罚单646张罚金近3.07亿!一文讲透银行业上半年雷区
摘要 相较于去年上半年的12张千万级罚单以及最高4.62亿元的罚款,今年上半年“看似温和”,这说明银行业的违规“大案”已经相对减少。但是,除了传统的信贷业务之外,银保监系统对票据业务的监管加强了,罚没金额已经占总额的十分之一。可见,热火朝天的票据业务套利时代面临终结。大额罚单同比明显回落上半年商业银行共收
相较于去年上半年的12张千万级罚单以及最高4.62亿元的罚款,今年上半年“看似温和”,这说明银行业的违规“大案”已经相对减少。
但是,除了传统的信贷业务之外,银保监系统对票据业务的监管加强了,罚没金额已经占总额的十分之一。可见,热火朝天的票据业务套利时代面临终结。
大额罚单同比明显回落
上半年商业银行共收到的646张罚单中,从1-6月份,分别为113张、100张、129张、110张、141张和53张罚单,再加上信托和AMC等非银机构收到的30张罚单,总计为676张罚单,低于去年同期的894张罚单。
从金额上看,今年上半年银行业共计被罚3.07亿元,1-6月分别被罚4874万元、5199万元、6472万元、5030万元、6269万元和2840万元,远低于2018年上半年罚金13亿元。
究其原因,去年上半年罚没金额超过千万元的罚单共计12张,合计金额高达9.48亿元,其中某家股份制银行因为违规向空壳企业授信等原因两次收到千万元以上“天价罚单”,甚至最高的一次被重罚了4.62亿元。
但进入2019年,针对商业银行没有一单超过1000万元的罚单,最高额单张罚单是针对某直辖市城商行的660万元罚单,这张罚单指出该银行存在12项违规,包括未按业务实质准确计量风险、计提资本与拨备,未严格落实同业业务专营改革要求,违规开展土地储备融资业务,同业授信资金回流购买本行理财等。其余罚单的单张处罚金额均在500万元以下。
票据、信贷违规“雷点”密集
从商业银行被罚的原因来看,今年出现的重灾区除了信贷违规之外,还出现了票据违规,两者分别占被罚金额比重的58%和10%。除此之外,违规流入股市楼市也占比超过6%。
票据贴现业务的本质是企业短期融资,但经常被银行用来调节信贷规模和资本占用等监管指标。
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利用“卖断+买入返售+到期买断”“假买断、假卖断”附加回购承诺等交易模式,假卖断真出表,或帮助他行在月底代持,调节信贷规模;有的利用第三方机构,将票据资产转为资管计划,以投资替代贴现,随意调节会计报表并减少资本计提。
很多银行对外宣称票据相关数据的上升是因为支持民营小微企业力度加强,但除了在监管指标上“瞒天过海”之外,不得不注意的是票据作为监管套利工具的滥用。签发无真实贸易背景的银行承兑汇票是一方面,还有些银行承兑汇票的保证金来源审核管理不到位、票据贴现资金把控不严导致回流到出票人、利用利率倒挂办理贴现进行资金套利的情形,这也是监管重罚的对象。目前部分银行已经开启票据自查。
票据监管在今年下半年依旧会趋严。
根据银保监会《2019年银行机构“巩固治乱象成果促进合规建设”工作要点》,其中有一条授信管理的工作要点就涉及票据监管:票据业务贸易背景尽职调查不到位,保证金来源不实;利用票据业务调节存贷款规模及资本占用等监管指标;以利率倒挂等形式办理贴现业务,开展资金套利。
近期,在银保监会的重典治乱之下,今年上半年同比去年同期,违规现象较有明显改善,罚单数量与罚没金额也有大幅降低。尽管行业乱象得到一定改善,投资者仍需提高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和甄别手段,我们建议您使用“财查到APP”,实时查询公司、产品、高管等关联信息,做好风险预警是确保您的投资安全的第一步。
文章及图片来源:网络,如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