涌铧投资魏思贤:资本回归理性,已加快提前布局教育产业

来源:鲸媒体 2017-04-14 10:19:00

摘要
从2009年起,魏思贤就从事教育投资领域,感受过2008年金融危机后一批国内教育公司赴美折戟,也见证了教育中概股的沉浮和崛起,更经历了2013年以来在线教育浪潮的汹涌和资本姿势的变幻。现在他是上海涌铧投资的执行董事,同时也是中国民办教育协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和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的理事。这几年,“涌铧

涌铧投资魏思贤:资本回归理性,已加快提前布局教育产业

从2009年起,魏思贤就从事教育投资领域,感受过2008年金融危机后一批国内教育公司赴美折戟,也见证了教育中概股的沉浮和崛起,更经历了2013年以来在线教育浪潮的汹涌和资本姿势的变幻。现在他是上海涌铧投资的执行董事,同时也是中国民办教育协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和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的理事。

这几年,“涌铧投资”的名字,常常浮现在不少颇具名气的教育公司的投资人名单中,这些公司包括沪江、哒哒英语、小站教育、叽里呱啦、51offer等。成立于1994年的涌铧投资,是涌金集团旗下专业从事股权投资的管理平台(涌金集团目前仍然是国金证券和云南信托的实际控制方),主要关注新能源、节能环保、教育、TMT、医疗、先进制造等多个行业。涌铧目前管理的对外募集资金规模约80亿人民币,集团的资金规模约400亿人民币。基金近十年累计投资企业约120家,已有近50家企业通过IPO或并购方式实现退出。

作为一位专投教育的投资人,在他奔波于教育投资圈的第八个年头,对蓬勃发展中的中国教育产业有哪些新思考?鲸媒体近日跟魏思贤进行了独家对话——

鲸媒体:您能不能评价一下过去几年(20132016年)教育项目的投融资活跃程度?

魏思贤:到2017年我已经做了快8年教育领域的投资。2013年至今,我的整体感觉是教育行业的投融资依然越来越热,虽然在某些领域曾经出现过非理性的热度。

2013年,在线教育被称为教育行业的风口,这也与当时TMT的投资趋势有关,“互联网+”的概念受到热捧,其中也包括“互联网+教育”的概念。

2013年到2016年互联网教育投融资呈现风口回归到理性的趋势。事实上,教育的服务本质并没有因为互联网技术的介入而被颠覆掉,线上教育完全颠覆和取代线下并不实际,技术水平还没有发展到那一步。但是很多线下机构也从那时起开始更注重线上,通过“教育+互联网”用互联网提高效率,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让用户在更多场景下可以享受优质的、便利的教育服务。与此同时,投资机构也慢慢变得理性,在认识到线上服务有价值的同时,也开始认可“线上+线下”模式可以走通。

目前,投资机构的一个明显变化是,越来越多关注线下教育机构,这一方面和政策有关——修订后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划分了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教育机构,给予了营利性教育机构合法的明晰的身份,扫清了国内教育资本市场和国外资本市场对接的最大障碍。另一方面,这也和经济走势有关,在总体经济增长趋缓的背景下,大家开始关注具有抗周期性质的产业,教育明显属于这样的行业。

鲸媒体:“线上+线下”的模式中,您认为未来趋势上,线上和线下,谁会是主,谁会是辅?

魏思贤:很难说,线上线下的主辅之分,在不同细分领域会有不同的差异。一些细分领域如成人职业教育里的IT培训、财务会计培训等,在线课程产品可以很好地解决培训交付问题,甚至已经可以做到替代线下培训。

在幼教领域,外教在线上课的方式很好地解决了资源对接的问题,比如给三四线城市的孩子解决了外教需求和供给问题。

整体来说,教育对于过程中互动和个性化的内容有实实在在的需求,尤其是教学过程中的反馈交流、答疑解惑比较重要,但在线部分还不能非常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尤其在低年龄阶段。

鲸媒体:似乎2016年教育领域出现的新模式较少?

