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泰华盛郝丹:经济新常态催生资本市场新机遇
摘要 报道:科技创新仍是解决难题的良药。2018年4月23-25日,由投中信息、投中网主办,投中资本协办的“第十二届中国投资年会·年度峰会”在上海金茂君悦酒店举办。本次会议主题为“价值的力量”,来自国内外上百家私募股权机构汇聚一堂,对当前行业热门话题展开讨论。在此次峰会上,恒泰华盛董事长郝丹就“经济新常态
报道:科技创新仍是解决难题的良药。
2018年4月23-25日,由投中信息、投中网主办,投中资本协办的“第十二届中国投资年会·年度峰会”在上海金茂君悦酒店举办。本次会议主题为“价值的力量”,来自国内外上百家私募股权机构汇聚一堂,对当前行业热门话题展开讨论。
在此次峰会上,恒泰华盛董事长郝丹就“经济新常态催生资本市场新机遇”主题进行了精彩分享。
她表示,最近一两年,跟着大方向做投资是众多在做的基本功之一,通过经济增速放缓、非周期性经济状况、全球经济局势以及结构调整来看,2018年对于很多行业来说并不好过,这当中,传统制造业首当其冲。
伴随经济模式的改变,地产行业和金融行业也面临增速放缓的情况。现在的挑战就是供给侧带来的矛盾是显著突出的,政府在制订一系列的政策时,并不能完全顺应结构化需求的需要。
在此基础上,如何筛选优秀的投资标的,解决经济难题?她认为,科技创新仍是解决难题的良药。
以下为郝丹在“第十二届中国投资年会”精彩演讲实录,投中网整理。
大家好!感谢投中给到我们这样一个机会,跟大家探讨市场的情况。其实今天给我的题目相对来说是一个比较土的题目,因为刚才听到了基岩资本前一段的分享,我想可能不遵照于PPT,跟大家分享我们在最近的市场中所碰到的新的观点和新的问题。
先给大家讲讲最近的宏观经济。在过往我们做投资,跟着大的经济体走,或多或少 在这当中会发现机会。但是最近两年,发现我们必须跟着政治走,甚至以前不看新闻,也要看新闻跟着新闻走,跟着大方向做投资。最近一两年,这成为了我们在做的基本功之一。
2018年传统制造业将面临巨大挑战
去年是最辛苦的一年,可能2018年情况好一点。但是一开年,我想面对着众多的金融机构都是不平常的一年,这种情况,我们认为未来只会更加加剧。今年我想从我们自己来看会是非常不好过的一年,在国内做投资来说的话,基于几个理由。
首先从经济增速来看,内忧外患。这是今年最重要的一点,我想不仅仅是国内的经济情况非常严峻,还有恶劣的外部环境,从最近中美贸易战开始,相信包括外部的一些大的环境,从欧洲到亚洲都不太平,今年对于我们传统的制造行业冲击是非常大的,包括原材料的上涨,和上游的情况都没那么理想。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认为何谓新常态,其实是很难定义这三个字的。
第二个是我们现在进入非周期的经济状况下,而不是阶段性的,所以基本上压力是非常巨大的,像去年提到的三去一降一补为主线的供给侧的改革,到今年也是面临非常严重的问题,像去年行情比较好的像中国的高铁行业等还在维持一个不错的情况,但是整体来看,就是像制造行业,我们认为首当其冲它会面临比较大的冲击,其他的新经济,像新能源汽车也面临严峻的考验。像人工智能和新消费,这样一些新兴的行业,相反还能维系一个好的增长。但是从普遍的情况来看,今年对于市场是非常严峻的考验,而最严峻的时刻还未到来。
第三,从全球来说,中国这几年因为高速发展,现在来说依然高于全球的平均增长率,但是我们大家看到,包括地产对于地方GDP的拉动还是占据大的水平。虽然有些地方对于产业投资,对于不同新兴产业的投资加大了力度,带动了GDP的增长。但是对于大的基础建设、包括房地产等,还是占据了大部分的省级乃至地级城市的GDP的首要地位,所以从目前来看,虽然增长贡献率还是超过了30%,在全球来说处于领先的水平,并处于稳步上升的阶段,但是适当地大家可以看到我们国内的这种经济增长贡献率,可能在未来,一定程度上还是依赖于本身国内经济的增长,过去依靠出口带动的需求,在未来可能会显得艰难。
