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应警惕“网红”策略

来源:来源:中证网 2018-10-15 08:07:00

摘要
A股曾出现众多红极一时的“网红策略”,笔者盘点这些策略发现,网红策略往往假定较为苛刻的前提条件,不具备广泛的适用性。ST股投资过去许多年,部分私募靠ST股获取了不错的收益。这种方法主要是寻找资产负债率不是特别高,诉讼可能性比较低的退市股,在退市前大笔买入。如果不退市,重组成功,就是乌鸦变凤凰,有壳价

   A股曾出现众多红极一时的“网红策略”,笔者盘点这些策略发现,网红策略往往假定较为苛刻的前提条件,不具备广泛的适用性。

   ST股投资

  过去许多年,部分私募靠ST股获取了不错的收益。这种方法主要是寻找资产负债率不是特别高,诉讼可能性比较低的退市股,在退市前大笔买入。如果不退市,重组成功,就是乌鸦变凤凰,有壳价值;如果退市,在完成摘牌交易之后,该股票仍可以到三板市场挂牌交易。

   ST股投资依靠苛刻的前提条件。首先,壳资源价值本身就是波动的。若将来注册制设立,基于退市公司的“壳”资源价值将会大大减少。香港创业板存在大量1元以下的仙股,鲜有人问津。目前新三板流动性不足,退市之后如果转到新三板,这种策略的成功概率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

  一、二级联动

  通常,一级、一级半、二级等不同市场之间有不同的估值。运作此策略的机构,它们通常会先选择一些市值相对较小、股权较为分散、大股东持股比例不高的公司,通过举牌在二级市场获得上市公司股权,拿到足够的筹码,甚至是大股东、二股东的位子。或者通过协议受让上市公司股份,然后再联手上市公司策划并购重组,为上市公司在上下游产业链上寻找并购标的,一旦上市公司完成并购,利好刺激股价,则可实现持有股票市值的上涨,并套现退出。

  最理想的模式是,通过一级市场的PE投资,寻找到业务和成长能力优异的公司,再通过注入上市公司,实现融资,促进公司成长。但是,并购重组的失败率很高,实际有一半的失败是在并购之后,也就是花了钱没有达到并购的效果。这样,浑水摸鱼者就进入了,纯粹借重组预期推高股价,从而实现套利退出。

  2017年3月31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了《私募基金登记备案相关问题解答(十三)》,明确要求“同一私募基金管理人不可兼营多种类型的私募基金管理业务”。由此,私募基金一、二级市场联动投资行为得以规范限制,从而更好的保护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一、二级联动策略的操作不确定性也大幅度上升。

  打新基金

  打新基金最辉煌的年份为2015年,其收益中枢为13.95%,主要是因为在2015年年底之前,打新需要提前冻结资金,而到了2016年,打新取消了预缴款制度,并且根据沪、深两市交易所规定,当配售对象初步询价中有效报价所对应的“拟申购数量”不超过网下发行股票总量时,打新基金的参与度大幅增加,整体收益就有所下滑。

  打新虽有增强收益,但长期来看,随着资金量的越来越多,超额收益减少是比较明显的。另外随着新股发行降速及打新申购收益降低,相关基金吸引力也逐渐下降。

  除此之外A股的网红策略还包括涨停板策略、定增策略等等。当一个策略变得异常吸引人时,通常是看起来收益更高,风险更小时,就需要仔细审视投资策略的假设条件。有时候,策略表现亮眼,只是恰好把握了市场的缝隙――一个风险和收益不对称的机会。问题在于,这种机会的假设前提会比较多,往往不具备广泛的适用性。

责任编辑:zqn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