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磨砺,“老炮儿”找到了最合适的投资打法——高特佳蔡达建
摘要 股权机构控股上市公司,在国内医疗领域,高特佳应该算是最早的一批。在圈里,熟悉的人常常称他为“老蔡“,认为他是“投资圈里离产业最近的,又可能是产业界最懂投资的。”事实上,老蔡可以说是中国体制内最早的一批项目分析师,20年前下海深圳,一路从投行服务到风险投资;从一级市场到二级市场再到因产业情怀而重新回归
股权机构控股上市公司,在国内医疗领域,高特佳应该算是最早的一批。在圈里,熟悉的人常常称他为“老蔡“,认为他是“投资圈里离产业最近的,又可能是产业界最懂投资的。”
事实上,老蔡可以说是中国体制内最早的一批项目分析师,20年前下海深圳,一路从投行服务到风险投资;从一级市场到二级市场再到因产业情怀而重新回归一级市场;从各领域找项目到专注医疗健康投资;从纯粹股权投资到与并购联动,从不断试错到明确方向,他用了20年。
一二级市场碾转老将的产业情怀
2000年代,随着创业板的呼之欲出,大批本土创投机构在2001年之后如春笋般崛起,高特佳也是在这一年成立。然而,谁也没有预料到,互联网世纪泡沫破灭后的熊市长达5年之久,这直接导致了创业板推出预期一延再延,大批专注于一级市场投资的创投企业相继倒闭。而蔡达建带领的高特佳几经波折,在2004-2005年左右,公司投资业务发生了第一次转变。
“考虑到一级市场投资退出环境短期没有办法明显好转,加之自己对证券投行又比较熟悉, 2005年前后,我认为A股熊市可能已经接近尾声,于是决定扩展二级市场业务”蔡达建回忆说。而后来的超级大牛市行情,也恰恰证明了其对资本市场独到的判断力。也正是这些二级市场积累的投资经历与资源,让高特佳日后能够走出一条一二级市场结合的并购整合之路。
不过,蔡达建也坦率表示,尽管那个时代随着二级市场业务的发展赚了不少钱,但在不成熟的市场环境下,他还是选择了退出。于是,2007年,几乎是在A股市场牛市的顶点,高特佳毅然将二级市场的业务全部结束,并重新将一级市场作为业务核心。也正是这一年,高特佳结缘血液制品领域,并投资控股了博雅生物。
产业共赢是我对投资的梦想,不是一个纯碎的金融概念
与其他股权机构不同,投资并控股上市公司,高特佳在国内是第一家,至今这种做法仍然罕见。“从2007年我们就已经开始筹划并尝试这样的投资思路,一直以来我对投资的梦想,产业成分很重,不是一个纯粹的金融概念。在高特佳投资的许多项目投资中,我们都尽可能做到与产业共同发展,高特佳对产业的情结、对产业的服务,是一般投资机构不能比的,在我内心里,自己把企业做大、做到能上市,才是最牛的。”蔡达建如此说道。
事实上,蔡达建对产业的理解及投资眼光,早在2004年从其对迈瑞医疗的投资便可体现。彼时,蔡达建主导对迈瑞医疗3000万元的A轮投资,而迈瑞医疗两年后便赴美上市,并逐渐成长为中国最大的医疗器械公司,也是如今很多投资机构争抢的标的之一。
在专注医疗领域的前几年,高特佳经历了太多的风风雨雨。以控股公司博雅生物为例,刚投进去一年之后,公司发生了较为严重的医疗纠纷危机,高特佳此次投资被外界称为一场失败的“赌博”。而蔡达建对此事的回应是:“如果是你下定决心去做的事情,一定要有充足的支持你做下去的理由,不要随便撤退。在当时我们还是坚定地看好血液制品这个行业,而且它的行业集中度比较低,那么我们专注在行业整合的出发点就不会有错。”8年来,高特佳为博雅生物做了一系列诸如危机公关处理、财务规范、上市前辅导、外延式并购等增值服务,最终让高特佳收获了60多倍的账面回报。
投资生态化:医疗健康领域的整合者
聚焦医疗健康产业投资,强化投资生态圈的布局,蔡达建认为,高特佳历经多年摸索后的战略,是非常清晰的,而且坚定认为是适合的。
