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货架瞬间移动,他的物流机器人对标亚马逊Kiva,获高榕投资

来源:小饭桌新媒体 2016-12-23 20:58:26

摘要
+-文|小饭桌新媒体记者王艳-提要◆和机械手相比,物流机器人对精确度要求低,国内的零部件可以满足生产要求,从而降低成本形成竞争力◆人工成本逐年加大,物流机器人市场将在未来几年迎来爆发期Geek+太不像一个科技公司了,在北五环的来广营附近,密集分布着各类汽车4S店和汽修厂,周围不时传来各种维修噪音。出

让货架瞬间移动,他的物流机器人对标亚马逊Kiva,获高榕投资

+

- 文|小饭桌新媒体记者 王艳 -

提要

◆和机械手相比,物流机器人对精确度要求低,国内的零部件可以满足生产要求,从而降低成本形成竞争力

◆人工成本逐年加大,物流机器人市场将在未来几年迎来爆发期

Geek+太不像一个科技公司了,在北五环的来广营附近,密集分布着各类汽车4S店和汽修厂,周围不时传来各种维修噪音。出租车司机在经历了一次迷路后七拐八拐地把我扔在一个UPS仓库旁边,迈过几个散落在地面上的轮胎和工具箱,才抬头看到Geek+的Logo。

可走进二楼办公室才会发现,简约的风格还真的挺有技术范儿,而一墙之隔就是Geek+的工厂,从全国各地采购来的零部件汇集在这里,工程师正对着电脑在模拟的仓库里调试机器,地面上的机器人驮着货架在电脑的指令下完成转弯,前进等一系列动作。

如果突然出现在一台正快速运动的机器人前,它总会在距离你十几公分的地方稳稳刹车,确保不会相撞。在这里,每个月可以生产100台这样的机器人。

让货架瞬间移动,他的物流机器人对标亚马逊Kiva,获高榕投资

△Geek+产品图

这里是Geek+的第四个办公地点了,为了找到合适的办公地点,CEO郑勇也是颇费了一番功夫。

做机器人这样的硬件,把办公地点选在高档的写字楼里显然不合适,再加上机器需要在模拟的仓库中调试,空间要尽可能大,最后,“郁闷”的郑勇选了这个被汽修厂和仓库包围的“工厂”。

郑勇做的Geek+是一个物流智能机器人,通过“货到人”的方式提高效率,目前已经获得火山石资本和高榕资本5000万人民币的A轮投资,此前还曾获得1000万的天使投资。

做中国版Kiva

清华工业工程系毕业后,郑勇先后在自动化工业企业ABB和圣戈班任职超过十年,很清楚在工业里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机器人。2013年郑勇进入新天域资本负责投后管理,同时也在看工业机械手方面的项目,但是从投资的角度,这个方向的项目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

“工业机械手有三大核心零部件:电机、减速器、控制器,但是国外的品牌有技术上的优势,国内的做法通常是把这些核心零部件买来重新组装改造,成本更高。”最关键的是,2013年国内机械手还主要应用在高端的汽车行业,对于机器的准确性要求高,企业更愿意选择几十年的国外品牌。

让货架瞬间移动,他的物流机器人对标亚马逊Kiva,获高榕投资

△ 运动中的Geek+

看到机械手方向的天花板,郑勇想到了亚马逊的Kiva,当时在亚马逊的仓库里,已经有几万台Kiva在通过货架到人的方法提高效率。亚马逊的尝试给物流机器人做了很好的信任背书,但是反观国内,能够实现商用的物流机器人市场还几乎是一片空白。

从业经历和机器人相关,又有物流的专业背景,做惯了实业的郑勇还是想要撸起袖子自己做一次操盘手,对标Kiva做一个国产的智能物流机器人。

更重要的是,物流机器人和机械手相比,对精确度的要求低,很多零部件可以直接从国内买到,利用深圳的供应链优势实现产品的国产化;且物流机器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软件系统,国内软件开发的技术水平完全可以满足要求。

这样,跟Kiva相比,做国产的物流机器人具有成本上的优势,且这个市场足够大,且痛点依旧明显。

在仓储物流行业,规模越大,感受到的压力越明显。一方面人工成本越来越高,同时由于仓库的工作重复辛苦,招工也越来越难,员工的流失率很高。所以在大促期间,一旦拣选效率跟不上的话就很容易爆仓。

“其实大的客户在面临订单压力的时候都是很痛苦的,但苦于没有一套完备的系统来代替人工提升效率。”

2014年中,郑勇回到母校清华,找来了计算机系的博士导师李洪波担任CTO,随后又拉来两位师弟担任机器人研发总监和系统软件的研发总监,四个人创立Geek+组建了初始团队。