第四,从结构来说,目前进入了一个大的调整期。2012年我们就说中国进入到结构调整,要做重大的改革变化。但是其实现现在来看,我们要优化结构,从如何调整到如何优化,现在服务业的比重在GDP里面超过了50%,成为国民经济的第一大的产业。大家可以看到在这里面,包括教育产业、文化产业,医药行业,包括新兴的消费产业等,这几年可以说是非常风光的,确实涌现出了一批非常优秀的企业。“三驾马车”当中,消费从2014年以来,成为经济主要的拉动力,这也是决定了现有的投资机构大家所关注的新的亮点。
经济增长模式正在改变
增长模式也在做改变,这是依据政府给的数据来判断的。现在由于高增长条件不再具备,需要新的动力,具体在哪里,每个区域有每个区域的特色,比如说大湾区、长三角上海的自贸区,包括炒得热的东北板块,大家说要解放朝鲜了,所以丹东会成为下一个热点,这说明市场在不断地捕捉新的热点和亮点,比如说海南或者是雄安等,因为大的环境来说还是比较困难的。过去依靠土地、政府资源和劳动力密集,包括出口等,现在在做基本的改善。过往政府从土地投资,改为轨道交通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前两年政府的PPP建设等,这个我们未来认为是有大的空间。
随着成本的上升,包括环保投入的加大,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包括去杠杆、去产能这样一些基础的政府政策的影响,我们认为房地产、钢铁等支柱性行业增速会显著放缓。这当中还有一个行业会受到影响,就是我们的金融行业。在未来2—3年,我们认为金融行业和地产行业,整体的增速都会放缓,确实这两个行业会面临较大的冲击。所以在座的同业,我们认为这几年的日子还是会不太好过。
现在的挑战就是供给侧带来的矛盾是显著突出的,政府在制订一系列的政策时,并不能完全顺应结构化需求的需要。所以大家也看到就是我们刚才也在讲,一刀切的政策,供给侧的改革变成了调节,如何优化我们的改革,这成为新的话题。
高端制造,我们过往比较好的发达国家的企业,他们现在回流到发达国家,以美国为首,包括日本、韩国等,随着我们综合成本的上升,发达国家的企业过去重要的一些生产基地、技术、团队等都带回流到他们主流的国家。低端制造又转移到新兴的国家,比如说菲律宾、越南等。这就造成了传统的制造行业将面临的是最大的冲击。
金融领域今年依旧维系降杠杆的频率,虽然看到政府的信息在降杠杆这块稍微有所缓和,不是我们听到年初一刀切的降杠杆的政策,但是目前来说政府的降杠杆可能维系到明年的上半年。降杠杆所带来的地方政府债务性的危机,包括上市公司的危机、民营企业的经营危机等问题会在今年年中逐步体现出来。
上周我们做了降准,释放了一些钱出来,但是还是微不足道,降杠杆的过程中,对民营企业的经营性风险、现金流的风险都是非常大的,这也是导致了现在在我们的投资过程中,一些好的民营企业,过去利润三、五千万的,现在我们进入观望期,不知道哪天由于现金的问题,银行贷款的问题,或者是资金成本上升的问题,客户群体的问题,会导致它出现潜在的风险,在今年和明年释放出来。
整体金融行业在今年是偏谨慎的,最主要的是我们处于去杠杆的过程,而这一过程一直持续到明年上半年,整个上海最近的房子一手销售很火爆,说缺钱也不是缺钱,但是市场情况是钱没有去到该去的地方,或者是该投资的地方。对于我们一些新兴产业的投资,或者是新技术的这样一些投资,其实整个市场还是面临比较谨慎的态度,这都是我们现在碰到的一些,当前经济情况下的难题。
如何破解当前经济情况下的难题?
