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联资本医疗投资10年长跑:2018年5家上市

来源:投中网 2018-12-25 16:15:00

摘要
在2018年这个转型的历史节点,世界正发生新的动荡和对峙,投资机构应该如何应对变局?谋定而发,这是君联资本给出的答案。2018年年初,在内部讨论会上,君联资本医疗团队作出了几个判断:一,资金面供给上,2018年下半年会出现拐点,项目估值可能下调,现在出手,可能会接了刀子;二,资本寒冬之下,要快速帮助

  在2018年这个转型的历史节点,世界正发生新的动荡和对峙,投资机构应该如何应对变局?谋定而发,这是君联资本给出的答案。

  2018年年初,在内部讨论会上,君联资本医疗团队作出了几个判断:一,资金面供给上,2018年下半年会出现拐点,项目估值可能下调,现在出手,可能会接了刀子;二,资本寒冬之下,要快速帮助被投企业融资,夏储冬粮;三,2018会是医疗投资大年,会有不错的IPO窗口,能上的赶紧上。

  如其所料,在香港上市新政等的推动下,2018年有近百家生命科技公司宣布上市计划。2018年10月31日,君联资本被投企业信达生物制药成功登陆港交所。上市当天,公司股价涨幅高达19%,成为2018年港交所融资额超2亿美元的23个IPO中表现最佳的企业。这一纪录,一扫此前多家生物创新药企业上市破发带来的低迷。

  在2018年退出环境不甚理想的背景下,在医疗健康领域布局已超10年的君联资本却迎来了自己的丰收大年:除了信达生物,还收获了药明康德明德生物、Bionano、Axonics等4家医疗上市企业。

  从2008年开始系统性布局医疗健康领域至今,君联资本共计投资了88家公司,涉及金额超11亿美元,其中85%为领投,80%为首轮进入,已覆盖了创新药及精准治疗、医疗器械及诊断技术、医疗服务及医疗IT等多个领域,其中不乏贝瑞基因、药明康德、金域检验、明德生物等细分行业龙头企业,业绩斐然。

  在近日接受投中网采访时,君联资本董事总经理王俊峰透露,君联资本正开启对二期医疗健康专业美元基金的募集。在下一阶段,君联资本将进一步把眼光放向全球,紧跟基因治疗、小核酸技术、肿瘤免疫/细胞治疗等国内外生命科学的前沿技术,进行早期布局,同时将更加重视投后增值服务及被投企业生态圈衍生的价值挖掘。

  坚持长跑型投资

  过去十年,中国医疗健康领域的投资经历了纷乱逐步走向正轨的过程,期间各类风口峰起,赛道纵横。对机构而言,如果说一两次投资的成功带有运气成分,那么能长周期把握住趋势,背后必定有一套独特的方法论。

  在王俊峰看来,君联资本这十年的征途并非一帆风顺,就像每艘远航的大船,都需要途经无数险滩、渡口,但君联资本始终能以自己的方式掌控行程。

  他将君联资本十年医疗投资长跑分为几个阶段:2008年至2010年期间,围绕医疗服务进行投资,收获了康龙化成、金域医学一心堂、美中宜和等项目;2011年成立医疗投资小组,培养专业团队,开启第二阶段投资,覆盖范围拓展至创新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等多个领域;2015年,正式设立医疗专业基金,开启专业化发展模式;目前,其医疗一期人民币及美元专业基金已基本完成投资,医疗投资进入新的阶段。

  套利是靠天吃饭,市场好时套得着,市场不好时会被套牢!如此‘踩钢丝’,一个浪头过来,可能就淹死了。君联资本董事总经理洪坦表示,从中国医疗健康投资的历史来看,套利型投资一度是很多人的选择,但这从来都不是君联资本的风格。

  对于君联资本来说,其投资秘诀首先在于尊重趋势——趋势之顽强,犹如浩荡东流的大江,冲决无碍,自有其强大的内在逻辑。其次,始终坚持系统性研究和打法,进行长跑型投资,特别关注企业的综合作战能力,企业家有没有极强的扛压能力。