让货架瞬间移动,他的物流机器人对标亚马逊Kiva,获高榕投资

△ Geek+办公环境

一直到现在,Geek+的团队都让郑勇引以为豪,“创始团队的技术过硬,随后又吸引了一批技术大拿的加入。”

年底,郑勇的团队开始进入研发阶段,先从系统软件着手,差不多一年之后才从软件转到硬件。

在清华的FIT楼里,四个人在实验室里整天捣鼓搞研发。又过了半年,Geek+第一台机器人诞生。

“货到人”模式提升三倍效率

具体来说,郑勇想要切入的是机器人智能物流领域,用机器人技术实现物流的智能化,机器人、智能、物流三者结合缺一不可。

在这之前,传统的物流机器人能够沿着固定路线来回搬运实现简单的自动化。而郑勇想要做的,是在算法的支持下,让机器人能够自主做出决策选择。

乍看上去,Geek+像一个特大号的扫地机器人,由于场地受到限制,郑勇几人就常常在FIT楼的楼道里做调试,一直到现在,郑勇还经常想起那段“被物业到处赶,从地下赶到地上,又从地上赶到地下”的日子。

2015年5月,做出产品原型的Geek+开始进行天使轮融资,一方面想要拿到产品研发的资金,更重要的是,Geek+需要一个真实的物流场景来检验和完善。

在国内,物流业的两大巨头是京东和菜鸟,郑勇首先找到菜鸟,在菜鸟的推荐下,郑勇见到了天猫超市的仓储运营商心怡物流。

让货架瞬间移动,他的物流机器人对标亚马逊Kiva,获高榕投资

△ Geek+办公环境

接下来的事情就顺利的多,看完系统仿真和第一台机器人原型后,心怡物流愿意在科技物流上做投入和尝试,Geek+得到一个仓库进行测试。

去年的双十一,在天猫超市的仓库里,Geek+正式发布。几个月的打磨后开始正式处理仓库里的订单。

具体来说,传统的物流拣选主要是人在接到订单后,跑到货架取出货物,再回到工作台打包输送出去,而智能物流机器人是选择货架到人的模式。

一台Geek+28厘米,自重150kg的情况下能够承受500千克的重量。当接到订单指令后,会通过扫描地面上均匀分布的二维码按照2m/秒(最快可达3m/秒)的速度自动规划路线前进,跑到货架底部后,直接将整个货架抬起,驮到拣选员的工作台,省去来回路程和挑选的时间。当电量低时,机器人则会自动进入充电站,一般充电几分钟后就可以继续工作,用这种24小时连续工作的机器人代替传统三班倒的工人,整体效率是人工的三倍。

而对于传统物流仓库的改造,一般来说只要把长条状的货架改造成方形的货架方便机器人驮运,在地面上铺设二维码并设置路由器即可。再加上系统的调试和对接,最慢三个月就可以完成传统仓库的改造。一台普通的Geek+机器人售价不到10万,预计两三年就可以回本。

目前,Geek+已经度过了产品和价值验证阶段并开始全面推广,目前已经有接近300台机器人在大大小小的仓库里面运转。

让货架瞬间移动,他的物流机器人对标亚马逊Kiva,获高榕投资

△ 机器人通过扫描地面的二维码移动

在获客方面,郑勇采用的是先大再小的方法:先和大客户建立合作,产品得到验证后中小客户的拓展也不是难事。

“大客户资金充足,对自动化的趋势会看的更远,更有动力去推动自动化。”

目前Geek+的用户中除了天猫超市、唯品会、苏宁这样的大客户占到六成左右,还有一部分中小企业。

A轮融资时,刚刚成立火山石资本的章苏阳开始和Geek+接触,由于章苏阳本身就有工程专业的技术背景,仅仅一天之后,Geek+就拿到火山石的投资意向,成为章苏阳的第一个投资项目,同时高榕资本也共同参与了Geek+的A轮融资。

据郑勇透露,现在Geek+机器人已经更新到了第五代。在刚刚过去的双十一双十二,在面对促销极限时,仍然能够承受定单压力,Geek+的系统稳定性和效率模式得到了验证。目前Geek+一年的销量在几百台左右,明年Geek+会再建一个标准化的工厂进行大批量的生产。融资完成后将在关键客户那里做进一步的拓展,并为更多典型的行业提供解决方案。

总的来说

能够拿下天猫、唯品会、苏宁这样的大型客户说明了在物流行业,客户对于自动化的智能系统是有需求的,电商的飞速发展也让物流机器人有了更多提升效率的空间。但是想要实现大规模商用,对于企业来说需要考虑成本问题。

【本文为小饭桌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微信公众号(xfz008)授权,未经授权,转载必究。】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