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德隆执行总裁看乐视:崩盘几率不大 贾跃亭控制权有潜在风险 | 公司汇

来源:投资时报 2016-11-10 21:41:47

摘要
文|《投资时报》记者苏慧在全球最大中文搜索引擎键入“乐视资金断裂”三个关键词,可以得到多达159万条搜索结果。远自2013年7月,近至2016年11月,相关信息频频见诸网端。这一次,2016年11月6日,来自乐视生态“帝国”缔造者贾跃亭自揭伤口式的一封内部邮件,再度引爆坊间对乐视资金链压力的无限猜测

前德隆执行总裁看乐视:崩盘几率不大 贾跃亭控制权有潜在风险 | 公司汇

文 | 《投资时报》记者 苏慧

在全球最大中文搜索引擎键入“乐视 资金 断裂”三个关键词,可以得到多达159万条搜索结果。远自2013年7月,近至2016年11月,相关信息频频见诸网端。

这一次,2016年11月6日,来自乐视生态“帝国”缔造者贾跃亭自揭伤口式的一封内部邮件,再度引爆坊间对乐视资金链压力的无限猜测—乐视的资金缺口已步入无以复加的地步?贾跃亭是否能阻止其生态内生循环中第一颗多米诺骨牌的倒掉?乐视之昔日盟友是否会一如既往地支持“贾布斯”的创新、颠覆大计?更有自媒体于贾跃亭发送内部邮件一日后撰长文猜测:乐视生态是否会如二十几年前风光无两的德隆系一样崩盘?

猜测不止,答案目前仍无定数。但是,在前德隆集团执行总裁、现果睿投资创始人虞涤新看来,这一次,“有激情、有韧劲、颇为聪明”的贾跃亭应该可以躲过这一劫。

在接受《投资时报》记者独家专访时,虞涤新强调,作为一个前德隆人,他认为乐视与德隆间并不具可比性,这种抽丝剥茧式甚至多少带有附会的比较也不科学。“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乐视的生态闭环有其自身价值,只是贾跃亭步子大了些,融资手段少了些,对资本掌控力弱了些,因此频频传出风险。”他说。

虞涤新表示,未来贾跃亭的乐视生态闭环构想未必不能成功,但这绝不是能以一己之力完成,合作共赢或许才是出路。

控制权丧失风险不容小觑

《投资时报》:近日,来自贾跃亭的内部邮件在市场中引起轩然大波,您认为他为什么会在这样一个时点来发表如此揭短般的演说?

虞涤新:个人感觉贾跃亭是一个十分聪明的人,在资金链相对紧张的时候,将企业及自身面临的压力和盘托出,其实有助于凝聚内外。一方面,年底时社会上的供应商资金链普遍吃紧,另一方面自己投资的项目没办法按预期导入上市公司,此时靠这样的方式凝聚共识也是良好的公关。

乐视网是他的上市公司,他目前也有自己所谓闭环的乐视生态,因此贾跃亭身边有很多投资人在他身上押宝。这些押宝的人有国内国外的知名机构,也包括政府背景的相关基金等,所以发内部信也是对企业战略调整的一个梳理,更多的是对所有投资者的一种呼应。

我觉得这应该不是一个阴谋,这种坦率的表达或许得到了身边“高人”的指点。毕竟,在现阶段,贾跃亭需要沉淀,需要调整,更需要投资人的支持,因为有了投资人的支持,才会有债权人的支持。

《投资时报》:目前来看,乐视面临的主要问题在哪里?

虞涤新:从旁观者角度来看,第一,他的汽车业务进展并不顺利,不如自己想象得那样简单,因此未来还需要烧相当一段时间的钱;第二,乐视的手机业务也同样遇到挑战,这两块业务烧钱会比较多。

第三,我觉得他对公司的控制也存在问题。一方面,他个人股权质押已是大比例,另外上市公司以外的资产如果不能达到预期,大家自然会把之前对上市公司的估值调低。对上市公司的千亿估值更多是一种期待,他的外围项目会逐步导入其中。但估值调下来,其个人股权质押的对应资金就会相应减少,这时现金流就可能面临崩裂的风险。

此外,观察乐视网的投资机构可以发现,他们对贾跃亭个人的支持或是引导还可以更多一些。乐视生态摊子铺得很大,步伐很快,融资手法简单而激进,投资人对贾跃亭的护航还有很大空间。

《投资时报》:贾跃亭一直认为公司的融资能力并不强,但外界对此却并不认可,您怎么看?