  在创新药领域,君联资本的投资策略具体可以归纳为三点:系统梳理重大疾病谱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深挖细分赛道投资机会,尤其关注各个赛道前三的龙头标的;同时特别关注全球创新生物技术进展带来投资机会。例如,需要紧密关注企业的产品管线组合、研发进度和研发效率。公司管线组合是否有竞争力很重要,单一管线资产的风险太大;同时产品研发的领先程度也很关键——在这个行业,第一家产品出来或能占据超40%的市场份额,第二家和第三家可能就只有20%和10%,第四家份额就会很小。洪坦称。

  而在团队方面,君联资本首先看好企业带头大哥的背景:有些掌门人拥有销售经验,但研发生产经验不足,这导致他很容易被技术人员绑架——害怕失去技术人员;还有些创业者直接从科研院所出来,对于自身专业技术过于高估,却不知道商海里的水深水浅;有些领头人则只在企业的某个部门工作过,全局观欠缺。

  除了领军者,公司的团队组合也非常关键:有的公司老大很厉害,但中下层较弱。这样的组合意味着,老大的瓶颈就是公司的瓶颈。团队能力不够互补,往往很难高效作战。王俊峰称。

  在他看来,团队是否有完整新药研发的成功经验以及专业娴熟的BD能力同样至关重要。对中国创新药企业来说,BD能力可能撑起了公司1/3,甚至1/2的估值。在管线引进的过程中,团队如果拥有良好的谈判经验和新业务拓展能力,买的好,公司可能一飞冲天,买不好,就会成为公司庞大的负资产。

  在变幻不定的经济环境下,为了更好抵御风险,相比依托某个天才型投资人,君联资本更相信集体智慧的力量:每个合伙人针对不同医疗赛道进行钻研把关。在个人过滤后,被看好的项目会被放到核心投资团队面前。在最优秀的项目里大比武,优中选优,最终选出最值得下注的项目。

  集体决策可以让大家将各自的观点罗列出来,在‘某人拨错电话’时及时纠正。如此层层筛选过滤,最终浮出水面的通常会是好东西,这就是机制和平台的价值。王俊峰称。

  遵循着这些投资策略,从2011年至今,君联资本已经收获了凯因科技、信达生物、盛诺基、苏州瑞博、派格生物、和铂医药等一系列优质创新药企业——这些企业在单抗药、小核酸药物、天然植物药和小分子药物领域有着很高的市场地位和核心技术优势。同时,也投资了药明康德、康龙化成、六合宁远、诺思格等新药研发CRO和临床CRO公司。

  其中,其对信达生物的投资可以说是颇具代表性。

  四次押注信达生物

  一路走来,信达生物屡次给我们惊喜,这是我们持续押注的重要原因。回顾对信达生物的投资,君联资本董事总经理洪坦向投中网表示。

  作为长期支持者,君联资本曾于2015年、2016年、2018年连续四次押注信达生物——这家成立于2011年8月的公司,在开发、生产和销售用于治疗肿瘤等重大疾病的单克隆抗体新药上已经耕耘了超过7年。

  2014年,在苏州生物纳米科技园的园区交流会上,洪坦第一次见到俞德超。那时,后者因主导了康柏西普的研发,在业内已经小有名气。让洪坦感到印象深刻的,是俞德超身上兼具企业家和科学家的独特气质,很接地气。

  当时,俞德超已经从工作5年的康弘药业离职多年,在2011年创立了信达生物。此前,他曾成功研发两个1类生物新药),兼具丰富的药物研发和药企管理经验。

  2015年年初,君联资本领投了信达生物的2500万美元融资。虽然俞德超的背景亮眼,但这笔投资的金额之大,还是让投资团队感到了压力。我们当时单体基金的规模才5亿美元,2500万美元是张不小的支票。王俊峰透露。

  在他看来,君联资本之所以敢扛着压力在早期重注投资信达生物,除了极为看好创始人,还是基于其强调行业系统性研究、扫描的投资风格。在这一打法下,投资人能通过对企业所处赛道、技术能力和团队组合等的综合分析,独立判断,从容出手。

  从赛道来说,2014年,中国抗体药的市场远不如今天火热,市场尚小。2015年之前,中国生物类似药和创新药的政策审批,市场环境和资本退出并不明朗,投资人、创业者基本都是趟着石头过河,大家也不知道这个领域的未来会怎么样。洪坦介绍。

