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BP玩分答,聚份子能织出创投圈的关系网吗?
摘要 聚份子联合创始人王峰项目名称:聚份子主营业务:为创业者提供服务上轮融资情况:2015年9月获得数百万人民币天使轮融资,陶石资本领投,苏河汇跟投下轮融资意向:暂不明确项目关键词:分答模式;300个投资机构已上线;重运营基因三次转型,越转越轻作为一个提供创投服务的项目,聚份子的公司名称赫然带着“汇装”二
项目名称:聚份子
主营业务:为创业者提供服务
上轮融资情况:2015年9月获得数百万人民币天使轮融资,陶石资本领投,苏河汇跟投
下轮融资意向:暂不明确
项目关键词:分答模式;300个投资机构已上线;重运营基因
三次转型,越转越轻
作为一个提供创投服务的项目,聚份子的公司名称赫然带着“汇装”二字。难道说这家公司之前是做家装的?
实不相瞒,还真是做家装的。聚份子的创始人陈启明是齐家网的前运营总监,离职创业的第一个方向就选择了自己相对熟悉的家装。然而在融资过程中,他发现,帮助项目解决“融资难”这个需求,似乎要比继续自己手头的家装项目更容易。于是在2014年,聚份子就这么诞生了,最初的模式是创投圈的“在行”。
“投资人给自己的时间明码标价,创业者可以更直接地获得投资人对项目的感受”聚份子的联合创始人王峰这样概况当时的模式。半年内,聚份子积累了1万名用户,1700名投资人,实现了500次约见,然而运行之后就出现问题:创业者和投资人之前了解不深,贸然见面之下很容易不欢而散,同时为了保证约见的成功率,中间沟通的过程是由聚份子来完成的,如分别打电话约时间等,这对于一个初创型的公司来说,要在短时间内冲量就需要大量人力成本,模式重成本高,并不现实。
于是聚份子决定快速转型,在2016年,聚份子开始尝试做撮合FA服务。起初,FA模式似乎进行得比较顺利,上线不到2个月,就有了10个左右项目敲定了融资并且收到第一笔打款,但做起来以后入不敷出。实际上,聚份子尝试FA的过程可以说是去年创投圈里FA成风的缩影,这段风潮撞上资本寒冬时,后进入市场者会遭遇更强的挫折,耗费时间、人力和金钱的成本,但由于融资周期长、金额不高等原因,投入产出并不匹配。“个人FA可能活得还不错,但如果规模化做这件事,养人的成本和从项目里获得的收益是不匹配的。”王峰总结道。
第三次转型,聚份子正在将模式做得更轻,要做围绕BP的“分答”模式。创业者把自己的BP传上平台,并付给平台一定金额,投资人发表了对项目的看法以后,会获得这笔金额的70%。王峰说,目前平台上有来自300家投资机构的投资人,已经有100多个项目被成功点评,投递BP的回复率在80%以上,接下来的目标是增加项目来源,并把回复率提高到90%。
是跟风还是有路可走?
实际上,做融资服务的公司虽多,但因为融资这件事链条明确,需求清晰,服务的切入点和变现的途径其实并没有多样化,目前做融资服务的公司们多半还在尝试中,也有一部分因为难以规模化而放弃。聚份子模式的好处在于轻模式重运营,而公司本身带着强运营基因,在这个方向上的尝试会更快得出结果、进行下一步决策。
从需求上来说,投资人对优质的项目源可谓多多益善。投资经理能人工覆盖的项目数量十分有限,因此聚份子收集投资项目符合了投资经理主动找项目的需求,而聚份子上的项目也会被投资人打分,综合评分较高的项目相比之下更有接洽的价值,对于投资经理来说也会省去一部分寻找项目的成本。而对于创业者来说,融资的周期往往在三个月以上,长的甚至半年、一年,创业者需要不断吸收投资人的建议、调整自己的方向,因此聚份子可以作为一个接触投资人的低成本渠道,创业者和投资人“看对眼”以后,也可以进行买断,乃至后续沟通、融资。
聚份子的下一步是扩大项目来源,而这需要引入更多的中间方一起填充项目库。目前聚份子的方案是,和全国各地的孵化器、众创空间等进行项目合作,这些机构可以在3分钟之内接入聚份子平台发布创业项目,每当有一个创业项目得到点评,孵化器、众创空间就能够获得相应的分成,目前分成是单笔交易金额的15%。
这一步只是聚份子模式的开始。当增强了平台上创业者、服务商和投资人的粘度以后,聚份子会在信息共享和关系撮合上做更多事情。一个可能的方向是尽调报告的共享,未来还可能会在金融方面衍生出更多的玩法。但聚份子比较想做成的模式是让投资机构实现项目众包,“一个机构养投资经理的话,一年成本很贵,15-20万,如果我们能成为一个机构认可的项目来源,如果聚份子能相当于一个投资经理的人力,机构也可以考虑付费的。”王峰说。
本文为拓扑社原创,未经同意不得转载或引用
寻求报道&合作请联系:tobshe@itjuzi.com
关注拓扑社微信:tobshe,获取更多内容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