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保监:前9个月处罚银行保险机构1575家次 罚没金额7.75亿
摘要 10月21日,国新办就银行业保险业运行及服务实体经济情况举行发布会,银保监会副主席黄洪、祝树民,首席风险官肖远企就相关情况进行介绍,涵盖银行保险业目前运行情况,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以及保险业服务“一带一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应对老龄化等领域。金融风险转为收敛,银行保险业运行进展推进首先,黄洪对目前
10月21日,国新办就银行业保险业运行及服务实体经济情况举行发布会,银保监会副主席黄洪、祝树民,首席风险官肖远企就相关情况进行介绍,涵盖银行保险业目前运行情况,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以及保险业服务“一带一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应对老龄化等领域。
金融风险转为收敛,银行保险业运行进展推进
首先,黄洪对目前银行业、保险业的运行情况进行介绍,指出目前金融风险由发散状态转为收敛,金融服务有效性、普惠性增强,银行业、保险业改革开放取得新的进展。
具体来看三个方面的体现。首先是银行业、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提升。银行保险机构充分调动信贷、债券、股权、保险等资金,为“六稳”提供有力金融支撑。前三季度,用于实体经济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3.9万亿元,同比多增1.1万亿元,基础设施行业贷款、制造业贷款分别增加2.2万亿元和7705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0.94万亿元,综合融资成本降幅超过1个百分点。
债券投资力度加大,银行新增债券投资4.7万亿元,保险资金新增债券投资5000多亿元,银行保险机构投资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占全部专项债的比重超过80%。保险业充分发挥风险管理和保障功能,进一步完善养老、健康、农业、家政、巨灾等关系国计民生的保险产品和服务。今年以来,保险业累计赔付金额达到9411亿元。
其次是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稳步推进。扎实推进整治市场乱象工作,银行机构资产高速扩张、多层嵌套、虚增规模的顽疾得到有效遏制。两年半以来,银行业资产增速从过去的15%左右降低到目前的8%左右。压缩交叉金融类高风险资产约14.5万亿元,减少的主要是通道业务和脱实向虚资金。坚决打击非法集资和其他各种违法金融活动,严肃查处机构违法违规行为,前9个月银保监会系统共作出行政处罚决定2912件,处罚银行保险机构1575家次,处罚责任人员2091人次,罚没金额7.75亿元。
最后是银行业、保险业改革开放持续深化。推进银行保险机构公司治理体系建设,中小银行和保险公司股权穿透监管持续落实。推动完善银行业、保险业机构体系、市场体系、产品体系,大力发展专业化、特色化的金融机构,引导银行保险机构完善金融产品和服务,实现质量和效益并重的高质量发展
抓紧落实已宣布的重大金融开放举措,推动修改《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和《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进一步放宽外资银行保险机构准入条件。
下一步,黄洪表示,银保监会进一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金融机构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与民生保障领域的质效持续提升,引导银行保险机构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加大对重点项目和重大工程的金融服务和融资支持。发布推动银行业、保险业支持养老、家政、托幼等社区家庭服务业发展的试点方案,拓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业务,支持社区家庭服务业发展。
银行保险业支持实体经济,“四个持续”“一个有效”
针对于支持实体经济的工作情况,黄洪表示,可以用“四个持续”和“一个有效”来概括。具体来看,四个持续分别为,有效金融供给持续增长。1-9月,用于实体经济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3.9万亿,同比多增1.1万亿。1-9月保险业为经济社会提供风险保障5445万亿元,保险资金运用17.8万亿元,较年初增长8.4%。
二是金融资源配置持续优化。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由前期试点扩展到全国,截至8月末,保险业累计为3700多个首台首套重大技术装备项目提供风险保障超过5000亿元。
其次,是薄弱领域金融服务持续改善。截止2019年8月末,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0.94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6.9%。信用保险和保证保险通过融资增信,帮助174.2万家企业获得银行融资3719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户数2047.51万户,较年初增加324.27万户。
