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借公募通道科创板打新 监管层作了两手防备
摘要 近期,“科创板第一股”华兴源创(行情688001,诊股)中签结果公布,网下最终发行数量为2698.67万股,占扣除战略配售数量后发行数量的70.18%。而作为网下配售A类投资者的公募基金就占比高达75.87%。公募基金在科创板网下打新中成为了绝对的主力。对于“一票难求”的科创板新股,看好科创板打新收
近期,“科创板第一股”华兴源创(688001,诊股)中签结果公布,网下最终发行数量为2698.67万股,占扣除战略配售数量后发行数量的70.18%。而作为网下配售A类投资者的公募基金就占比高达75.87%。公募基金在科创板网下打新中成为了绝对的主力。
对于“一票难求”的科创板新股,看好科创板打新收益的私募基金也在积极想办法,不少私募机构积极寻求各种渠道,增加打新科创板公司的机会。
借道公募迷你基金成潮流
科创板新股发行分为网上发行和网下发行两种方式,网上发行面向个人投资者,网下发行则面向专业机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如果想参与网下打新,只能借道专业机构投资者发行的相关产品。与此同时,专业机构投资者又分为A类(社保、公募、养老金)、B类(保险公司)和C类(私募、券商资管、券商自营等其他投资者)。网下发行数量的50%会优先向公募、社保基金、养老金、企业年金基金、保险资金等配售。
6月26日,“科创板第一股”华兴源创发行价格终于确定,通过初步询价确定本次发行价格为24.26元/股。发行公告显示,最终有1285个有效报价配售对象成功入围。在这1285个入围对象中,大部分是公募基金产品,鹏华基金共有53只产品参与申购,全部入围,入围率100%;而从华兴源创中签结果来看,作为网下配售A类投资者的公募基金就占比高达75.87%,公募基金在科创板打新中占据了绝对的主力。而除了公募基金外,只有少量的私募基金产品入围。
据了解,自5月下旬开始,就有不少私募机构与公募洽谈合作,试图借道公募基金的“壳基金”参与科创板打新,其中部分机构希望公募“壳基金”扮演纯粹的通道角色,让渡底仓投资权。市场上已经有不少存量的迷你基金转型为科创板打新基金产品,吸引类似私募等机构资金的进场。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一位私募人士处了解到,该私募现有的一只产品,通过专户的形式投向公募基金产品,在公募基金上配置底仓和打新股。
监管层严格杜绝通道业务
不少被网下打新门槛拒之门外的私募机构纷纷借道公募产品布局参与,以打新策略为主的公募“壳基金”成为抢手货。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借道打新也吸引了监管层的注意,近期监管部门向基金公司下发了关于基金参与科创板投资的相关要求,其中就要求必须严格杜绝通道业务,具体的通知主要包括参与科创板投资(包括打新及二级市场投资)的基金应当由管理人主动管理,独立进行审慎的投资决策,严禁作为委托人的通道存在,不得接受委托人的任何投资指令,这显然对不少借道公募“曲线打新”的资金来说将明显受到冲击。
另外上交所官网6月8日通知,第一届科创板自律委发布《关于促进科创板初期企业平稳发行的行业倡导建议》,建议除科创主题封闭运作基金与封闭运作战略配售基金外,其他网下投资者及其管理的配售对象账户持有市值门槛不低于6000万元;建议通过摇号抽签方式抽取六类中长线资金对象中10%的账户,中签账户的管理人承诺中签账户获配股份锁定,持有期限为自发行人股票上市之日起6个月。这意味着科创板打新不再是无风险收益,锁仓可能会破发,短期交易资金明显受到冲击。
这份倡导建议实际上被视为约束过多打新账户进场的有效手段,锁仓规定的出现,会将一批试图短期交易获取暴利的资金被动“长期化”,参与公募产品的间接成本增加,收益的吸引力降低。
对此,基岩资本副总裁岑赛铟指出,锁定期可能会降低打新的收益率,不过私募借道公募的可能性很小,公募基金本身的获配率有限,且公募基金本身不存在卖不出去的问题。
另外打新的收益率由何时卖出、打新策略等多方面因素决定,通过借道对收益率的影响并不直接,获配率与网上申购相比更高。
上海雷根投资李金龙告诉记者,私募“曲线打新”的方式常见的有通过投资符合资格的公募产品或者私募产品参与,由于每个管理人只有3个不同出价,因此借道其他管理人的产品,在报价上会丧失一定自由度。另外公募产品有10%概率中签新股锁半年,对于投资者的赎回可能会有影响。公募作为A类投资机构,中签率会相对较高,除非对所投公募产品的规模有一定把控能力,否则公募如果产品规模太大,收益率容易被产品总规模给稀释掉。
六大环节认定为通道业务
近期,青岛证监局的一则处罚通知把私募借道问题讲得很明白了。2019年6月25日,青岛证监局就青岛圆融投资和相关责任人开出4张罚单,重罚关联私募通道业务,震惊私募行业。
证监局是如何查到这个通道业务呢?通道业务通常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关联性。而从监管措施决定中可以清晰地看出,监管层是从私募基金实际募集、发行、投资、管理、投资者维护和信息披露工作的六个环节都进行认定的。
青岛证监局公布的监管措施决定显示,青岛圆融投资首先是为国鹏投资发行私募基金产品提供便利,公司发行的私募基金产品青岛圆融国鹏盛世1号契约型私募基金、青岛圆融国鹏盛世2号契约型私募基金实际募集、发行、投资、管理、投资者维护和信息披露工作均由国鹏投资从事,而青岛圆融投资无人实际管理上述基金,且不能明确其投向的底层资产。
值得注意的是,青岛圆融投资为国鹏投资发行私募基金产品提供便利,但是发行私募只负责“贴牌”却不进行管理。在检查中发现,公司实际办公地址不是基金业协会备案登记地址;登记的高管人员朱昀、任顺英、谢朝晖均未实际履职;未及时更新相关财务报告;公司未妥善保存青岛圆融国鹏盛世1号契约型私募基金、青岛圆融国鹏盛世2号契约型私募基金相关档案资料,且不能明确该部分档案资料去向。
有私募基金经理告诉记者,是否让渡投资决策权,成为鉴别是否沦为通道的核心所在,之前确实有不少机构资金尤其是私募资金有这方面的需求,确实存在不少“壳基金”充当纯通道的情况,但很难辨别通道业务,关键还是在于基金公司自律。另外,虽然监管严令禁止,但仍有部分公募“壳基金”充当通道,毕竟有需求就会有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