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私募会不会接捧P2P成为下一个投资雷区?

来源:金融界 2018-07-24 13:21:54

摘要
6月以来,整个P2P网贷圈风声鹤唳,人人自危,恐慌情绪持续蔓延。逾期、假标、自融甚至庞氏骗局的P2P平台不断浮出水面,从杭州到上海再到深圳,“爆雷”的网贷平台接踵而至。根据第一网贷统计,6月以来就出现了133家问题平台。其中,不乏像唐小僧、钱爸爸、牛板金等知名平台,规模涉及上百亿。这次的P2P雷潮,

6月以来,整个P2P网贷圈风声鹤唳,人人自危,恐慌情绪持续蔓延。逾期、假标、自融甚至庞氏骗局的P2P平台不断浮出水面,从杭州到上海再到深圳,“爆雷”的网贷平台接踵而至。

根据第一网贷统计,6月以来就出现了133家问题平台。其中,不乏像唐小僧、钱爸爸、牛板金等知名平台,规模涉及上百亿。

这次的P2P雷潮,割了不少投资人的韭菜,纷纷表示不敢在碰P2P。另外,A股市场持续遭遇下跌,散户也纷纷割肉出局,市场交易冷淡,股市显示不是关注的焦点。接下来,我们的目光自然而然就转移到了另外一个庞大的投资品类——私募。

说到私募,我们身边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声音:如果你错过了房地产发展的黄金十年,请不要错过私募股权投资的黄金十年!还有这样的:人无股权而不富,阿里、腾讯、百度、小米等一大波互联网公司的上市造就了多少个富人,不投资私募股权,你将错过整个时代!

在这样的造势下,特别是有钱的富人开始密集将大量资金投资其中,整个私募投资行业近年来也取得了高速的发展。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5月,私募基金数量达到了7.3万只,私募规模达到了12.5万亿元。 其中,私募股权规模占总规模的62.8%,高达7.88万亿元。

不过,从去年开始,私募行业的整体增速有所放缓。私募股权方面,今年前5月管理规模、基金数量、管理人数量虽有增长,但较2017年前5月增速、增量下降明显。前5月,新增私募股权基金数量、管理人及管理规模分别为2364只、959家、7056亿元,较去年前5月增量4367只、1542家和9563亿元,分别下降45.87%、37.81%、26.22%。

不仅仅行业增速有所放缓,而且整个私募行业近期来也遭遇到了不少麻烦,私募机构出现失联的情况日渐增多。

私募上演跑路潮

6月26日,上海一起母公司阜兴集团资产达350亿元的私募跑路事件在私募圈炸了一颗巨雷。这次处在“雷潮”中央的是意隆财富。意隆财富集团负责人突然集体失联,位于上海的办公地点也已经人去楼空。这家母公司有着350亿元资产的平台,在炎热的6月再次给私募投资人浇了一盆冷水。

不仅仅是意隆财富,现在“玩失踪”的私募机构越来越多。7月13日,基金业协会公告称,包括意隆财富在内,还有上海西尚投资、上海郁泰投资、易财行财富,总计4家私募基金管理人的实际控制人失联以来,相关私募基金经营中断,严重扰乱了私募基金行业秩序,而上述4家失联私募发行的基金产品合计多达157只。

股权私募会不会接捧P2P成为下一个投资雷区?

实际上,自实施私募基金管理人失联公示制度以来,失联私募机构的名单就越来越长,以前失联私募一批也就是20家左右,但是今年5月9日公布的第21批拟失联私募出来一次就是123家。

股权私募会不会接捧P2P成为下一个投资雷区?

在这些跑路失联的名单中,尤其股权类私募机构数量最多。据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7月16日,合计161家私募机构的状态为失联,其中股权类、创业基金类私募失联家数为118家,占全部失联私募家数的73.29%,而涉及到二级市场的证券类失联私募合计43家,占比为26.7%。

问题来了,随着今年P2P网贷平台频频“爆雷”以来,为什么跑路失联的股权类私募机构会越来越多,渐成一种趋势?难道要接捧P2P成为下一个投资巨坑?

行业乱象丛生,股权类更易失联

国内私募门槛比较低,监管比较松的缘故,鱼龙混杂的现象至今一直存在。这也是私募机构跑路失联现象屡次发生的原因之一。

乱象丛生的私募违法行为包括:未按规定办理基金备案手续;向合格投资者之外的个人募集资金;向投资者承诺保本或最低收益;向不特定对象宣传推介私募基金产品等等。

针对私募的乱象,今年以来相关监管部门加大了督查力度,主动出击打击违法违规私募公司。

4月20日,证监会披露了10起私募基金的违法违规案件,分别涉及违规经营、利益输送、操纵市场、老鼠仓四类违法行为。另外,5月2日,深圳证监局发布的2017年度稽查执法工作综述显示,查办了私募基金违法违规2件,将6家私募基金公司及某证券公司投行人员涉嫌违法犯罪线索移送深圳公安机关。

