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腾创投俞江虹:做投资,会投的都是徒弟,会退的才是师傅
摘要 文|本刊记者韩璐作为麦腾创投的创始人,俞江虹每天的时间都排的很满,工作日程几乎掐着分钟在安排,但酷爱帆船的他,还是早早预留了9月份在厦门举行的中国俱乐部杯帆船挑战赛及10月份在青岛举行的中国商学院杯帆船赛时间。对于他来说,参与这项运动和从事投资,几乎是一脉相承的,首先,这是一个团队的事,投项目也是如
文 | 本刊记者韩璐
作为麦腾创投的创始人,俞江虹每天的时间都排的很满,工作日程几乎掐着分钟在安排,但酷爱帆船的他,还是早早预留了9月份在厦门举行的中国俱乐部杯帆船挑战赛及10月份在青岛举行的中国商学院杯帆船赛时间。
对于他来说,参与这项运动和从事投资,几乎是一脉相承的,首先,这是一个团队的事,投项目也是如此,考验的是团队协作。其次,帆船是个策略性运动项目,要根据水流、潮汐、风力、风向等当下状况做相应的路径规划和应对策略,而创业和投资的过程也正是一个动态应变的过程。最重要的是,这是一个人类资源与自然博弈的运动,俞江虹现在重点关注的AI、大健康、文创领域,其实也是刚好是有限资源之间博弈的行业。
从1997年互联网创业开始,俞江虹可以说是一个创投老兵,也是互联网骨灰级连续创业者,某种意义上,对于投资,他早已游刃有余,但对于这个行业,他依旧充满敬意。在接受《投行家》记者专访时,俞江虹坦言,创投圈与20年前,已是今非昔比,不论是对于投资人、还是创业者来说,生存环境与竞争维度都早已不同,如何双赢或多赢就成了新的时代话题。
与十几年前机构盲投都能赚的创投圈已经截然不同,俞江虹开始强调精准投资,并寻找优质的资金及资源,这也是他成立麦腾创投的初衷。
见证过互联网泡沫起落,经历了中国PE/VC从0到1的黄金发展二十年,俞江虹想要开始做一个不一样的投资人,从产业切入,建立创新创业学院,为创业者在不确定的环境中找寻一条相对确定的路。
如今,麦腾系旗下拥有多家实体孵化器,如麦腾创业天地(普陀)、智慧天地(浦东)、集创空间(黄浦)、365众创小镇(宝山)、连力空间(杭州)等多个创业孵化空间。此外,麦腾也正管理发行着麦腾天使基金、麦腾新三板加速基金、麦腾并购基金、麦腾美元基金等数个基金。近年来,麦腾共孵化、投资新创项目500多个,拟投资退出的项目最高回报率达12倍,而平均年化收益也有35%以上。
《投行家》此次专访麦腾创投俞江虹,聊聊他眼中的创投江湖。
早期投资,个人IP更重要
《投行家》:2000年前后IDG、软银、红杉等投资机构开始陆续进入国内,开启了VC1.0时代,到如今,国内的PE/VC行业也在分化、锐变,越来越多小而美的新机构开始出现。行业格局的变化,会改变哪些行业规则?
俞江虹:从大趋势上来说,有两个改变正在发生。
1, 早期投资中,不再迷信机构品牌,而是注重个人IP。
投资这件事与个人经历与背景息息相关,虽然很多年轻人做创投、做投资也能投出不错的项目,但能否持续、复制这种成功其实还需要个人的资源积累与经验积累。很多创业者现在选择资本的时候,也会考虑究竟选择机构还是跟随个人?
在我看来,对于早期项目来说,跟对投资人更重要,谁来操盘,谁来对接,谁负责退出很关键。
投资人的眼光是一方面,投后管理则是另一个关键,如果是放养状态,那对早期项目来说,很容易就出现各种问题,甚至失败,即便创始人背景出色。但如果操盘的投资人个人能力强、资源本身比较多,那就容易辅助这个项目给做活。
所以说,至少早期项目来说,投资人个人IP占主导作用,机构品牌反而是弱相关。
2, 以前是投而优则创,现在创而优则投,并且更有优势。
我自己本身是个连续创业者,同样是老兵,与纯粹的投资老兵的标签又有所不同。97年至今,中国的创投历史也就20年左右,而且早期基本是美元基金为主。尽管很多投资人会说,我做了一辈子投资,但现在看来,可能有着创业背景的投资人会更有优势,因为未来投资你需要你去理解创业者,不仅懂他的业务,更需要懂他这颗创业的心。
没创过业的人不太容易轻易理解创业者的内心是怎么想的,他出来就是四大行,或者是几个大牛的头牌投资机构背景,他没创过业,就是做一个投资经理高级打工,你不知道人家创业人是多艰辛,他想的比你多,生存是第一位的,因为一般进投行或者知名机构的都是一些名校出来的,所以从小到大都是成功的,好像没见过多少不成功的事,更容易进入投资人误区。
《投行家》:在连续创业者与投资人两个角色之间,你觉得最大的转变是什么?
