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兴业银行率先抛出在华设独资券商计划 或明年12月之后申请设立
摘要 (原标题:法国兴业银行率先抛出在华设独资券商计划或明年12月之后申请设立)外商控股券商的申请接踵而至,首家外商独资券商的申请也已出现苗头。就在证券公司外商股比限制取消时间节点公布的次日,就有外资金融机构明确表示要在中国成立独资券商,将“宜快不宜慢,宜早不宜迟”的原则充分运用。法国兴业银行相关负责人1
(原标题:法国兴业银行率先抛出在华设独资券商计划 或明年12月之后申请设立)
外商控股券商的申请接踵而至,首家外商独资券商的申请也已出现苗头。
就在证券公司外商股比限制取消时间节点公布的次日,就有外资金融机构明确表示要在中国成立独资券商,将“宜快不宜慢,宜早不宜迟”的原则充分运用。
法国兴业银行相关负责人12日公开表示,计划在中国成立独资券商,具体执行预计要等到明年12月政策正式放开以后。就在此前一天,证监会公布了证券公司外商股比限制取消的时间点,为明年12月1日。
有券商非银首席分析师对记者表示,相比外商控股券商,外商独资券商可以不受中方股东、董事的影响,给外资股东带来更大的话语权,比如保险公司中,独资险企友邦保险就属于业内翘楚。
不过在国内金融开放的大背景下,不论是外资控股还是外商独资,结果均会殊途同归。
中信建投证券非银首席赵然认为,外商独资券商和外资控股券商没有本质区别,核心关注点要落到业务开展层面,即外资券商会如何参与到目前已经白热化的券商竞争之中。
法国兴业银行计划成立独资券商
据媒体报道,在12日举行的第三届CFA Institute中国量化金融峰会上,法国兴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环球市场部总监何昕表示,法国兴业银行接下来计划在中国成立一家独资券商。法国兴业银行是法国最大的商业银行集团之一,2019年《财富》世界500强位列174位。
何昕称,此前法国兴业银行的计划是在中国成立一家合资券商,并且已经找到了合作伙伴,在得知可以设立外商独资券商后,公司决定设立独资券商。不过何昕表示,目前公司还没有向监管机构递交设立独资券商的申请,具体执行预计要等到明年12月政策正式放开以后。
就在此前一日,证监会公布了证券公司外商股比限制取消的时间点,将于2020年12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取消证券公司外资股比限制。
2019年7月20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对外发布《关于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有关举措》,将原定于2021年取消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和期货公司外资股比限制的时点提前到2020年。
证监会表示,将继续坚定落实我国对外开放的总体部署,积极推进资本市场对外开放进程,扎扎实实做好每一项对外开放的具体工作,继续依法、合规、高效地做好合资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设立或变更实际控制人审核工作。
目前已有三家外资控股券商
中国资本市场正在加速开放。去年5月份以来,外资尤其是国际投行纷纷抢滩布局控股合资券商。目前一共产生了3家外资控股券商,还有更多申请在路上。
外资控股券商也并非不能成为独资券商。2018年8月,证监会正式发布《外商投资期货公司管理办法》,符合条件的境外投资者持有境内期货公司股比放宽至51%,三年后不再设限。
就在去年4月份证监会允许外资控股券商的新政出台八天后,瑞银证券就提交了股权变更申请。去年11月份,证监会核准中粮集团和国电资本控股将其持有的合计26.01%瑞银证券股权转让给UBS AG;一个月后,瑞银成为全国首家通过增持股权以实现控股合资券商的外资金融机构。
有两家外资控股券商通过新设成立,分别为摩根大通证券(中国)和野村东方国际证券,这两家券商的股东均在去年5月份向中国证监会提交成立合资券商的申请,今年3月29日,中国证监会核准设立摩根大通证券(中国)有限公司、野村东方国际证券有限公司。
今年来,外资布局中国证券业的步伐并未减慢。
就在上月24日,阔别中国市场5年之久的日本大和证券将重返内地,其与北京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中心、北京熙诚资本控股有限公司等提交的《证券公司设立审批》材料已被证监会接收。
8月份,中国证监会接收了关于高盛高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股权结构发生重大调整的申请材料,高盛亚洲明确要控股高盛高华证券;8月初,华鑫证券所持的摩根华鑫证券2%股权以3.76亿元价格转让给摩根士丹利(已持有摩根华鑫证券49%股权),目前尚需证监会批准、商务部核准换发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等;此外,瑞士信贷银行通过增资方式控股瑞信方正,目前,瑞信方正变更5%以上股权的实际控制人审批已被证监会要求补正材料。
中信建投证券非银首席赵然认为,外商独资券商和外资控股券商没有本质区别,核心关注点要落到业务开展层面,即外资券商会如何参与到目前已经白热化的券商竞争之中。券商业传统单一业务本身竞争激烈,费率较低,博弈空间不大,创新业务由于全市场风险偏好回落和监管收紧,目前存在创新空间。因此,外资券商如何发挥其成熟市场上创新业务的优势和经验,发掘和开拓更多新赛道的业务价值,值得重点关注。
是带来鲶鱼效应,还是会铩羽而归?
除了最新的外商独资券商意向以及外资控股券商申请,证监会也于今年对一些拟设合资券商进行了集中反馈。
今年5月17日,证监会对联信证券、金圆统一证券、方圆证券、瀚华证券、华胜国际证券等五家拟设合资券商进行了第一次反馈意见。值得一提的是,这个试点距离这些券商提交材料已经超过一年以上,说明监管层正在落实金融业对外开放的精神。
对于有意向进军中国证券市场的外资来说,目前正处于最好的时代。历数此前20多年,我国证券业经历了逐步开放的过程,但由于持股比例受限、业务范围受限等多重阻碍,除了特殊历史背景下成立的中金公司,其他合资券商发展一直没有太大起色。并且,近年来,数家合资券商出现外资股东撤资现象。
2017年9月份,苏格兰皇家银行退出华英证券,将其所持有的33.3%股权转让给华英证券大股东国联证券,华英证券成为后者全资子公司;相似的情形发生在一创摩根身上,当年3月份,摩根大通退出公司股东之列,一创摩根成为第一创业全资子公司,并更名为一创投行。
有券商非银分析师对记者表示,合资券商大多缺少经纪业务牌照,业务范围受限,投行业务为主要收入来源,业务单牌照造成合资券商收入结构单一,整体发展受限。此外,由于此前外资不能完全控股,合资券商股东间管理理念易产生冲突。
随着外资陆续进入中国证券市场,是会对国内券商带来“鲶鱼”效应,还是这些外资机构仍面临铩羽而归的前景呢?华泰证券研报认为,合资券商持续扩容加剧鲶鱼效应,行业层面有望引入先进的业务、技术及管理,推动证券公司向国际化投行靠拢;微观层面可能造成个体竞争加剧,需要头部券商引领高阶竞争;同时,在金融市场开放和政策支持引导下,内地券商走出去步伐加快。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