魏思贤:两年前在线教育里涌现的O2O“滴滴找老师”模式并不成功,2016年比较瞩目的在线外教一对一模式也是前两年出现的,还算比较成功。所谓的新模式不成功的原因都是对教育理解不够深。

目前确实没有看到很多的新模式,我个人比较期待新技术的应用有没有新突破,比如在虚拟现实这块。虚拟现实技术的互动和代入感比文字性描述和视频强,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教育机构,很多科目都可以使用VR技术,但是目前产品还没有那么成熟。一方面,产品体验还不够好;另一方面,内容制作的成本依然很高,周期也很长,规模化的效率还不高。

为什么VR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普及程度不及游戏呢?还是因为教育产品VR内容成本比较高,制作过程复杂,并且技术的产品体验不够好。另外,如果对比游戏和学习,玩游戏肯定比学习快乐,用户也更喜欢用VR设备玩游戏。所以如何在技术上实现突破,提升学习趣味性的同时有效降低成本,是我比较期待的。

鲸媒体:您看好的教育行业的赛道有哪些?

魏思贤:有近2个亿学生基数的K12课辅的赛道我是看好的。

幼教领域方面,市场对幼儿园的需求是刚性的,从国内优质幼儿园资源分布的角度看依然有很大发展空间,而适龄儿童的毛入园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民办幼儿园数量远多于公办幼儿园,在学历教育类领域还没有这种现象。虽然政府规划要投入资金建设普惠性幼儿园,但是起码从整体数量上还难以改变现状。(鲸媒体注:教育部网站发布的《201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共有幼儿园22.37万所,比上年增加1.38万所,入园儿童2008.85万人,比上年增加21.07万人。在园儿童(包括附设班)4264.83万人,比上年增加214.11万人。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75.0%,比上年提高4.5个百分点。)

职业教育要看不同的方向,IT培训类总体看好,因为行业整体还是缺人,虽然移动互联网行业有降温的趋势,但是技术人才的需求将会往大数据、ARVR等新兴方向转移,并且国内高等教育毕业生的培养体系还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在这个背景下,就要看教育机构的产品和服务如何迎合市场的需求和变化。

K12国际教育方面,需求是不可逆的,虽然现在政策有趋严的势头。因为这些与国际接轨的教育方式和理念已经被很多家长认知并接受,而国内的高等教育制度短期内也难以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具有支付能力的家庭会越来越多,而中国家庭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又非常高。当然对于资本来说,K12国际学校方面可能会面临政策、法律方面的问题,影响资本的退出。(注:修订后的民促法规定,不得举办义务教育阶段的营利性民办学校。从影响上看,对于市场十分关注的国际学校领域,高中阶段设立营利性民办国际学校未来可发行股份收购且可直接合并报表,而对于义务教育国际学校/双语学校等则可能会受民促法影响。)

至于现在很火的自适应学习领域,我觉得整个领域还是比较早期,还需要相当一段时间的培育过程,有谁能真正走出来,还是个问题。而一些机构也关注2B模式的项目,这类项目现金流比较稳定,看上去不太烧钱,但是想象空间没有2C的项目大。

鲸媒体:在投资过程中,您看重哪些要素?哪些是教育行业独有的?

魏思贤:最主要还是看团队——教育行业里,人的要素很重要。除了有没有好的团队外,还会看产品、定位是否清晰。在此基础上,再看收费能力,产品面对的是什么市场——产品在市场上的议价能力如何,如果议价能力低,就意味竞争对手模仿很容易。

我个人现在更关注传统的、更理性的、有造血能力的项目。其实跟TMT领域投资趋势类似,大家都回归关注产品(是否能拿出好的产品)和团队(团队执行力如何)。

教育不属于靠投资驱动就能做起来的行业,靠烧钱很难烧出品牌和口碑,并且线上获客成本高,效果也不见得好,所以主要还是靠产品和服务,口碑需要时间积累。

我们会发现,做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的团队风格差别挺大的。如果是TMT领域出身的团队,逻辑上大都还是偏向“互联网+教育”,更注重流量,行事也更高调,而传统教育出身的人更偏向关注产品和服务本身,没有那么激进,行事风格更保守。