俞江虹:实际上我做企业时,更多是用投资人的思维方式去做——“见好就收”。
相比从一而终的情怀型创业者,我更像是异类创业者,把企业当产品,做到极致,打包处置,再开发新产品,周而复始,以此来实现价值的提升与实现。
我觉得,对于大多数创业者来说,更多需要有一条道走到黑的心态,但投资人不是。投资人不可能永远跟创业者结婚在一起的,离婚是注定的,原因在哪?因为他背后有投资人LP要退出,他在一定的历史阶段起到一定的历史作用,仅此而已,在这个历史阶段上认可你就同舟共济,过了这段就是个朋友而已,不可能在股权上跟你有任何瓜葛,仅此而已,这就是投资人。相对而言,用自有资金投资的投资人退出压力会小很多。
创业好比品尝佳肴,最理想的当然是一人尽享,但恐怕并不现实,除了团队要分享,投资人、行业上下游也需要分享,通吃的年代已然过去,实际上我们每个人就做其中一块拼图,然后或成功或失败,或者有所获。
《投行家》:投资人会需要更偏理性或商业化一些吗?
俞江虹:这个是一个一直有争论的话题。我个人感觉,投资是一个大的范畴,你不能用简单的问题涵盖投资的各个策略阶段,从早期的种子、天使到A轮、B轮、C轮甚至到preIPO到并购,这个都叫投资,但体现出来的特质或特征是不一样的。
早期我觉得更需要一种感性的,或者激起了一种瞬间判断力,如早期的种子阶段或者天使前后阶段等都需要这种特质,考验的是对人判断的敏锐性及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因此,早期投资更艺术一些,越往后走越科学,到preIPO就需要报表、数据、可靠性、持续性、流程、合规性问题等等程序化的内容。
不同阶段的需求和特点截然不同,中间阶段就是需要艺术和科学判断。有趣的是,任何一个行业中的独角兽都不是仅从科学的判断里面出来的,都有其艺术性判断的一面。而投资判断过程的本质是在科学与宗教之间的思想博弈过程,因为科学的本质是怀疑,而宗教的本质是相信。
《投行家》:你会给自己打上哪些标签?
俞江虹:从心理学层面上看,我们不得不承认人具有多面性。我在待人上是较感性偏艺术性的,但对于事情本身,我还是一个偏理性的判断者。
比如,在商业模式的判断上,我会思考商业模式成立的前提是什么?可能不是风口与否,而是实际上能否解决人最本源的需求。好比共享单车这件事,很多投资人都觉得能做成,我个人预判,就这件事本身,财务模型或盈利模式可能不一定成立,但通过这个故事做成别的事的可能性就非常大,融资融得足够多,就能做成很多尤其是高资本门槛的事。
《投行家》:这些年你自己做创业,有没有你特别冲动的项目,失败也好,成功也好,让你觉得印象特别深的?
俞总:虽然自己5次连续创业之路小有成就,但事实上,我更愿意说失败的故事,因为从社会整体创业这件事来看,失败是大概率事件,而成功又往往不可复制,分享教训更有意义,避免重滔覆辙。
我自己在早期创业中也失败过,当时也是情怀所致,创始人很熟悉也很靠谱。但由于合伙人的精力不够专一,股东及合伙人里就我在孤军奋战,又没有足够的激励机制引入新合伙人,以至于后来市场竞争的格局使得各自的局部利益引起了整体利益的冲突,最后大家就不得不选择放弃。
这就是一个教训:早期创业伙伴要创业就要All In,否则,失败等着你。这与你用何种(感性或理性)方法看项目无关。
另外,判断项目解决的痛点有多痛,刚需有多刚很关键。有一定的需求,但是有没有那么刚,就决定了他能走得多远,不然有很多替代方案,就很可能走不远,唯一改变命运的就是其融资能力是否足够强。
比如,最近阿里在做无人便利店,这个全新的零售业态未来能不能迅速做大?至少目前我还没有看到可以挖掘的金矿,因为从客户角度,有很多解决买东西的替代方案,顾客在意的还是产品对他带来的价值,供应链、产品和市场推销能力,是在商业里绕不开的三个核心问题,这些才决定了客户的个人感受与体验价值。如果只是依赖于一时的时髦感、酷炫的展现形式或者概念,不解决核心问题,就很难持续。比如物品的质量包括新鲜度,店内的卫生环境如何维持?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等等都是问题。
实际上,很多商业模型需要在早期做出判断,是能走下去,还是考验创业者纯粹的融资能力。融不到钱就被关门外了,这是核心,当然行业本身也要有一定的让人想象的空间。
会投的都是徒弟,会退的才是师傅
《投行家》:有过激情与理智没有平衡好的时候吗?
