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 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比2015年提高3个百分点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2019-09-24 08:21:08

摘要
每年新发癌症病例约380万,死亡约229万——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加之慢性感染、不健康生活方式等因素的逐渐累积,我国癌症总体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遏制这一势头已成当务之急。9月23日,国家卫健委等10部门发布《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实施方案(2019

  每年新发癌症病例约380万,死亡约229万——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加之慢性感染、不健康生活方式等因素的逐渐累积,我国癌症总体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遏制这一势头已成当务之急。

  9月23日,国家卫健委等10部门发布《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实施方案(2019~2022年)》(以下简称方案),要求到2022年,癌症筛查、早诊早治和规范诊疗水平显著提升,癌症发病率、死亡率上升趋势得到遏制,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比2015年提高3个百分点,患者疾病负担得到有效控制。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方案从降低癌症患病风险、加强癌症预防筛查与早诊早治、保障救助救治、减轻看病负担等多个领域,全面、系统地对癌症防治进行了规划。

  加快国产HPV疫苗审评审批

  在2018年6月国家卫健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科院院士、国家癌症中心主任赫捷公布了目前的恶性肿瘤5年生存率(指恶性肿瘤经过综合治疗后,生存5年以上的患者比例),已从10年前的30.9%提升到40.5%。

  其中,上升较为显著的有:子宫体癌,由55.1%上升至72.8%;甲状腺癌,由67.5%上升至84.3%;宫颈癌,由45.4%上升至59.8%;骨肿瘤,由17.1%上升至26.5%;食管癌,由20.9%上升至30.3%,某些肿瘤的5年生存率已高于美国等发达国家,如食管癌,美国同期仅为20%。

  不过,如果从总体恶性肿瘤5年生存率数据来看,我国与美国等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例如,2012年美国的相关数据为70%。

  为提升我国恶性肿瘤5年生存率,降低癌症患病风险是重要抓手。除了加强健康科普、加强生态环境与健康工作外,加强疫苗接种是重要手段。

  方案指出,鼓励有条件地区逐步开展成年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高风险人群的乙肝疫苗接种工作。加强人乳头瘤病毒疫苗(HPV疫苗)接种的科学宣传,促进适龄人群接种。加快国产HPV疫苗审评审批流程,提高HPV疫苗可及性。通过价格谈判、集中采购等方式,推动HPV疫苗供应企业合理制定价格,探索多种渠道保障贫困地区适龄人群接种。

  目前,国产HPV疫苗研发工作正进行得如火如荼。据今年7月报道,由厦门万泰沧海、厦门大学以及万泰生物联合申报的二价HPV疫苗已基本完成技术审评工作,目前正在等待现场核查。

  加强癌症筛查后续诊疗连续性

  加强癌症预防筛查,也是减少癌症危害的有效举措之一。

  方案指出,制订重点癌症早诊早治指南。对发病率高、筛查手段和技术方案比较成熟的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宫颈癌、乳腺癌、肺癌等重点癌症,组织制订统一规范的筛查和早诊早治技术指南,在全国推广应用。

  同时,应当加快推进癌症早期筛查和早诊早治。各地针对本地区高发、早期治疗成本效益好、筛查手段简便易行的癌症,逐步扩大筛查和早诊早治覆盖范围。试点开展癌症早期筛查和早诊早治能力提升建设工程。支持县级医院建设“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中心”,在试点地区开展食管癌、胃癌的机会性筛查。

  此外,疾病也给家庭带来了沉重负担。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沈琳表示,最新研究报告显示,结直肠癌和食管癌在中国城市地区的人均就诊负担最重,约为1万美元;肺癌和胃癌患者的负担次之,约为9900美元。

  在此情况下,早期筛查、早诊早治也显得格外重要。例如,妇女通过宫颈癌、乳腺癌“两癌”筛查,可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有助于让死亡率直线下降。

  此次方案也提出,到2022年,高发地区重点癌种早诊率达到55%以上,农村适龄妇女“两癌”筛查县区覆盖率达到80%以上。

  此外,还要加强筛查后续诊疗的连续性,将筛查出的癌症患者及时转介到相关医疗机构,提高筛查和早诊早治效果。要健全癌症筛查长效机制。引导高危人群定期接受防癌体检,加强疑似病例的随访管理,针对早期癌症或癌前病变进行早期干预。

  记者注意到,2018年,中央财政安排癌症早诊早治补助资金超过2.8亿元。部分癌症高发地区将重点癌症早诊早治纳入政府民生工程或健康扶贫项目。

  加快境内外抗癌新药注册审批

  在发现患者已经罹患癌症的情况下,方案要求,要努力降低癌症导致过早死亡率,到2022年,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比2015年提高3个百分点。

  为实现这一目标,最重要的手段是加强诊疗规范化管理、完善诊疗质控体系、优化诊疗模式。

  方案提出,修订肿瘤疾病诊疗规范、指南、临床路径。加强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指导医疗机构做好谈判抗癌药品配备及使用工作,完善用药指南,建立处方点评和结果公示制度。

  与此同时,针对患者关注的抗癌药可及性方面,方案要求,建立完善抗癌药物临床综合评价体系。加快境内外抗癌新药注册审批,促进境外新药在境内同步上市,畅通临床急需抗癌药临时进口渠道,推动将临床急需、必需且金额占比大、用药负担重的抗癌药实现仿制药替代。

  创新药是药监部门药品审评审批改革的重点之一。数据显示,2018年国家药监局共批准了48个新药品种,其中有30多个都是进口新药。

  如何减轻患者负担尤为受到重视。方案提出,要完善医保药品目录动态调整机制,将符合条件的抗癌药物按程序纳入医保药品目录,适时开展药品集中采购,保障临床用药需求,降低患者用药负担。

  第三方医药服务平台麦斯康莱创始人史立臣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独家抗癌药的价格普遍较高,若能够纳入医保,将有效减轻患者负担。关键问题在于价格谈判,必须进一步降低药价。由于是独家,所以价格谈判的难度也相应增大。

  去年,国家医保局通过谈判将17种抗癌药品纳入医保报销目录,平均降价56.7%。目前,新一轮药品谈判开始在即。

  国家医保局医药服务管理司司长熊先军8月表示,初步确定将128个药品纳入拟谈判准入范围,包括109个西药和19个中成药。这些药品的治疗领域主要涉及癌症、罕见病等重特大疾病,丙肝、乙肝、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其中许多产品都是经国家药监局批准的新药,也包括国内重大创新药品。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