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行提速申购火爆 “小众”可转债投资“稳赚不赔”?
摘要 新华社上海10月20日电(记者潘清)在2019年以来发行速度和规模大幅提升的背景下,18日10只可转债集体“上会”,最终9只获通过。“小众”可转债缘何成为资本市场的热点?投资者参与可转债投资,有哪些值得把握的机会,又有哪些需要关注的风险?发行速度规模同步提升可转债成再融资重要工具10月18日,证监会
新华社上海10月20日电(记者 潘清)在2019年以来发行速度和规模大幅提升的背景下,18日10只可转债集体“上会”,最终9只获通过。
“小众”可转债缘何成为资本市场的热点?投资者参与可转债投资,有哪些值得把握的机会,又有哪些需要关注的风险?
发行速度规模同步提升 可转债成再融资重要工具
10月18日,证监会发审委工作会议审议了国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等10家公司的可转债申请,最终9只可转债的发行申请获得通过。
万得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有80家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高达1670亿元。此外尚有约3000亿元可转债等待发行。
作为“小众”品种的可转债,缘何成为资本市场上的热点?
可转换债券,即债券持有人可按照发行时约定的价格将债券转换成公司普通股票的债券。
2017年9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上市公司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实施细则,可转债申购由资金申购改为信用申购。次年12月末上交所修订细则,放宽了网下发行时间限制,为可转债网下发行进一步提供便利。
在定增融资收紧的背景下,机制规则持续完善令可转债在过去两年间发行速度、规模同步提升,逐渐成为上市公司再融资的重要工具。
以沪市为例,2017年共上市7只可转债,募集资金117.28亿元。2008年上市33只,募资460.25亿元。进入2019年后,市场转暖令可转债发行再度提速,上半年共有38只可转债上市,募资规模达到1124.9亿元,超过上年全年水平。
截至10月17日,沪市共有80只可转债处于交易状态,其中超七成发行人为民营企业,其发行规模达到862亿元。80家发行人中,制造业上市公司达52家,占比超过六成。其余公司主要分布在金融、批发零售、公共事业、TMT、建筑和房地产行业。
民创集团首席经济学家周荣华分析认为,可转债市场的快速发展,为上市公司特别是民营上市公司提供了重要的再融资工具选择。“这不仅契合国家大力发展直接融资的战略,也令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得到有效发挥。”
亦股亦债、攻守兼备 受到稳健型投资者青睐
发行趋热的同时,投资者申购可转债的热情也在升温。今年以来发行的“绝味转债”“亚泰转债”“一心转债”等多只可转债中签率都不足0.01%,远低于首批25家科创板公司约0.059%的平均中签率。
可转债投资缘何火爆?业界分析认为,这与可转债“亦股亦债”的特性密切相关。
可转债既拥有债券的特点,又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换为股票,这使得其价格受到股票和债券的双重支撑。当正股价格较高时,可转债可通过转换来把握正股上涨带来的收益。即使股票市场持续低迷,持有人也可持有到期从而获得基础票息收入及到期后的本金偿付。
“下有债券兑付保底,转股收益上不封顶”。可转债具有较好的风险收益特性,因而受到追求绝对收益复利增长的稳健型投资者青睐。
“预计2020年可转债市场总量或接近1万亿元。大盘转债供给可以大幅提升市场流动性、吸引更多配置资金,小体量品种的增加则扩大了可供选择的行业和标的范围。”兴全基金可转债基金经理虞淼说,市场的持续扩容将带来更多创造阿尔法收益的机会。
“稳赚不赔”? 可转债照样有风险
“向上有进攻,向下有防御”,是否意味着可转债就能“稳赚不赔”?业界专家提示,可转债照样有需要关注的风险。
首先是股价波动风险。可转债的走势与正股走势呈现高度正相关性,可转债投资者需要承担股价波动的风险。
其次是利息损失风险。当正股股价持续下跌到转换价格以下时,可转债投资者被迫转为债券投资者。可转债利率一般低于同等级的普通债券利率,因而会给投资者带来利息损失。
周荣华表示,许多可转债都规定了赎回条款,即当正股价格在连续一定交易日中,至少若干个交易日内涨幅达到一定条件(一般触发条件为连续30个交易日中至少15个交易日的收盘价格不低于当期转股价格的130%),发行人有权按照特定价格强行赎回转债。提前赎回限定了投资者的最高收益率,降低了可转债的价值。
此外,尽管发行可转债的上市公司信用情况普遍较好,可转债仍存在潜在违约风险,即持有到期后发行人可能无力支付本息。事实上,中国企业在海外发行的可转债已出现过违约案例。
在平安可转债基金经理汪澳看来,可转债投资最核心的策略是选择优质配置标的,获取正股上涨带动转债上涨的收益。因此投资可转债同样需要重点关注上市公司基本面,并将其作为主要择券标准。可转债的转股条款、赎回条款、下修条款、回售条款等,也需要特别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