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外贸增速,当看稳中提质态势
摘要 海关总署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22.91万亿元,同比增长2.8%。然而,9月份当月,我国进出口总值2.78万亿元,同比下降3.3%。其中,出口1.53万亿元,下降0.7%;进口1.25万亿元,下降6.2%。单月数据的下降,引发了一些市场人士的担忧。那么,应该如何看待9月份进
海关总署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22.91万亿元,同比增长2.8%。然而,9月份当月,我国进出口总值2.78万亿元,同比下降3.3%。其中,出口1.53万亿元,下降0.7%;进口1.25万亿元,下降6.2%。
单月数据的下降,引发了一些市场人士的担忧。那么,应该如何看待9月份进出口增速的回落?
综合各方因素分析,9月份外贸增速回落是有客观原因的。从外部环境看,今年以来,受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等因素影响,世界经济增长势头明显放缓,一些国际组织和机构先后下调对全球经济和贸易增长的预期。近期,因国际市场需求乏力以及贸易摩擦影响的传导,外贸企业对未来预期不确定性增加,部分订单抢在8月份出货,使得9月份当月进出口总额出现同比缩水。
对比基数较高是导致9月份外贸增速回落的另一重要原因。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分析表示,去年9月份的进出口总值为历史最高,高基数效应直接拉低了同比增速。事实上,从绝对数量看,9月份进出口总额不仅连续第六个月保持在2.5万亿元以上,而且创下了今年以来的单月新高,环比增长了2.4%。
从数据统计规律看,外贸数据的单月波动是一个常态,更应该关注的是数据背后的结构性变化。比如,通常情况下,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的国内产业链较长,更能体现出我国外贸的自主性。今年前三季度,我国以一般贸易方式的进出口增长4.8%,高出外贸整体增速2个百分点,占我国外贸总值的59.5%,比重提升1.1个百分点,表明我国外贸的贸易方式在进一步优化。
从贸易格局看,我国外贸的国际市场布局更加多元,国内区域布局也更趋优化。前三季度,我国对新兴市场进出口增长较快,特别是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9.5%;同时,中西部地区依托自身优势不断加快开放步伐,外贸出口增长了14%,高于整体出口8.8个百分点。
市场主体的变化,也反映出外贸活力的增减。前三季度,民营企业出口占比增加至51.3%,有进出口实绩的民营企业数量达到37.4万家,比去年同期增加8.7%。
这些数据表明,在全球贸易环境日趋复杂严峻的情况下,民营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积极性不减,我国外贸整体活力不断增强。
进出口商品的结构更加优化,高质量、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增势强劲。其中,集成电路、光伏、通讯、电力、医疗器械等出口均快于平均水平,新能源汽车出口增速超1.5倍。水果、化妆品、水海产品等代表消费升级的产品进口增速也保持在30%以上。
上述一系列数字,从不同维度反映出当前我国外贸稳中提质的发展态势,而在日前举行的第126届广交会上,2297家品牌企业参展、超过30%产品更新率、“三自三高”新品不断增多等,也进一步印证了此前各方对我国外贸发展趋势的判断。正如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李魁文所言,发展韧性强、结构持续优化、动力转换加快的总趋势没有改变,全年外贸将继续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提质的发展态势。
分季度看,前三季度,我国外贸额分别达到7.01万亿元、7.66万亿元和8.24万亿元,呈现逐季攀升态势。对于这份成绩单,多位专家指出,在贸易摩擦的背景下,外贸规模保持季度间连续增长实属不易,充分体现了我国外贸的韧劲和潜力,也进一步夯实了外贸稳中提质的基础。值得关注的是,中央在促进外贸稳中提质、高质量发展方面有望进一步加码。近日召开的中央深改委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并强调要强化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模式和业态创新,以共建“一带一路”为重点,大力优化贸易结构,推动进口与出口、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贸易与双向投资、贸易与产业协调发展。
外贸是观察一国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窗口。新中国成立70年来,从当初的贸易弱国到如今的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中国在获得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为全球经济作出了重要贡献。尽管国际经贸格局依然错综复杂,但从去年以来一些超预期的外部环境变化和稳外贸等组合拳的实施情况看,我们有理由坚信中国外贸仍将是全球经济增长的稳定器。当务之急,唯有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才能让承压前行的中国经济继续“风景这边独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