鲸媒体:您怎么看新东方和好未来这样的机构2016年股价和市值翻番的情况?您认为趋势会如何?(鲸媒体注:截至北京时间2017年4月12日,新东方和好未来市值分别是93.3亿美元和82.63亿美元,都是较一年前同期市值的两倍以上。)

魏思贤:新东方的业务覆盖面广、体量大(业务覆盖的年龄段较多),而好未来业绩增长数据非常快,因此都受到了投资者的关注。目前新东方和好未来之间K12课辅的比拼最直接,但二者的优势略有不同,好未来在培优领域更领先一些。

像新东方和好未来这样的公司,如果放在A股上市,我想市值会更高,因为海外投资人不了解中国国情,而教育是个相对封闭的领域,所以投资更谨慎。新东方、好未来股价和估值持续增长的情况很正常,至少在35年的中短期内,他们的业绩还会继续增长。除了它们的营收、现金流表现较好之外,中国K12课辅市场持续增长的趋势也很难改变。高考制度短期内是难以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状态还是会长期存在。因此,即便上面一直在喊中小学“减负”,但对减少学生的学习压力方面不会产生多大影响。校内减负对校外辅导反而有利,竞争压力之下,校内少学,校外就不能不学,而教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所以这种竞争还会继续往前延伸甚至到幼儿园阶段,这也是为什么“幼升小”也逐渐受到关注的原因,本质上还是因为优质的教育资源和社会上升通道缺乏,高考这条路依然是绝大多数人没有选择的选择。

鲸媒体:就您的观察,2017年教育行业总体投资热点和2016年的投资热点会有什么不同?2017年教育投资的热点可能会出现在哪些细分领域?哪些细分领域可能稍微被动一些?

魏思贤:由于资本退出最大的政策障碍扫清,而教育行业本身(特别是优秀的线下机构)现金流优势明显,许多资本开始提前布局,这在2016年还是很明显的。由于政策障碍的历史原因,目前整个教育市场和资本市场对接还比较陌生,和资本对接的(项目)比例低,因此投融资还会有快速增长。而培训机构由于资产较轻,不太涉及到土地校舍等方面的历史问题,相信会成为政策放开后与资本市场对接的第一批教育企业。

2017年,在线外教少儿英语学习、优质的幼儿园项目还是会被看好。但原来线下的教育机构也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是今年年中或下半年民促法更多配套细则出来之后。除了K12领域外,高等教育领域也都有机会。

有的细分领域就比较难(得到太多资本青睐),这包括出国留学中介行业,因为市场比较成熟,大中机构的市场份额已经比较固定了;另外线下的成人语培行业竞争也很激烈,市场格局比较明朗。还有一些细分培训领域,如果是考培方向的项目可能会有不错的机会,一些属于兴趣类技能学习的项目,就我个人而言,保持观望态度。

鲸媒体:据公开资料显示,目前涌铧投资过的教育机构比较多,例如哒哒英语、小站教育、必益教育、番茄田、叽里呱啦、51offer、晓黑板、沪江网等,涌铧投资的总体投资策略是怎样的?教育投资在涌铧投资的版图里处于什么地位?

魏思贤:我认为这些教育项目的投资是围绕着一个逻辑的:即目前国内市场对优质国际教育资源的渴望和需求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并且在未来的若干年内这个趋势仍然会延续,因此,无论是能够直接提供优质的国际教育服务或能够帮助中国的学生群体更有效的对接这些优质国际教育资源的机构,我们都会关注。

相对其他投资领域,涌铧对教育项目的投资会更有耐心,因为教育公司品牌的形成需要过程,所以我们也并不着急。涌铧关注得比较多的领域包括教育、医疗、TMT和高端制造等,我们对教育行业整体的发展前景非常看好。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