俞江虹:我曾经投过一个做餐饮相关的B2B产品,旨在为散、小、各自为阵的餐馆提供管理系统。当时我一听就觉得很好,的确是刚需,但能否成功还有很多因素制约,就比如首先,创始人的专注度,至少不能是兼职,也不应该有一大堆后路,需要All in。
第二,后续的融资能力如何?除了依靠投资机构以外,有没有清晰的思路来实现?这个项目后来的失败,就是因为创业团队之间早期的分歧、不和与不专注,后期的继续融资节奏没有掌握好。
冲动式的创业大部分都以失败告终,创业者还是从需求本源出发才容易成功,所以创业者要想清楚,是不是创业,这件事有没有做好准备,因为创业是思想、心理、资源准备的最后结果,是水到渠成的结果。
《投行家》:这种判断本身,能不能通过什么方式进行前期的筛选?
俞江虹:我觉得早期项目的判断,一定程度上应该引入大数据及AI技术,目的不是全部代替人,而是说一个机构一年如果要看一两千个项目,那么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在早期把一些明显的瑕疵项目剔除,然后再进入与人之间的沟通阶段,效果与效率两个问题都能够同时解决。
《投行家》:不管从政策、社会支持力度还是个人意志层面,创投的大环境应该都在变好吧?
俞江虹:肯定是在变好,但是从总的来看,成功与不成功的概率是一样的。因为大家的水平都是水涨船高了,竞争的维度提高了。
过去我们看到历史上一些大牌的机构做投资,因为那个年代竞争不充分,不管是创业还是投资机构选择都很少,才会有所谓的全赛道投资的说法,我们现在在一个充分的竞争市场,竞争格局不一样了,创业者也多了,就更依靠眼光与判断力做精准投资。加上如今的退出渠道,和以前主要依靠IPO的方式也不同了,能投是否能退?是账面浮盈还是退出实盈?
《投行家》:竞争的维度不同,对于投资人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
俞江虹:是的,所以对于现在的投资人来说,一是,投资人对新事物的判断和接受能力要不断提高,不能唯经验者论,因为很可能既往经验里没有这部分,如现在的消费群体变了,主流消费群体在变化,在迭代,在进步,95后、00后正在成为未来主力消费群体,不能还拿着70后、80后的眼光去判断。
其次,如今的投资,对投资人本身资源是一种考验,“能投的都是徒弟,能退的才是师傅。”
一个项目好坏其实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退出来才能论英雄,在整个创投生态圈更具影响力。
产业精准孵化,将不确定变确定
《投行家》:你希望麦腾未来在整个生态圈中担任什么角色?
俞江虹:麦腾的角色是个孵化体系,通过不同独立板块来进行“产业精准孵化”,所有的项目孵化都跟着垂直产业走。好比与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合作,我们的孵化标的就一定是他们看好的,比方说特种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智慧制造以及服务机器人这四大领域里面,看好的这个孵化项目,未来产业端就有可能买服务、买产品甚至买股权。
产业精准孵化的好处在于,产业后面的供应链已经有了完善的体系,使这些被孵化的项目能够高效地从零到一,而不是无的放矢,我们的愿景就是做精准和高成功率的孵化,把不确定的东西变成确定的东西,这是一个核心的商业模式。而投资实际上的逻辑也是尽可能的把不确定的因素变成确定可控的因素。
《投行家》:哪些产业是未来重点孵化的方向?
俞江虹:产业如果缺乏聚焦就很容易发散失败。所以我们聚焦——软硬兼施。简单讲,因为硬的部分就是人工智能、智慧制造以及大数据这些应用层面。软的方面,比如一些文创教育等领域,我们的策略逻辑是对冲的概念,因为未来最不受人工智能影响的就是原创内容,很多行业都会消失,如果在历史长河中麦腾要一代一代成为百年老店,基业长青,早期定位就显得非常重要。
《投行家》:麦腾重新定位了麦腾创学院,就是为这个孵化项目做服务?
俞江虹:除了产业端,我们还希望通过一些系统化和非系统化的讲座、课程来武装我们“从零到一”的创业者,使他们的创业马拉松更容易走向成功,尽管是路漫漫,其修远兮,但我们希望他们在艰难的路上走出一条比较确定,能看到未来的光明之路。
我们的创学院设置了七大模块,大概有十几门课程,手把手教他们理解,如何在茫茫的红海里杀出一条血路,把不确定变成确定,把从零怎么变成一,从不成功怎么走向成功,有产业在我们后面做支撑,有我们创学院这样的智库来替他们解决一些实际的创业问题,一些成功的创投大佬来帮他们讲解,哪怕是失败的教训,也可帮他们少走弯路,避免陷阱,这就是麦腾创学院所做的事,应尽的义务,这不是一个纯粹商学院的课程,而是创业的实践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