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禾资本罗飞:大周期下产业投资布局之道

来源:同花顺财经 2019-07-31 14:07:00

摘要
2019年7月31日,由广东金融高新区、清科集团、投资界联合主办的“2019中国股权投资论坛@佛山暨第十届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创新洽谈会”于佛山举办。本次峰会将邀请政府相关领导、国内知名经济学家、国内顶级投资机构代表以及智能制造、医疗健康、现代服务等领域的众多优秀创业者齐聚,分享金融资本时代佛山的经

2019年7月31日,由广东金融高新区、清科集团、投资界联合主办的“2019中国股权投资论坛@佛山暨第十届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创新洽谈会”于佛山举办。本次峰会将邀请政府相关领导、国内知名经济学家、国内顶级投资机构代表以及智能制造、医疗健康、现代服务等领域的众多优秀创业者齐聚,分享金融资本时代佛山的经济建设成果及发展规划,进一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地带“金科产”的融合与发展。

在上午的会议中,松禾资本创始合伙人罗飞发表了“大周期下产业投资布局之道”的主题演讲,分享作为本土投资机构,如何看到当下的投资。

松禾资本罗飞:大周期下产业投资布局之道

以下为演讲内容精华,经投资界整理:

各位朋友,大家早上好!非常感谢今天能够跟大家分享,作为投资机构,如何看待当下的投资。

科创板是当下投资的关键词。回首往昔,科创板用了整整20年才推出。20年前,也就是1998年,整个资本市场共同期待着科创板(当时称为科技板)。松禾也是在那个时候成立了前身机构,即产学研创投。与此同时,深创投、本土的人民币基金也开始诞生。20年来,我们一直期盼的科创板已经落地。科创板,我们确实觉得是对中国,尤其对中国的创投行业,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首先,科创板非常有利于提升中国科技企业的发展水平;其次,更加丰富的上市标准,也是一个对于发行制度的突破。另外,对于全新的融资、并购和重组平台也因为科创板而加速发展。20年的期待,盼来了科创板,我们相信一定会给整个股权投资市场带来新机遇。非常有幸,在20年的积累中,我们在科技创业投资方面累计投资了几百家企业,而在首批科创板企业申报中,我们有6家企业申报,其中第一批有4家。今天,借此机会跟大家分享,作为一个投资机构,我们有哪些看法。

第一,第一批在科创板上市的正好有北、上、广、深四个城市,第一家是深圳的光峰,第二家是广州的方邦电子,第三家是北京的天宜上佳,第四家就是杭州的虹软科技。其实我们不难发现,这四个城市经过将近超20年的科技创新发展,孕育了越来越多的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创企业。尤其有两个很重要的企业,应该跟大家一起分享。第一个就是深圳光峰,第二个就是杭州的虹软,两位创始人都是从美国学成归来。

光峰科技的创始人李屹博士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在美国的罗切斯特大学获得的博士学位。李屹博士在求学期间就着力于研究激光科技,所以光峰科技在十几年前创办的时候,光峰科技的创始人及团队就已经在激光领域耕耘了将近20年。光峰是主要做激光技术显示,所以推出的产品是激光电视、激光投影、电影院的激光光源。

虹软的创始人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1994年就已经在美国湾区开始创业,成立了虹软。虹软是软件企业,软件开发领域聚焦于视觉成像技术,历经三个显示领域。比如说相机,90年代之后很多相机都采用虹软的成像软件;还有手机成像软件,像三星、OPPO等等。虹软在手机成像软件领域有非常高的市场占有率。

两家企业有诸多相似之处。第一,形成了全球覆盖的知识产权;第二,这两家企业都有将近20年的技术积累。所以这两家企业能够在科创板上市,证明科创板筛选的标准是非常符合科技的创新理念,尤其是有底层平台技术的,而且是引领全球科技的创新。