虞涤新:投资圈一直有一个传言,说贾跃亭的PPT很强,路演能力很强,靠路演就能把融资搞定。这话真假无从考证,但是投资人毕竟还是要靠数字说话,要取得回报。对于单纯的画饼,真正严谨科学的投资机构还是会敬而远之。

在我看来,贾跃亭的筹资虽然看上去眼花缭乱,但实际上他的融资通道还蛮简单。在当下这个时代,贾跃亭对各种融资手段的运用,譬如股与债的运用、长短期的运用、价值链的运用、国内外的运用、政府信用的运用等,还有必要继续优化,对个人股权质押风险的防范需要重视。

其实可以理解他的做法—把个人股权大比例质押去融资,并投在上市公司体系外的相关资产当中,把它培育好之后再去融资,再装进上市公司—这个想法是很好的,体现自己的信用与承诺,想尽可能做到利益最大化。但它同时也有风险,风险在哪里?就是他的个人控股权受到了潜在挑战,长此以往也有可能会失去对上市公司的控制。

虽然这种事件发生的几率看上去比较小,但并不等于不存在。他已经把自己放在火山口上。贾跃亭的融资并没有把当下的融资工具研究透彻,诚如他所言,他的身边确实需要一些优秀的融资或资本高手来帮衬。

乐视与德隆完全不具可比性

《投资时报》:有观点显示,在资本的内生循环上,乐视与德隆两家公司有相似之处,拿乐视与德隆这样做对比是否科学?

虞涤新:这样对比不是很科学。两家公司处在不同的时代,也有不同的融资环境,使用不同的资本手法,操盘的是不同的人物,实操的是不同的团队,走的是不同的行业方向,拥有不同的战略思维,两家公司很多东西并不相像,没有可比性。如果说有,那可能是对股价的敏感、质押的维持、银行资金的某种依赖。或许外界会觉得,德隆曾经是金融大鳄,而乐视也是非常知名的创业板上市公司,贾跃亭的起家背后更有很多故事,私人生活也是精彩纷呈,所以大家一直在不断关注他,但事实上两家公司是有很大差异的。

《投资时报》:德隆系从当时的风光无限到最终崩塌,中间发生了什么?最关键的一环在哪里?

虞涤新:德隆出问题的核心点还是在宏观调控、银根紧缩,以及在金融资产层面的渗透过广、过深、过快。

宏观调控是来自宏观经济的需求,要收紧要调整,对相关行业要压缩。那么来自民营企业的大公司,看起来风险稍大的德隆就难免受到波及。但是德隆还是需要融资,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都需要创新融资工具,不过那时不能对外发债,不能股权融资,不能使用保险资金,只能靠银行,再有就是民间委托理财,而这个本身也处于灰色地带,所以德隆的融资就自然走上对一些金融公司的控制上。但是,这种金融资产如果控制过多,政策风险自然就大。风吹草动之下,最终结果只能是身不由己。

相比乐视,德隆还是欠缺了不少运气。

崩盘可能性并不大

《投资时报》:如果说乐视与德隆并不具备可比性,那么从公司战略角度考虑,前者与恒大是否相似?乐视生态闭环最终做成的几率有多大?

虞涤新:乐视是做产品起家,并未控制很多金融资产。德隆从金融开始,最后进入实业,做精产品。路径似乎相似,但又有很大不同。

当你的手中有百亿现金之后,怕它缩水就势必要把它用掉,这时候就要选标的,投出去,管好它。这个过程看上去激动人心,但要取得理想的回报也会步步惊心。所以许家印在进入了很多领域之后,发现达不到其原先的诉求,就迅速放掉了。

从这个角度讲,乐视生态最终盈利多少并不好判断,因为整个生态结构还是比较理想化—我既是一个内容制造商,也是一个平台服务商,我想要中产阶级在整个生态中都消费我的东西。

这种思路在当下并不为过,但是从德隆人的思维来讲,有一点值得商榷,为什么都要自己做?为什么不能和某个汽车商合作,参股或者控股它?为什么不能和小米华为这样的手机商合作?其实,大家可以考虑各自发挥所长,想把所有的菜一人独享,并不是完全科学的方法,而且极有可能把自己逼入险境。

如果我是贾跃亭,我会更多放在内容制作的层面,外面更多会进行一些并购整合,会更多进行一些融资工具的创新使用,绝不会将个人股权做这么多的质押,在公司起步之时会邀请一些优秀的资本圈人共同参与,还可以做强一个创投机构,去搜索和孵化相关的项目,这种生态可能会更健康。

《投资时报》:从您职业投资人的角度来看,贾跃亭是一个值得投资的企业主吗?

虞涤新:可以说,贾跃亭是一个很有激情、很有韧劲的人,但他的事业还在市场的祝福和检验中,需要更多的兄弟与他同行。而最值得同行的人不应仅盯着利益而来,需要更多站在他的角度去感知、去帮衬。

不过对贾跃亭不太有利的是,目前这个时代是相对逐利的,相对短视的,人与人之间也缺乏足够信任基础。与德隆所处的时代相比,几十年来,企业的外部生态环境发生了不小变化,对贾跃亭的挑战也更大。

好在目前来看,贾跃亭格局也大。任何企业都会面临一些困难,放慢脚步调整下步伐就好。贾跃亭应该可以躲过这一劫,乐视也不会崩盘。因为信任贾跃亭的投资人已然被绑上战车,他身边的各种投资人都必须支持他,给他输血,让他更多地盈利。

而现在,最大的潜在风险就是贾跃亭对上市公司控制权的丧失,这问题需要充分重视。风雨之后才有彩虹,相信乐视在调整之后会有另一番新景象。

(完)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