第一,医疗健康行业的发展,已经到了以并购为主推动行业结构进行转变的阶段。以往,医疗领域并购标的超过一个亿市值的还不多,收购标的多为非常早期的企业;但是最近几年,医疗行业收购的企业估值明显得到提升。比如去年高特佳以6亿多估值收购新百制药全部股权;中国中药并购天江药业时,后者估值接近100亿;国外则更高,达到上百亿、甚至上千亿美金。比如2015年底,辉瑞与艾尔健达成的并购协议,金额高达1600亿美金。这也是在不同市场成熟度下,并购发展阶段不一样的表现,而当前正处于医疗领域并购整合大时代的前期阶段,有较大的投资整合机会。
第二、根据投中集团数据统计,2015年中国医疗健康领域VC/PE融资案例134起,同比下降10.67%;但融资规模34.72亿美元,同比暴涨1.51倍,增长态势如火如荼。2015年融资金额规模上涨尤为明显,交易规模连续4年呈现上涨态势,尤其2015年呈爆发式增长态势。此外,随着中国人口数量的自然增长、人口老龄化以及居民卫生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医药制造行业将持续快速增长。这个市场对像高特佳这些投资者来说,还有很大的“折腾”空间。
第三、现在单是医药生物行业就有5000多家企业,在大的市场化前提下,未来通过竞争可能变成1000家甚至更少(美国市场规模更大,也只有四五百家),谁能跑出来?还是要靠一批有核心竞争优势的产业和资本进行合作,拼研发、拼营销、拼管理,拼到最后,所有东西拼完之后,就是拼资源。行业资源最终是稀缺的,先占先得。” 显然,专注于医疗健康领域的高特佳具备这种资源。
2016年3月9日,中国最大国有医药集团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混改获得最新进展,旗下现代制药公告拟定增77亿,高特佳作为主要认购方现身公告;同一天,国际医学公告,拟跨界发起设立君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其创始名单中,也有高特佳持股20%的身影。一天内达成与两家上市公司的合作,也不难看出高特佳的平台优势正在逐渐显现,这也是高特佳做医疗健康产业投资并购的根本性优势所在。
当然,上述两家上市公司的公告仅仅是高特佳发展的一个镜像,高特佳投资的企业项目已经有近100家,已上市的企业近20家,其中医疗健康产业的企业则达到近40家。
整合者的计划
“今后在大健康领域的投资,将会越来越多。”蔡达建说,目前整个大健康产业处于刚刚开始发展的阶段,尚未取得很多突破。在此阶段,哪些企业能抓住机会,成为行业领先者,将是备受瞩目的事情。
但是很多收购标的都是同行和竞争对手,如果直接去收购,可能不但不能成功,反而会引起对方反感,这个时候就需要专业投资机构发挥作用了。只有认真研究行业规模,摸清对方需求,围绕其战略出发,对方才会感兴趣。而在标的选择上,也会按照合作方的战略导向去投,否则就不投。而这个过程,也是高特佳营造行业生态体系的思路。
这种生态体系如果用世界顶级俱乐部的青训体系来比喻的话,即是:“像皇马、曼联,一方面要把市场上最牛的大牌买过来,因为这些大牌有能力和号召力,这种情况就像并购和战略性投资,直接用很高的代价把资源拿下来;而青训体系则类似于VC和天使,花比较少的钱去慢慢培育,用时间来换,打一个成功概率。比如曼联的92黄金一代,就是自己培养的。
所以,高特佳的策略是要像曼联一样,一方面要去外面买,与一些有标杆性质、有行业里程碑性质的公司合作,建立自己的品牌优势;另一方面,也要自己培养一部分,所以高特佳也会做些早期及VC阶段的投资,甚至要推动多种形式的合作,尽可能实现并购退出。
理财,找懂的
在应用商店搜索下载好买掌上基金APP,马上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