另外,天宜上佳、方邦这两家企业都是做新材料的企业。方邦是做手机柔性显示、柔性线路板的屏蔽材料,这个材料全球只有三大竞争对手,方邦现在已经成为第二。方邦的创始人早在20年前就开始研究屏蔽膜;天宜上佳则是做高铁的刹车材料。几年前,天宜上佳的材料成功替代了进口材料,解决了中国人创造发明高铁的难题。因此,天宜上佳也是非常难得的创新材料公司。

综合来说,我们觉得有以下几点非常重要。

第一,是否有经历很多年积累的知识产权,且是否有全球的布局;第二,是否形成一个专注的平台型的技术;第三,知识产权平台的技术之后能否有一个能够集中全球经营、全球产业链能力的产业化平台。

首先,我们来看知识产权。如果大家对方邦的产业发展,尤其是上市过程有所关注的话,不难发现,方邦早在前年就已经申报了上市。彼时,方邦的销售利润已经超过5000万。但是在2018年上半年,经过发审审核的时候,没有过会。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日本的竞争对手在中国对方邦电子的知识产权提请了诉讼。所以作为一家初创的,而且是民营的新材料企业,尽管市场、客户已经认可,但是在它的竞争对手看来,知识产权是新材料创新的一个命脉。所以借着公司即将上市的时机,对方聘请了非常知名的机构,对这家企业进行了知识产权的诉讼。所以知识产权是科技创新的基石,坚实的产权保证企业能够经得起全球知识产权挑战。因为,从生产到发明只有一个差别,就是你是否拥有知识产权。

我们在将近20年的经历中,越来越关注海归创业群体。我们十分看重海归创业的群体和中国的生产、生产管理的团队结合在一起,尤其对于知识产权持续加大投入。我们觉得这是在初创的投资方面最为重要的。

第二,正因为有知识产权的积累,所以我们希望看到、也相信越来越多的企业会出现平台级的创新技术。所以这些年来,我们投资了光峰、柔宇、华大基因、熵康科技等,这些代表性的企业无一不是由于知识产权的积累实现了平台性的创新技术。讲到华大基因,华大基因是来自于华大研究院,由科研机构转型而来。在2012年、2013年的时候,华大集团由华大研究院第一个推出了华大医学境内上市。同时,华大基因在2013年全资收购了在美国的测序仪公司。经过6年时间,不仅消化了这家企业所有的技术、知识产权,同时也升级了这家公司的技术。为什么华大从一个研究院能够推出不同技术的服务,包括推出新的测序仪,知识产权和平台的力量至关重要。

第三,人才方面。第一,科研的人才,也就是科学家的队伍;第二,企业家的团队。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积累,一方面,我们有超过500万的海归大军;另一方面,还培育了几千万有经营、懂市场、懂团队,扎根于本土的产业化人才。而这两方面的人才结合在一起,恰恰是我们科技创新,包括创投最大的红利,正是因为有这个红利才会持续出现IP的红利,才会持续出现平台公司的红利,所以我们觉得技术、IP、平台公司背后的中流砥柱一定是人才。

回过头来看,人才的后面需要什么?人才的后面需要激励,尤其是正向激励,而科创板对人才的激励恰恰开辟了一个更大的空间。所以作为一家投资机构,我们看到了刚才三个红利,这恰恰是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投资的一个方向。当然,对投资人、基金管理人来讲,也提出了新要求。

第一,正因为整个创新的基础是IP,整个创新IP的后面是人才,所以作为一家投资机构,应该怎么做呢?第一,提前发现人才或者说人才群体;第二,投后服务如何站在人才激励、培养和服务于人才的角度,这也是对投资机构新挑战。

近几年,我们有和境内的大学合作,比如给北京大学、南方科大科技捐赠,希望通过这种科技的捐赠来加深我们与高校在科技转化方面的合作;同时,我们也和海外的大学、科学家实验室进行合作。

20年的期待,科创板落地了。我们希望大家能多一些耐心、多一些支持,对人才、人才创新多一些支持。作为投资机构,尤其是作为本土的投资机构,我们希望跟大家一起同行,谢谢!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