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类外资私募加紧布局中国 “新来者”元胜拔头筹

来源:网易财经 2019-08-20 09:16:00

摘要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愈发开放,证券类外资私募正加大布局中国的步伐。一方面,从数据上看,截至8月19日,今年以来证券类外资私募备案的产品总数已超过去年全年,且管理规模最大的机构已达到20亿元以上,进入头部前5%私募之列。另一方面,今年以来,有6家证券类外资私募获得投顾资格,两家私募推出FOF(基金中基金)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愈发开放,证券类外资私募正加大布局中国的步伐。

一方面,从数据上看,截至8月19日,今年以来证券类外资私募备案的产品总数已超过去年全年,且管理规模最大的机构已达到20亿元以上,进入头部前5%私募之列。

另一方面,今年以来,有6家证券类外资私募获得投顾资格,两家私募推出FOF(基金中基金)产品,拓展了在中国的业务范围,使得中国资管市场愈发国际化与多元化,促进行业在良序竞争中健康发展。

1

年内备案22只产品

近三年来,证券类外资私募发展势头良好。截至8月19日,已有毕盛投资、桥水投资、贝莱德、施罗德、惠理投资、瑞银资管等21家证券类私募机构在中基协登记备案。其中,联博汇智投资、安联寰通资管、德劭投资、霸菱投资、野村投资为今年新登记机构。

从产品情况上看,目前除年内备案的5家机构还未发产品外,其余16家外资私募共备案49只产品。其中,今年以来共备案22只产品,比去年全年备案的产品总量还多2只,且占总产品数量(49只)的近五成。

证券类外资私募加紧布局中国 “新来者”元胜拔头筹证券类外资私募加紧布局中国 “新来者”元胜拔头筹

分机构来看,外资私募最多备案6只产品。中基协备案信息显示,惠理投资、元胜投资旗下均有6只产品;而瑞银资管、施罗德投资以5只产品并列第二;路博迈和富达利泰均已备案4只产品,并列第三。其中,于2017年1月备案的富达利泰,为最早获得证券类私募资格的外资机构。

从管理规模上看,元胜投资以超20亿元的规模遥遥领先。私募中国网报告显示,截至7月底,21家外资私募的管理规模合计约56.5亿元。其中,备案仅一年零两个月的元胜投资,以20亿-30亿元的管理规模居首位;瑞银资管和英仕曼投资紧随其后,管理规模约为5亿-10亿元。而根据中基协发布的7月报,规模超过20亿元的私募仅有1239家,占私募总数(24332家)的比例约为5%。

2

私募扩大对外开放

对于证券类外资私募来说,今年利好消息不断,主要表现在在华展业范围逐步扩大等方面。

首先,已有6家外资私募获得投顾资格。今年3月,路博迈投资和富敦投资成为首批获得在中国开展投资建议服务资格的外资私募,引起市场较大关注。随后,安本标准投资、贝莱德投资、元胜投资、毕盛投资均获得投顾资格。业内人士表示,这意味着外资证券类私募可以开展投顾业务,成为其他资产管理机构的投资顾问,进一步拓展业务,扩大规模。

其次,有两家外资私募尝试发行FOF产品。8月2日,瑞银资管旗下的首只FOF产品备案成功,成为首家在中国发行私募证券投资基金FOF产品的外资资管公司。对此,瑞银资管相关负责人表示,该产品可分散系统风险,提高投资回报质量。对冲基金的FOF是瑞银资管的旗舰投资能力之一,且FOF产品的推出顺应了中国资产管理市场未来的需求。接着,施罗德投资旗下的FOF产品于8月6日备案。

再次,为积极稳妥推进私募基金领域的对外开放,中基协于近期推出四项具体配套政策:一是明确外资私募实际控制人可以是受境外金融监管部门监管的境外机构;二是明确外资私募基金投资参与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标准;三是为外资私募的外籍高管和投资经理开设英文从业资格考试;四是放开外资私募产品参与“港股通”交易的限制。

“上述举措为外资私募管理人进入中国市场创造了公平竞争的商事环境,也向国际市场传递了我国基金行业对外开放的坚定信号。”中基协指出。

而未来,还将进一步落实关于对外开放的各项政策,如“私转公”。中基协表示,欢迎外资私募管理人在合规经营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在华展业范围,申请开展公开募集基金管理业务,协会将积极做好相关服务。

3

促进行业良性竞争

外资私募加快布局中国市场,主要出于两方面因素考虑。卿云投资总经理杨振宁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一是由于中国市场逐渐发展壮大,A股逐渐国际化以后,比如MSCI和富时罗素都在陆续加大对A股的纳入权重,这些海外机构就算本着被动配置的思路,也会相应跟随”。

二是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程度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全球资管巨头进入中国,这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也是一种普遍现象。接下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外资机构进入中国资本市场领域。”杨振宁表示。

而外资机构的“跑步入场”,对投资者和行业来说,均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中基协表示,通过基金领域的相关对外开放政策,桥水、元胜等更多优秀海外基金公司和海外专业人才进入中国,为广大中国投资者提供更加丰富、更高质量的专业产品与服务,推动我国基金行业实现充分发展和普惠使命。

此外,还有利于私募行业良性竞争。“外资私募在管理、风控方面更成熟,海外投资经验更丰富,但总体而言,在如何吸引人才、组建团队、建立合适的激励机制、建立跟踪记录、渠道建立与维护等方面都面临挑战。”一位私募行业资深人士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如较早拿到PFM(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牌照的富达、瑞银等外资机构,顺应市场需求,结合自身在品牌、客户方面的优势,发行了投向本土的产品,找到了差异化的发展方向。而对于投资者而言,也丰富了产品选择,有利于行业良性竞争。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