除了以上监管部门执法主动出击以外,情节更为恶劣的是,私募机构直接跑路失联。这种情况更多的是涉嫌违规自融。

前文提到的阜兴集团就是一例。据《华夏时报》报道,阜兴集团主要控制着上海意隆财富、上海西尚投资、上海郁泰投资等具有私募基金牌照的公司,而这些公司旗下目前仍在运作中的私募基金就多达上百只。从机构类别来看,上海西尚投资、上海郁泰投资均为私募股权类投资基金,另外,上海意隆财富为非其他私募投资基金。

今年年初,《今日财富》曾报道指出,意隆财富实际为阜兴集团融资公司,其官网多只基金产品均为稀土产业基金,其行为涉嫌违规自融,资金去向疑似流向阜兴集团,最终导致爆雷。不过该说法尚未得到相关证据证实。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月份,阜兴集团法人朱一栋曾涉嫌操纵股价获利6个亿被调查,央视以《神秘账户操纵股价》为题曝光了这一黑幕。

此外,意隆财富的大股东赵梁,是阜兴集团旗下上海阜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阜隆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等多家全资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让人惊讶的是,赵梁还是最近公布额失联私募机构之——易财行财富的法定代表人。

说直白一点,最近跑路的4家私募机构跟阜兴集团多多少少都有关联,募集的资金输送给自己的关联公司,媒体质疑涉嫌自融也就不难理解了。

除了整个私募行业乱象丛生以外,股权类私募还具备其他特点,导致相比其他类型的私募更易出现问题。

私募排排网合规部副总监温志飞此前就曾表示,投资私募股权相较于投资私募证券,具有流动性差、信息披露不充分及场外交易的劣势,这些劣势容易造成道德风险的发生。其次在托管机制上,股权类私募也存在缺陷,即托管人无法有效地监控资金的投向及使用情况。

互联网P2P风险集中爆发

今年年初开始,从雅堂金融,再到唐小僧,以及联璧金融,均相继爆雷,民间四大高返平台至此走下神坛。特别唐小僧平台出事后,引发了多米诺骨牌效应。

网贷平台近期来频频“爆雷”,加之私募失联跑路的机构也增多了,我们自然而然会把两者联系在一起,是不是P2P“爆雷”引起了私募平台本身风险的爆发。

事实上,部分“爆雷”的P2P平台背后确实是出现了股权私募的身影。

6月21日晚间,基金业协会公示第22批拟失联私募名单。其中,高通盛融、上海云枫、上海原素3家机构均为私募股权类基金。让人更为惊讶的是,高通盛融与最近“爆雷”的善林金融实际控制人均为周伯云。

股权私募会不会接捧P2P成为下一个投资雷区?

4月9日,周伯云向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自首,称善林公司在全国范围内向社会不特定公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已产生巨大资金缺口致使无法兑付投资人本息。

4月17日,高通盛融公司价值3.589亿元股权遭警方冻结,冻结期限为2年。这极有可能是受日前被定性为庞氏骗局的善林金融案牵连。

自2015年2月起,犯罪嫌疑人周伯云又在互联网上开设善林财富、善林宝、幸福钱庄、广群金融等线上理财平台,对外大肆销售非法理财产品,涉案金额600余亿元。

股市低迷成为另一导火索

今年以来,随着中美贸易战的开启及升级,A股市场出现了4个“特朗普缺口”,可以想象整个私募投资可谓是尸骨遍野。根据格上研究中心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私募行业平均收益为-1.82%,其中股票策略私募平均收益率为-2.97%,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收益。

作为典型“靠天吃饭”的行业,私募想要在大势不好的情况下实现逆袭,并非易事。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前5个月,私募清盘产品数量接近2700只,比去年同期上涨了85%。相比过去三年的“股灾”、“熔断”及“价值风”所导致的清盘运动,今年以来私募清盘产品数量之多,让人惊讶。分时间来看,3月和5月清盘产品数量最多,分别为926和834只,占全部产品数量的65%。

正常清盘的私募产品都如此之多,可以说,大幅下跌的交易行情是压垮涉嫌违规大量配资股市的私募机构的最后一个稻草。这样的私募机构出现大幅亏损,不能兑付,不少的私募机构出现问题,老板失联跑路的现象也就增多了。

还是拿前面提到的例子来说。虽然阜兴集团的老板朱一栋的私募基金本身运作是正规的,但私募基金的融资方都是自己集团的公司或者关联公司。

用自己开设的基金公司,为自己的其他项目公司融资。这些钱进入到项目公司之后,怎么花就是朱一栋自己能控制的了,从而也就脱离了原本基金约定的投资领域。

这些钱都被朱一栋做什么用了呢?目前还没有调查出完全的真相,但从媒体的报道来看,其中相当一部分被投资到股市中了。

今年的股市行情如此惨烈,这种情况下大笔资金投资股市,甚至还想操纵股价,可太容易出问题了。当年不可一世的德隆,也是这么垮掉的。

结语

6月以来,对于P2P网贷平台频频“爆雷”,不仅仅是互金行业监管部门开始行动维稳了,连行业组织也开始发声,释放积极信号。

最近短短六天内,深圳、上海、广州、江苏四地的行业组织先后密集发声,称网站不能关闭,高管不能失联、跑路,遏制P2P行业突然集中爆发的风险。

那对于现目前私募的“玩失踪”现象的密集出现,那相应的监管部门又会怎么动作,避免行业风险集中爆发呢?我们拭目以待。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