使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鼓励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等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事业投资和运营。

这种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公私合作模式正是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在该模式下,鼓励私营企业、民营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它是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种项目融资模式。

在地方融资平台融资职能被剥离后,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被给予厚望。一般政府类项目建设的投资收益主要有三种情况:经营较好、收益率极高;经营具有一定收益,但低于社会资本所要求的收益水平; 具有公益性,很难产生现金流和收益。

“第一种是政府不愿意出让,第二种社会资本不愿意投资,第三种没人愿意干,这几种情况是PPP都做不了的。”刘阳表示。正是基于这样一个基础,信托公司从政府拿到的项目都是“准PPP”项目。

“目前做的很多项目表面上是PPP,但实际上还是融资。”刘阳直言,这便是“准PPP”项目,真正的PPP还没有做起来。

经过近一年的模式探索,信托公司也从政府拿到了项目。今年下半年以来,信托试水PPP的几单落地项目屡见于报端:比如,今年7月6日,中信信托“中信·唐山世园会PPP项目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成立,实现了信托参与PPP项目“零的突破”;9月下旬,中建投信托、中国十九冶集团及昆明市人民政府共同合作的昆明滇池西岸生态湿地PPP项目启动实施。

尽管这些项目有了信托公司的身影,但仔细分析其交易结构大致为:由信托公司为项目发行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向社会募集资金用于项目建设。同时,由信托公司与政府共同出资成立特殊项目公司(SPV),该项目公司接管整个项目建设和经营权,将建设完成后获得的股权收益回报,用作信托计划投资人的收益。

实质上,这是通过信托贷款为PPP项目提供给流动性支持,或通过股权回购形式为其他社会资本融资参与PPP项目。

就信托而言,“真正的PPP”是信托公司作为私人部门直接投资PPP项目运营,成为项目公司的股东。在此基础上,PPP强调“全过程”合作伙伴关系,根据建设需要,政府与信托公司作为合作伙伴,双方通过一揽子合约合理分工,共同负责在项目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建设、融资、运营、管理及退出。

在刘阳看来,由现在的“准PPP”过渡到“真正的PPP”需要有一个过程。眼下这种能够产生未来稳定的现金流,有一定信用保障为基础的融资性项目,过渡到真正直接投资PPP项目运营,现在金融机构参与还不成熟。

PPP 缘何呼声高、落地少?

从市场情况看,信托公司参与PPP的热情很高,但真正落地的很少。

在今年央行多次降准降息的周期中,市场流动性充裕,再加上经济下行,信用风险上升,资本市场波动较大,银行、信托、保险等资金对政府类相对安全资产趋之若鹜。对于PPP项目而言,既有有政府信用担保,风险又较低,为何金融机构介入PPP低于预期呢?

对此,北京一位信托公司业务负责人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PPP项目资金规模大、期限长、资金成本低、风险较低的特点,客观上需要时间长、低成本的资金。从资金角度看,信托做PPP项目不如银行、券商具有优势,信托主要通过发行产品来募集资金投入于项目建设,投资者对产品收益率有较高的要求,信托参与PPP的成本期望也较高。

中建投信托研究创新部研究员王俊也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信托公司做PPP项目存在期限、资金收益不匹配的问题,发行10-20年长期限、低成本的信托计划与投资者对3-5年期限、高收益的市场需求存在矛盾,很多信托公司无法大规模参与PPP项目。

一位基金子公司负责人也对本报记者表示,由于PPP项目资金成本太低,银行、信托等金融机构缺乏足够的动力介入。

“目前从地方财政局公布PPP计划看,信托公司介入难度非常大。”王俊表示,尤其是标准化的PPP信托介入非常难,未来信托公司通过非标准PPP项目,或者与地方PPP基金合作,将募集资金作为劣后资金进入,解决期限匹配的问题,但是纯粹的股权投资和参与主动管理有难度。

“PPP落地少原因真不在信托公司,可能最大一个原因是政府对PPP的态度。我们去谈一个项目,谈了半年,和政府的人将清楚到底什么是PPP,各方诉求怎么满足,层层上批,周期非常长。如果真要做成一单PPP,至少要半年以上,而常规业务的周期是两三个月。”多次与地方政府打交道,为了PPP 项目落地奔走的刘阳这样表示。

此外,法律环境也成为PPP落地中国本土的绊脚石。上海国际信托总经理助理张文桥则表示,PPP项目周期特别长,金额特别大,收益不确定性的问题是世界上所有PPP项目遇到的普遍问题,国际上一般都是通过法律合同风险分担的机制来进行解决。但是中国PPP法律环境不完善,而且政府理念正在从一个公共产品提供者向购买者转变,政府换届可能会影响社会资本跟原来政府签订的一系列协议的执行。因此,PPP项目潜在的风险较大,对金融机构来说投资门槛高。

制度灵活 信托参与PPP前景可期

尽管信托公司对PPP项目保持望而却步的态度,但也在寻找着突破的机遇。上述信托业务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内部已经有主管高层专门主导推动PPP项目落地。尽管目前不是主动出击寻找PPP业务,但有相应的项目适合PPP就将往这个方向发展。

“信托公司做PPP的优势在于,制度比较灵活,产品设计和融资架构设计比其他金融机构更加灵活,可以做分级结构化的设计,既可以做夹层和劣后,又可以做股+债权融资。”王俊表示。

“通过类结构化安排,在PPP项目中,信托公司能给政府省很多钱。”刘阳也表示,信托公司参与到PPP过程中,只投入资本金部分,然后引入社会其他的贷款类似于结构化融资。

作为对PPP项目的长期推动者,刘阳对PPP项目的未来充满信心:“最好的、最天然的做PPP的就是信托。”首先,PPP需要投资,信托作为金融机构可以投资。银行本身只能放贷款。再说,信托本身具有的独立性、风险隔离等制度优势,比券商、基金子公司具有绝对优势。一言以蔽之,PPP本身如果选金融机构合作的话就是信托是最好的。

王俊表示,将来信托公司如果可以在资本市场发行次级债和金融债来实现负债,通过发行融资产品可尝试参与PPP项目标准化的投资,从而获得合理的利差,否者信托公司无法大规模介入PPP项目。

作者:张菲菲来源一财网)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