如果说如何破解的话,其实老话大家都说我们要科技创新,包括最近半导体这么热,我们要去投资芯片什么的。但是在这中间,其实很多时候是软件上的一个跟进,不仅仅是硬件上的一个诉求,这个反映在半导体行业、汽车行业和很多的行业都是这样的,可能我们在造硬件行业是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或者并不是与海外有很多的差距。
所以推动软件是很重要,然后这对产业起到很好的作用。更好地优化金融资源的配置,现在大家说这两年国进民退,很多好的资源整合到了国有企业,以前我们说我们做国企的混改,但是这两年大家看到的是民营企业的混改,从今年几个大的金控集团的整改,到民营企业和上市公司,都在寻求国企战略资源的整合,这代表了资金方面的整合,一个是资源方面的匹配。这也是今年市场发生的巨大的变化。
从资本市场来看,我们能够碰到什么样的机会呢?从行业上来说,其实没有太大的意义好说。因为我翻开,十家投资机构,十家要讲的投资方向都是一样的,大家都在投新医药、投新能源、人工智能和高端智能制造。我们去问到地方政府的产业引导政策时都是八大产业,基本上大家碰到的问题和我们的一样,但是该投什么,这些该不该投。其实作为投资机构来说是有不同的判断和方式,举个例子,比如新能源汽车,2015—2017年是恒泰华盛投资的重要方向,从锂电池到新材料我们都做了相应的布局和投资,但是今年我们停止了这块,不是这块不投了,整车不投,我投汽车电子,或者是比较拥有核心技术的电池上面的一些材料等,就是会在里面寻求一些细分的领域。而整车受宏观政策影响巨大,受国家补贴影响巨大的企业来说,过去靠一个PPT融资上百亿的基本上今年我们不再看。
从整个产业来看,未来3—5年会发生变化,比如说汽车产业在任何时候都是可投资的产业。我们在汽车企业做了一个很小的元器件,但是它跟五大车厂合作和主要的主机厂合作,这些企业生活的日子是非常轻松,所以这种大的企业里面依然是有很大的投资机会,主要是受市场的影响,或者是现在宏观面的影响来说,相对我们会变得比较谨慎。因为确实这块,重大投资上我们看不到明显的未来,和前两年截然不同的方向。
在现在的经济周期下,我们觉得一个是医疗,一个是教育是必须要花钱的,所以基本上这两块是我们面临新世界、新秩序、新方向里面大家关注上必不可少的一环。从我们公司来说仅关注两点。一个是医疗器械为导向的市场,因为中国的医疗器械市场还是全球增速最快的地方,欧美国家每年只能维系5%的增长,而中国的平均增速是能维系15—20%,而国内普遍的医疗器械的企业都是偏小,偏落后和技术单一,这方面进口替代包括扩容会带来机会。另外是空间技术模式上来看,基本上我们认为未来可能包括影像诊断、心脑血管、体外诊断和医疗服务这块都是需要关注的重点。
第三个是今年比较热的人工智能的方向,2015年我们开始布局,包括看了深圳很多孔雀计划的项目,我们也做了商汤的B轮融资,今年我们帮助上市公司做产业上的整合,这是一个趋势,也是大家看好的地方,无非怎样投。现在是独角兽企业把这些弄到天价,我们更多地是到美国、以色列市场发现新技术,看看是否可以转化到国内做应用。但是整个这块,需求和产业趋势非常明确,主要核心是看技术。
高端制造的新机会
高端制造,虽然说了很多是不利于制造行业,而且在传统的制造行业投资中会非常谨慎。一个是出口政策,一个是原材料,第三个是环保。造成我们现在投制造行业时是很难投下去的,而且大而好的标的是非常稀缺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认为产业升级是中国制造业的必经之路,怎样投?能不能投?我们也做了深入地 思考。
首先从体量上来说,小的这种,除非是有上市公司和产业整合的必要的需求可以投,但是大的产业集群的项目,基本上在国内已经非常少,前两天我们跟上市公司做半导体一个项目的竞拍,发现因为中兴的问题导致竞价一个还不错的项目,瞬间溢价1—2倍。也就是这个市场变成了僧多肉少的市场,大家都会关注到好的项目宁可花大的代价领回来,确实从这块来看的话,这个情况也会再继续持续。
不同阶段看产业升级,我们注重在哪个区域、哪个局部,比如说是否形成了很好的集群效应,然后再在这里面挑选,并不是我去到华东,华东说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每个地方都有成型的产业园,是否都可以做这样的投资,这个我们会谨慎,并且还会结合大的环境寻找局部的机会。
谢谢大家!
(编辑:翟兆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