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保险交易所三年成绩单:“保险交易”的序曲在这里奏响

来源:上海证券报 2019-06-13 07:24:16

摘要
在“2016陆家嘴(行情600663,诊股)论坛”上揭牌成立的上海保险交易所,今年6月12日迎来它的三周岁生日。在这三年里,“保险交易”的序曲,在上海保险交易所这方试验田里奏响。国际再保险平台、国际航运保险平台、中国城乡居民住宅地震巨灾保险运营平台、保险资产登记交易平台、保险招投标平台、区块链底层技

  在“2016陆家嘴(行情600663,诊股)论坛”上揭牌成立的上海保险交易所,今年6月12日迎来它的三周岁生日。在这三年里,“保险交易”的序曲,在上海保险交易所这方试验田里奏响。

  国际再保险平台、国际航运保险平台、中国城乡居民住宅地震巨灾保险运营平台、保险资产登记交易平台、保险招投标平台、区块链底层技术平台、共保交易结算平台等相继上线,全国首个健康保险交易中心呼之欲出……这样的成绩单可谓亮眼,但这绝非是检验三年来上海保险交易所实现从无到有突破的唯一标尺。

  作为我国唯一的国家级保险要素交易市场、上海各类要素市场的新成员之一,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迈入关键阶段,上海保险交易所又将如何谱写崭新乐章?在“2019陆家嘴论坛”召开之际,围绕热点话题,上海保险交易所董事长曾于瑾接受上海证券报独家专访。

  保险要素市场发展“加速度”

  金融要素市场承载着金融创新与改革的作用。多年来,国内保险要素市场在平台建设方面虽有设想,但直至在上海自贸区建设进程中才取得实质性进展。2016年6月12日,上海保险交易所揭牌,标志着保险要素市场在上海正式建立形成。这既是推进保险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也是保险业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普惠金融发展的一大创新。

  保险交易所是新生事物,建设什么样的交易所以及如何建设交易所,将会是一个较长期持续探索的过程。上海保险交易所成立三年以来迈出的每一个步伐,都注入了对时代、对行业、对自身的反复审视和思考。

  成立后的上海保险交易所,抢抓保险业发展新机遇,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通过搭建国际再保险、国际航运保险、保险资产登记交易等业务平台,发挥了上海保险市场辐射全国、衔接国际的中枢作用。目前,几大支柱平台建设已取得积极成效,配套功能服务覆盖范围持续拓宽,多个试点探索领域达到预期。

  建立一个区域性乃至国际性的再保险中心,是上海成为一个连结国内外保险资源枢纽城市的核心关键。三年来,上海保险交易所积极推进再保险平台建设,做好中国再保险登记系统运营管理。据曾于瑾透露,截至目前,已注册登记境内外再保险接受人648家和再保险经纪人229家。在其上线的国际再保险交易系统上,截至目前,已实现风险交易额达94亿元。

  同样作为国务院批复上海保险交易所设立的“3+1”平台之一,国际航运保险平台主要包含航运产品注册管理与航运保单登记两大功能。据了解,截至目前,国际航运保险平台已累计注册注册机构51家,注册产品达6456个,登记国际航运保险保单约25万份,风险交易额达6万亿元。

  据了解,上海保险交易所也在积极推动在大健康产业链的布局,助力服务大健康国家战略。上海市“健康服务业50条”明确要求,依托上海保险交易所,设立上海健康保险交易中心,依法合理利用商业保险、医疗卫生服务等领域数据资源,建设健康保险发展的枢纽型、功能性平台。目前,上海保险交易所已与上海市卫健委签署合作协议,全力推进核保核赔、定制产品创新等相关工作,核保核赔业务已进入数据测试阶段。

  曾于瑾告诉记者,在此基础上,上海保险交易所正积极将这一模式推广运用到宁波、重庆、广州等地区,服务于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此外,上海保险交易所已逐步建立一套横跨医疗行业和保险行业的数据标准和技术标准,助力医疗健康大数据在保险行业的规范应用。

  助推更多配套政策落地

  曾于瑾强调,对于上海保险交易所而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关键点,在于牢牢把握服务实体经济和人民生活的根本导向,坚持行业金融基础设施和综合服务平台的定位,着力发挥服务市场、服务监管两个功能作用,助力推动我国保险业高质量发展,把上海保险交易所的建设成果转化为人民群众对高质量保险需求的获得感。

  搭建保险要素平台,只是上海保险交易所的起点。曾于瑾说,下一步上海保险交易所将不断完善平台功能、业务规则和优化功能属性,稳步制定实施各分项策略,助推有关配套政策的落地,不断改善保险营商环境。

  “具体来看,将在综合服务平台、集中交易、公开市场、交易监测、数字化应用等多个方面进行突破。”曾于瑾举例说,比如,数字化应用方面,上海保险交易所正在研究以下举措:打造技术先进、自主可控的“保交链”,探索高价值区块链运用场景,并针对保险生命周期的关键领域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推动行业创新升级等。

  保险交易是整个保险产业链和价值链的枢纽,也是保险业与其他行业链接的通道。作为综合性保险交易平台,上海保险交易所场内集中交易的产品,可包括保险、再保险、保险资管等基础性产品,交易账户、登记、清结算、反欺诈等功能性产品,以及巨灾债券、股权交易等创新性、衍生性产品。不是所有产品都能够进入上海保险交易所场内进行交易,只有那些关乎国计民生、公共属性较强、具有普惠特点的产品,才能纳入场内交易,最终走出一条明白交易、放心交易、简便交易的路子。

  在诠释上海保险交易所的功能定位时,曾于瑾说:“上海保险交易所以建设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的场内交易市场为目标,着力发挥服务市场、服务监管两个功能作用。”

  一是在服务市场方面,搭建场内交易体系,提高交易效率。依托已经建设的交易账户、登记托管、清结算等一体化金融服务设施,上海保险交易所可以为保险、再保险、保险资管等保险风险及相关产品交易提供场所、设施和服务,降低行业经营和交易成本,促进风险在更大范围、更多层次、更广空间进行分散和转移,推动形成场内市场和场外市场相互补充的多层次保险市场体系。

  二是在服务监管方面,加强一线交易监测,支持非现场监管。依托信息披露、风险监测、自律管理等公开市场功能,上海保险交易所通过建立健全及时反映风险波动的信息系统,构建产品交易规则体系,可以实现动态监测全行业交易情况,规范交易秩序,助力监管对场内集中交易的保险产品实施全程、实时和穿透监管,支持监管治理市场乱象、防范化解风险。

  曾于瑾表示,未来,上海保险交易所将进一步落实好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大任务”,又稳又好地推进保险交易所建设,积极引领行业交易生态体系的重塑与变革,成为我国金融业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的重要阵地,为更好地服务行业、服务监管而砥砺前行。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