最后是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与民生保障领域的质效持续提升,引导银行保险机构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加大对重点项目和重大工程的金融服务和融资支持。发布推动银行业、保险业支持养老、家政、托幼等社区家庭服务业发展的试点方案,拓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业务。
“一个有效”是指,企业融资的难点、堵点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保险业双向拓展:落实扩大对外开放,合规服务“一带一路”
值得一提的是,在会上,针对于当前保险业扩大对外开放的进展,黄洪提到,近两年银行保险业的重大开放政策正在落地。2019年以来,银保监会已经批准部门外资机构申请设立保险机构的行政许可申请。未来将继续把保险业对外开放的政策抓好落实工作,只要符合许可条件,银保监会将依法批准外资保险机构进入中国的市场。
在支持银行保险机构深耕“一带一路”方面的举措,与相关沿线跨境的监管合作。银保监会首席风险官肖远企介绍道,首先,是支持鼓励中资银行保险机构在“一带一路”沿线地方设立相应机构。鼓励机构在当地开展更多的业务,不仅是为“一带一路”中资机构业务服务,更主要与当地的机构和市场开展合作。
与此同时,要注重相关风险的防范,特别是合规、反洗钱风险,银保监会要求相关机构一定要把合规、反洗钱、反恐和反制裁融资放在风控最重要的位置上。此外,鼓励保险机构开展信用保险业务,开展巨灾保险、再保险方面的业务,更好地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
继续整治侵害消费者权益乱象,节奏不变、力度不减
针对于面向银行保险业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乱象整治工作,黄洪介绍称,目前,银保监会初步形成以制度建设、宣传教育为基石,以现场检查、投诉核查为支柱,以消保考核评价为引领的银行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监管体系。
下一步,银保监会将节奏不变、力度不减,结合专项安排深入推进侵害消费者权益乱象整治工作。概括起来重点做好三件事,即:完善一套制度,畅通一条渠道,开展一次整治。
完善一套制度,就是推动银行保险机构建立健全消费者权益保护体制机制,压实主体责任。修订完善消保考核评价办法以及保险实名制管理规定等重点行为监管制度,完善有关制度体系;畅通一条渠道,就是畅通消费者投诉渠道,提升12378热线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推动建立矛盾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加大消费者的教育和风险提示力度,强化金融消费的信息安全保护。开展一次整治,是根据在日常监管和调研中发现的重点问题、行业和市场乱象,决定开展为期三个月的银行业保险业侵害消费者权益乱象整治工作,对消费者反映强烈的痛点问题进行集中专项整治。
商业养老险产品供给应对老龄化,“以房养老”仍存四大难点
面对老龄化现状,保险业如何提供商业养老产品,推动“以房养老”试点也成为关注重点。据黄洪介绍,目前保险业正在增加传统商业养老保险的产品供给。2019年,保险公司累计开发销售养老年金保险产品830款,实现保费收入415亿元。到2019年三季度末,商业养老保险、年金保险有效承保人次超过5800万,积累超5100亿元保险责任准备金。
加大产品创新力度,比如支持公司开发长期护理保险产品,支持公司积极布局养老医疗机构,探索增加社会养老医疗的服务供给。同时积极争取政策支持,探索利用财税杠杆撬动养老保险市场发展。税延养老保险试点一年多来,已有23家公司参与税延养老保险试点,66款产品上市,累计实现保费收入2亿元,参保人数4.52万人。
以房养老方面,黄洪进一步分析道,“以房养老试点五年,运行平稳的。目前,共有幸福人寿、人民人寿两家公司经营个人住房养老反向抵押保险的业务。到2019年9月末,反向抵押保险期末有效保单129件,共有129户家庭191位老人参保,参保老人平均年龄71岁,户均月领养老金7000余元,最高一户月领养老金超过3万元。”
尽管总体运行平稳,但以房养老规模并不大。黄洪认为,主要原因基于四个原因。首先,反向抵押保险是一个小众业务。从国际来看,“以房养老”也是一个小众业务,有条件、有需求、有意识使用这种养老方式的人群比较少。二是传统观念的影响。在大部分人的观念中,房屋是家庭最主要的财产,应该由子女等后辈继承,这种传统观念决定“以房养老”不可能成为大众养老的一种方式,但是更多体现为为老年人增加选择。
此外,配套政策还不完善。比如,抵押权、继承权的处置等规定,以及在房产抵押登记、交易税费、办理公证等方面都还存在一些问题。
保险公司经营能力也有待提升。反向抵押保险是创新型保险业务,缺少基础数据,风险因素复杂,对于保险公司合理定价、风险管控提供很高的要求。商业保险公司在这方面的能力不足、准备也存在着不足。
下一步,银保监会将评估经验,完善监管政策。同时疏通发展堵点,解决配套政策不到位的问题。加强正面宣传,鼓励有条件、有意愿的老人选择“以房养老”这种方式。重点抓好保险公司自身能力的建设,特别是精算、定价和专业队伍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