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毅投资董事长申毅:未来主要增长点在管理海外资金

来源:金融界 2016-04-23 21:52:21

摘要
金融界网站4月23日讯4月23日,由中国证券报主办、国信证券协办、中证投资资讯承办的“第七届中国私募金牛奖颁奖典礼暨高端论坛”在深圳举行。金融界网站作为特约媒体,全程报道会议的实况。申毅投资董事长申毅以下是上海申毅投资董事长申毅先生在主题演讲中的发言文字实录:申毅:谢谢大家!我是第一次在金牛奖发表获

金融界网站4月23日讯 4月23日,由中国证券报主办、国信证券协办、中证投资资讯承办的“第七届中国私募金牛奖颁奖典礼暨高端论坛”在深圳举行。金融界网站作为特约媒体,全程报道会议的实况。

申毅投资董事长申毅:未来主要增长点在管理海外资金

申毅投资董事长 申毅

以下是上海申毅投资董事长申毅先生在主题演讲中的发言文字实录:

申毅:谢谢大家!我是第一次在金牛奖发表获奖感言,在场牛人很多,大家的策略也很多,我就不跟大家谈投资策略了,市场中性的人也不应该谈对市场方向的看法,对国家经济政策的预测,所以我就谈谈我的情怀,我对这个行业的感受,今天很多人在考试,就是因为现在规范私募基金行业,我引用基金业协会洪会长前两天参加专访时所说的话,现在基金理财市场,去年对股票市场涌入的影响,08年开始对房地产的影响,以后的展望是不是能到基金行业来,当然进来之前要先把基金行业规范好,我是征得他老人家同意才引用的。

我们这个行业某种意义上是宽泛的信托行业,这个信托不是信托公司,而是我们身上承担着投资人对我们的信任和托付。

一、信托的起源,信托从字面上来说是“遗嘱托孤”,罗马帝国以立法的方式来谈这个事情,现代信托雏形始于十三世纪英国用益制。真正的信托管理思想是从宗教开始的,特别是基督教开始兴起的时候,如果大家读圣经或者参加教会活动的话会看到,其实教会是把大家的财产共产,把财产放在一起,共产了以后谁来管理?我们找一个信托,找一个能力最强,最正直,最值得信任和托付的人来管理资产,信托是有宗教信仰来支持的。但是从这个角度出发以后,信托本身不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它只是受托关系,大家由于信任你,长期以来没有法律地位和义务,尽管我们说古埃及罗马有立法,但还不是那么清晰,它主要是靠行业自律。

二、基金的发展。光干活不拿钱,这个说法本身如果作为真正的职业和行业来说,不可能长期发展,所以这个行业分工细化了以后,我们就有了对信托一类的行业基金管理业的要求,出现了一批专业的管理人。

三、海外对冲基金现状。我们是对冲基金行业,我就针对这个行业具体往前说一下,对冲基金行业本身成立是希望扩大投资范围,因为我们的水平比较高,我们希望把投资范围从简单的股票、债券扩大到更大的范围,各种各样的衍生品、各种各样的项目、各种各样的投资品种,扩大投资的灵活性,是从受益人的利益出发,现在世界上五分之四的对冲基金都在美国和英国,主要在纽约和伦敦,这里面有很多原因,一方面是他们的法制比较健全,二是专业人员比较多,三是这两个地方有宗教传统,有受托人传统,所以这些国家的对冲基金总体来说还是以自律为主,法律是事后监管、事后追责。

当然在中国监管是必须的,是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就说说最近加强监管的几个因素,对于对冲基金来说,我觉得加强监管是应该支持的。

A.保护投资者。加强监管的第一个作用就是保护投资人,用两个方法来保护,一是投资人素质高、钱多的话,他们有能力雇佣专家来辨别或者自己知识比较高,自己就能辨别,可以投资复杂一点的产品,如果没有自我保护能力的投资人,就需要去投费率比较低、监管更加严格的产品,我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理念,如果没有这个理念,自我保护意识比较差的投资人投资复杂的产品、投资监管比较宽松的产品就会出毛病。那么这些自我保护意识比较差的投资人怎么办?在海外投资一些FOF、pension fund公司企业养老基金,在国内将来考虑用养老金体制、社保体制来保护这些自我保护意识比较差的散户、中老年投资人。自我保护意识比较差、信息量比较少的投资人,需要投监管比较严的产品,这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案例,我们现在国内有很多案例,但历史上就算能力很强,资金量非常丰富,有很多专家监管的投资人,他们投了复杂产品以后也发生过被诈骗的案例,历史上有很多次,大家可能听到过麦道夫,其实历史上在对冲基金行业发生过很多次,最近十几年就发生过几次大的,我们加强了监管并不能完全避免诈骗事件或者恶意欺诈事件的发生。

