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促险企强化产品内控管理银保监会年内“三检”人身险产品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 2019-09-25 07:56:00

摘要
编者按:近期监管部门的保险业乱象整治重点将会围绕公司治理、资金运用、产品开发、销售理赔、业务财务数据等领域展开,并会下大力气解决违规成本过低的问题,严罚重处也会因此而保持高压态势。“保险条款专业性太强、晦涩难懂,被一堆专业术语及计算公式搞晕后盲目签单”,这是记者了解到的消费者在购买人身险产品时最常抱

  编者按:

  近期监管部门的保险业乱象整治重点将会围绕公司治理、资金运用、产品开发、销售理赔、业务财务数据等领域展开,并会下大力气解决违规成本过低的问题,严罚重处也会因此而保持高压态势。

  “保险条款专业性太强、晦涩难懂,被一堆专业术语及计算公式搞晕后盲目签单”,这是记者了解到的消费者在购买人身险产品时最常抱怨的问题。针对这一现象,监管部门从去年开始,致力于从源头解决长期困扰消费者的各种人身险产品问题。

  近日,银保监会再次向各人身险公司下发《关于近期人身保险产品问题的通报》(以下简称《通报》),对2017年各公司备案产品截至2018年底的销售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这已是监管部门年内第三次点名具体公司的具体问题,对于人身险产品的抽查核检正在变得常态化。但保险业的乱象治理绝非仅限于人身险,财险和中介市场同样是监管重点。

  顽疾未除又有新症出现

  从《通报》内容来看,相比今年的前两次通报,除人身险产品的“痼疾”外,部分公司还出现了相当数量的产品备案后并未销售或者销量极低的“新问题”。

  人身险产品问题仍然集中在产品材料报送、产品设计、产品费率厘定及精算假设、产品条款表述四大问题,超过10家公司被点名。比如,在产品材料报送方面,漏报、少报材料,报送材料内容缺漏或错误,报送方式不规范都是屡禁不止的问题。在产品费率厘定及精算假设方面,有公司年金保险的“长险短做”风险仍在延续,有的公司还存在健康服务费用占比超过监管规定的情况。

  一位寿险公司精算师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长险短做”名义上是长期年金保险,但产品却通过各种返还设计形式,将消费者所交保费大量快速返还。这种方式企图规避中短期产品的监管规定,虽然保费赚得容易,可一旦保险公司资金运用收益下降,就会产生退保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因此其不具有实际盈利性,也没有长期可持续性。至于产品材料报送不规范,这与公司治理不当有关,是比较容易整改的问题。

  在“新问题”中,中信保诚、大家人寿、天安人寿等7家公司销量为零产品数量超过10个,平安健康、汇丰人寿、中信保诚等6家公司销量为零产品数量占比超过备案产品数量的30%。

  记者注意到,刚成立不久的大家保险旗下的大家人寿也在上述“榜单”中。不过,“零销售”状况与公司处在起步阶段有关。记者登陆官网商城浏览,目前大家保险仅发布了四款产品预告,涵盖医疗、意外、重疾和定期寿险等基本保障类产品,均处于预售阶段,尚未开始对外销售。

  银保监会认为,产品销量为零,无论是保险公司主动调整产品计划,还是消费者不认可所导致,均表明公司产品策略不清晰,产品管理存在漏洞,产品开发效能低下,同时也是对监管资源的浪费。业内人士分析称,这种现象的产生也可能是因为险企的“占坑”情况,尤其是在新政策生效前夕的批量产品备案,之后又部分“弃坑”;或者还可能是并没有经过前期市场调研,在不了解市场真实需求下盲目备案产品。

  人身险治乱是场持久战

  据《金融时报》记者梳理,9月份的这次通报已是年内银保监会第三次针对人身险产品问题进行通报。三次通报共涉及保险公司59家,占全部人身保险公司(91家)的65%。其中,天安人寿三次均“上榜”,被点名两次的有和谐健康、中意人寿、平安健康、工银安盛、光大永明等13家保险公司。

  今年5月,银保监会曾对2018年人身险产品回溯情况和该段时期产品备案中发现的典型问题进行通报,涉及26家公司的17个主要问题。问题包括保险产品材料漏报、少报,产品设计存在销售误导隐患、保障功能弱化,条款表述、费率厘定等。1月,银保监会点名25家保险公司,通报问题包括产品设计不合理、保障功能弱化、条款约定不合理等多个方面。从三次通报情况来看,目前人身险产品的主要问题集中在材料报送及产品设计上。

  人身险乱象整治是一场持久战。

  早在2018年5月,为了全面规范人身保险产品开发设计行为,优化人身保险负债结构,提高行业产品供给质量,切实防控负债风险,银保监会通过全面梳理核查各人身保险公司在售存量产品, 下发《关于组织开展人身保险产品专项核查清理工作的通知》进行“四个严查”。包括严查违规开发产品、挑战监管底线,严查偏离保险本源、产品设计异化,严查罔顾公平合理、损害消费者利益,严查以营销为噱头、开发“奇葩 ”产品的行为。此次清理整顿之后,银保监会结合自查整改和监管核查情况进行了上述三次人身险问题通报。

  今年4月,《关于2018年人身保险治理销售乱象打击非法经营专项行动有关情况的通报》显示,针对机构自查情况,36家银保监局派出190个检查组,对133家人身保险公司省级机构和基层网点开展监管抽查。抽查发现各类违规问题1529个,涉及金额2.2亿元。

  全面整治处于高压态势

  2017年4月底,原保监会发布《关于强化保险监管打击违法违规行为整治市场乱象的通知》,拉开了整治保险市场乱象的大幕。此后的两年多时间里,监管部门对保险业乱象“亮剑”,坚持不回避、不遮掩,对违规行为毫不手软。

  2018年以来,监管部门开展了公司治理现场评估“回头看”等工作,严肃处理了股东使用非自有资金注资问题;开展资产负债管理能力评估、保险资金运用现场检查等工作,坚决遏制资产负债严重错配和违规投资;开展人身险产品专项核查清理等工作,强化产品保障属性;开展“治乱打非”专项检查、保险中介机构互联网保险业务合规性检查等工作,整治销售误导等问题。

  截至2019年9月18日,银保监系统针对各类保险公司累计开出罚单348张,累计罚金约7000万元。其中,中介机构及兼业代理机构罚单占近七成,编制虚假资料、违规给予合同外利益等成处罚重灾区。

  伴随不断强化的问题核查与监管处罚,《金融时报》记者在采访中明显感受到,保险机构已充分了解监管部门治乱的决心,对于违法违规行为不再抱有侥幸心理,合规意识有所提高,对于已被查出的问题正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加以整改。从公司高层至下设部门,单纯追求业绩不再是唯一目标,加强公司治理逐渐成为其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长久战略。

  据了解,近期监管部门的保险业乱象整治重点将会围绕公司治理、资金运用、产品开发、销售理赔、业务财务数据等领域展开,并会下大力气解决违规成本过低的问题,严罚重处也会因此而保持高压态势。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