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10年改善创投生态 推动股权私募快速成长
摘要 ■本报记者王宁2009年,创业板——这个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提供融资渠道,为风险资本营造正常退出机制的平台应运而生。十年来,创业板在承担为创新型企业、中小企业和高新科技产业企业提供融资发展重任时,也成为了资本市场的重要补充,占据资本市场重要地位。日前,多位私募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创业板的
■本报记者王宁
2009年,创业板——这个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提供融资渠道,为风险资本营造正常退出机制的平台应运而生。十年来,创业板在承担为创新型企业、中小企业和高新科技产业企业提供融资发展重任时,也成为了资本市场的重要补充,占据资本市场重要地位。
日前,多位私募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创业板的定位初心与私募股权投资的应有之义不谋而合,二者统一为创新企业、科技企业的成长赋能,通过市场机制,实现资产定价、资源配置和资本流动,提升创业企业公司治理和运营管理水平,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为股权私募营造退出机制
1998年,时任民建中央主席的成思危,提交了《关于尽快发展我国风险投资事业的提案》,提出“把发展风险投资作为推动科技和经济发展特别是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基本政策”,“健全我国股票市场和产权市场”等建议。1998年12月份,彼时的国家计委向国务院提出“尽快研究设立创业板股票市场问题”。此后,证监会、深交所快速启动研究,形成了总体方案、监管规则、操作流程以及大量的交易、结算和监管系统。在稳妥推进后,创业板于2009年10月份正式开板。
在久友资本董事长李阳看来,经过10年的发展,创业板已经成为资本市场重要的力量。“过去十年,创业板上市公司数量从28家增加到775多家,总市值增长到了5.6万多亿元,已经成为资本市场重要的力量。十年来,创业板最初上市的一批公司业绩出现了明显的扩张,爱尔眼科(300015)、乐普医疗(300003)这批优秀的企业市值目前都超过400多亿元。”
事实上,创业板推出的另一个重要意义在于,为风险资本营造一个正常的退出机制,并催生了中国私募股权市场的快速发展。创业板的推出解决了当时一批相对领先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装配制造企业的融资需求,因为相较于主板和中小板,创业板适当放松和调整了对利润和收入的门槛,更强调自主创新能力和成长性,更强调科研属性。
同时,创业板重点鼓励的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的企业,主要有九大领域,包括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生物与新医药、节能环保、航空航天、海洋、先进制造、高技术服务等领域,而这些领域也是私募股权投资最为青睐的领域。
北京某知名股权私募机构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创业板的十年发展中,私募股权基金等风险投资,积极参与到创业板上市公司中。创业板的定位初心与私募股权投资的应有之义不谋而合,二者统一为创新企业、科技企业的成长赋能,通过市场机制,实现资产定价、资源配置和资本流动,提升创业企业公司治理和运营管理水平,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相关数据显示,私募股权基金,特别是具有市场化、国际化以及专业运作能力的投资机构,对提升创业板上市公司盈利水平、公司市值有较为显著的影响。
“2006年之前,国内的本土投资机构很少,基本都是以美元计价的私募基金。2006年修订版《合伙企业法》的颁布为本土私募股权机构的发展、基金设立扫清了法律障碍,允许私募股权基金的发起人自主选择组织形式,包括按公司、信托和合伙形式设立与运作。”李阳说,创业板的推出为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打了一剂强心针,开启了本土以人民币计价的投资机构高速发展时代。
呼吁加快注册制落地
多位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私募股权人士,对创业板改革报以较高的期待,尤其是创业板注册制的落地。
“希望创业板可以把‘创业’两个字落到实处。现在科创板的平稳运行为创业板的变革提供了参考,创业板确实一直在改革,希望创业板后续的改革能够顺应产业发展的需要和国家战略发展的需求。”李阳说。
上述北京某股权私募人士也表示,希望创业板在吸收科创板注册制经验的基础上,能够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和未来科技、经济发展方向,继续引领并推动资本市场的全面深化改革。创业板能够更好发挥市场的价值发现和价值评判功能,提升资本市场对创新经济的包容度,鼓励更多机构投资者、私募股权机构参与,完善创业板上市、再融资和并购重组基础制度。
事实上,科创板的成功推出和运行表现,进一步说明了注册制试点的积极影响,已得到了市场的有效印证,对激发市场活力、为更具高成长性企业提供动能进行了有效尝试。业内人士表示,在中国资本市场在满足经济动能新旧转换之际所提出的要求,在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的工作仍需继续,接下来,创业板的“注册时刻”应当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