B.保护公开市场,监控系统性风险。对冲基金现在使用的衍生品比较多,视他们用的方法,杠杆可能会很大,或者明的杠杆不大,隐性的杠杆很大,国内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如果债券发生大幅波动的话,债券产品的冲击力会非常大,会不会发生踩踏、会不会发生流动性风险我们还不清楚,但是债券的杠杆历史上有过20倍、30倍,但是这两年一般杠杆也在3-10倍之间。大家比较熟的是长期资本,98年的时候长期资本只有四十几亿的规模,当时算规模很大,并不是说这个资产规模本身能够冲击金融市场或者影响到大批投资人的利益,但是由于它使用了非常大的杠杆,对手方众多,对手方相互之间的法律关系和衍生品的合约关系非常复杂,所以当时它如果真正倒下去,会引起信任危机、相互之间交易的危机、系统危机,从而影响流动性,所以当时美联储决定挽救长期资本。

加强监管以后,并不能改变基金管理者本来的习惯,长期资本当时有20个合伙人,在长期资本倒了以后,6个合伙人合起来又开了一个新的对冲基金,用同样的策略,这个公司又做得非常好,又回到几十亿美金的回报,同时这20个合伙人之间,其他三三两两的合伙人又开了几个类似的基金,在正常稳定的环境他们都得到很大的发展,回报很高,直到07、08年所有长期资本系的基金全部都倒闭,就是二次倒闭,当然这一次他们因为吸取了以前的教训,不会引起系统性风险,这个市场本身就发生了系统性风险,不需要长期资本,在这一次以后有好几个长期资本的投资人转行种葡萄,再也不做对冲基金了。

C.保护上市公司。如果上市公司是稳健发展、有长期规划的上市公司,他可能对公司发展的规划中是不是要以股价的涨跌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是有分歧的,从上市公司的角度来说,股价涨跌不一定就是公司好坏衡量的唯一标准,但对对冲基金来说就是,希望你有一个目标价格,最快速的上涨,很有可能出现杀鸡取卵的局面,为了避免杀鸡取卵的局面,他可能会逼迫上市公司按照他的要求进行高送转、高配股,实行分红或者实行公司治理结构的变化,十多年前在法人股的改革和一些并购案例中,这个方法是反复使用的,并不局限于英美对冲基金,国内的私募反复使用这样的方法,只不过国内私募不足以达到大规模操纵上市公司的级别。

海外的监管一般分几块,一种是把投资人分成各种各样的,美国是三类投资人,对他们进行了不同的保护措施、披露措施,还有一种是避免对冲基金的规模,中间投资人的数目太大,如果限制了数目,对社会的影响就不会太大。限制了投资人数目以后,因为每个基金管理的成本是有限的,他不可能把这些成本摊到非常小的、数量非常巨大的社会投资人身上去。在各种危机发生以后,美国的两个议员弄了一个《华尔街改革法案》,英国是采取欧盟注册,我比较苦的是我刚从美国派到伦敦的时候,每一个考试都参加了,英国考了,法国考了,瑞士考了,斯德哥尔摩考了,德国考了,西班牙、比利时、意大利都考了,全考完以后,隔了一年说欧盟只要考一次就行了,再过一两年说凭美国经验可以免考,我都错过了。我很担心,我马上还要考一个基金项目一,12月以前完成,还得考。

四、国内私募基金业的现状。2015年发展很快,有2万多家,今年4月以来仅仅只有27家,私募监管把2万家中间不合格和没有长期经营能力的去掉是一个正确的趋势,这可能跟目前P2P爆仓有一些关联。目前对冲基金跟市场上大家听到的P2P互联网金融乱象中间是有重大区别的,我想呼吁的是要区别对待,细分监管,很多措施是针对这些乱象,针对P2P,我们在上海外滩看到好几家看上去非常光鲜的P2P跑路了,我认为管住P2P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同样的标准可能对对冲基金来说要更加细分一些,刚才我听到领导在说对私募股权各方面的考试要采取不同的措施,我希望以后监管也更加有针对性,管死P2P是对的,同时对冲基金就变成了顺带受到伤害的,因为基金的形式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基金受托人能不能值得信任,值不值得托付,这个事情历史上在美国也发生过,我们前两天还在讨论这个事,互联网金融在美国的发展,但是最后一直没有形成像我们这样的规模。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对量化对冲的手段进行了全面的管理,在投资顾问总数几乎不变甚至上升的情况下,量化的占比是在下降的,我认为从最近这两个月的趋势来看,量化对冲行业的规模总体来说下降非常快,我知道有几个量化基金去年大概有50亿以上的规模,今年年初他们已经被赎回到接近零了,这中间可能有他们个人的原因,但是跟这个行业目前的现状是非常有关的。

展望这一块我多说一点,大家如果有意见,可以站起来质问我,今天早上跟几个领导在微信里说起这个事,我个人觉得对这个行业的发展和怎么赢得投资人的信任,获得他们的托付,我其实没有很好的建议,也没有好的方法和结论,我之所以这样说也是出于几个方面:

一、我认为国内整个业界没有宗教信仰作为基础,去做高层次道德约束的情况下,原来靠自律的部分就缺少了很大的基础,后面的自律全要靠受托人本身的素养和职业操守来完成,这恐怕是有一些问题的,在国内目前的情况下是受到重大挑战的,这个挑战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我认为国内的投资人是不成熟的,包括高净值个人,甚至包括很大的机构,对收益率的追逐听上去是永恒的命题,我们一直觉得资本市场发展这么多年,基金行业管理发展这么多年,投资人应该成熟了、应该成熟了,但目前为止我们没有看到这方面有重大改善的趋势,在目前非常复杂的情况下,很多老师说的空间非常窄的情况下,我认为在波动面前,这些投资人抗波动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投资容忍程度都不会很高,心理崩溃的可能性非常大,引起社会影响的可能性非常大,在这种情况下,投资人怎么成熟?用什么方法教育他们?或者说用市场化手段让他们自觉的慢慢成熟,这是一个非常大的系统工程,超越了我们作为授课人的个人能力,恐怕也超越了很多机构、交易所甚至协会短期能够达到的目标,怎么把这个系统工程往前?当然很难做,但是总有人要开始做,今天做比明天做好,怎么能够完成、怎么从制度上进行配合,我没有一个很好的结论。

二、我们本身非常支持这个行业进行规范和加强监管,2014年初说要把私募基金管理人纳入监管范围,当时的思路是两边的,有一批人认为原来没人管,现在有人管了,多一个麻烦,但我们认为这是对于我们行业地位的认可,作为行业法律地位的定义,所以我们非常支持监管,但是监管中最好不要有过宽和过松两极之间的大幅震荡,就是比较稳定的、有序的监管,我今天看到一个说法觉得很有意思,就是监管本身不是秩序,监管是保卫道德秩序、保卫信用的秩序,本身不要变成秩序,我们一直觉得市场发展比较快,有很多很新的地方,监管本身不可能每一个方面都想到,除非你每个方面都管死,不管死的情况下不可能每个方面都想到,走在市场前面是不可能的。所以一是要留出空间,让市场去发展,二是监管的原则,我们还是希望严厉追责,但是事先要有一个空间,还要有发展的空间,在少犯错误和资本市场发展之间有一个平衡。还有就是我刚才提到的,针对性细分的原则上,目前对基金业的监管是变成一个整体来监管的,其实基金业中间有各种各样,单单把二级市场跟一级市场分开也不完全足够,如果要监管得细就要更加细分,针对性监管。

这是我迷茫的地方,不是很清楚管理行业将来的发展方向在哪里,最后我用正能量的展望来结束今天的演讲。

这个行业,包括我自己,包括行业绝大多数投资人,最近的三四年里,从2014年开始正式注册备案开始,大家的规模肯定经历了成倍、几十倍的增长,发展很快,行业的从业人员水平也有很大的增长,所以长期来说我对这个行业的发展非常乐观,而且我目前主要的增长点是把海外投资人的钱管上,我们原来在海外做得多,在国内做了以后,就没有想好怎么把国内和海外打通,刚才于总也在讲MSCI的事,我对MSCI进中国非常乐观,大家认为是60%,我认为是99%,如果MSCI把中国并入市场指数,我认为外资进入中国是一个必然,而且是爆发性增长。那么我们怎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管好中国投资人的钱,也管好海外投资机构的钱,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课题,但是我认为是今后几年最重要的增长热点,而且从商业角度来说,外国投资人的钱费用高,收起来爽气,而且他们一般不会天天打电话给你问这个事,他们投资时间非常长、非常稳定,作为基金管理人来说,收外国投资人的钱是行业发展利润所在,是增长最大的源泉。

我就说这些。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