  但能够确定的是,中国生物创新药的发展和海外差距甚远。比如,2014年国外前十大药品里有5到6个是抗体药,但中国销售前二十的药物基本被辅助用药、抗生素和中药注射剂等占据,一个生物药都没有。洪坦举例。

  在2014年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投资环境下,君联资本团队对市场有两大判断:一是中国本土生物制药,特别是抗体药的春天来了,这个领域将涌现出一批优秀企业;二是中国生物药的发展将由一拨拥有国际视野的海归团队所引领。

  看好本土生物创新药的发展前景、信达生物的技术能力和团队组合,是君联资本最终下重注的重要原因:在业务上,君联资本结识信达生物时,后者已拥有生物创新药和生物类似药等10个管线产品;在团队方面,除了创始人背景深厚,公司其他核心管理成员也均来自于世界500强药企,是一支综合实力很强的战队。基于此,君联资本确信,信达生物是本土生物制药具有极具龙头潜力的企业。

  在第一轮投资后,君联资本随后3次持续押注信达生物。信达团队在公司发展的每个阶段,基本都把规划执行到位了,这给了我们持续跟投的信心。洪坦透露。

  2015年,依托于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信达生物达成了和国际制药巨头美国礼来的战略合作,合作金额超过15亿美元,成为中国首家和国际超级药企达成高端生物药从研发、注册、生产、销售等全面合作的公司。到目前为止,这个合同仍是最大的。

  在洪坦看来,这一合作,为信达的药品工艺水平和产品质量提供了强大的背书,也让其整体研发和生产工艺标准和国际水平看齐,公司因此快速从国内其他抗体药企业中脱颖而出。

  如今,信达生物已经拥有近20个生物药研发管线,重点锁定肿瘤领域,同时覆盖自身免疫性疾病、心血管病和眼底病变等大病种。其中IBI-308已经报产,是国内企业最早一批报产的PD-1单抗,商业前景巨大;3个生物类似药已经进入临床后期,即将报产,上市顺序均为国内企业前5名;还有2个临床I期产品,4个产品获得IND批件,7个产品处于临床前研发阶段。

  近日,信达生物制药与美国Incyte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和独家授权许可协议,推进pemigatinib、itacitinib及parsaclisib的单药或联合治疗在中国内地及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临床开发与商业化。这标志着信达生物从从原本的大分子药物开发领域开始拓展到小分子领域,公司的产品管线得到进一步丰富,公司向肿瘤创新药战略升级,进一步打开了业务的想象空间。

  寒冬中的投资升级

  医疗健康行业现在正面临价值回归。有些项目的估值年初至今大概打了5到6折,即使如此,企业都不一定能拿到钱。同时,违约的情况越来越多。明年如果再拿不到钱,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不得不考虑合并或转型。不过,对医疗大健康行业来说,2019年二、三季度可能才会是真正的深寒,届时或是投资的绝佳窗口。王俊峰称。

  在他看来,中国医疗大健康行业已经走过了前五年资金充沛,水大鱼多的美好时光,进入新的考验期。过去五年,因为大量热钱的涌入,大健康领域的创业者很少拿不到钱。但如今这个情况正在转变。王俊峰表示。

  在2018年集体缺粮的寒冬下,为了对抗市场不确定性,君联资本医疗团队一方面选择放缓投资节奏,优中选优——这意味着减少投资数量,但对优质项目下重注;另一方面致力于储备更多子弹过冬。目前,其规模约2.5亿的美元基金正在募集中;同时,还计划发挥自身生态圈的优势,为被投企业提供更多投后增值服务,助力其顺利度过寒冬——比如通过沙龙、峰会集体咨询等方式帮助企业提升基础管理能力,助力被投企业之间的业务和资源协同,帮助企业开拓政府和媒体关系等。

  我现在经常和团队说,要把手里看的项目逐个PK,看看哪些是必投的,哪些是可投可不投的。只有不断的内部大PK,才能更好地实现精品投资战略。王俊峰说道。

  细化到具体赛道上,洪坦透露,从2017年下半年至今,创新药领域有投资过热的趋势,君联资本会在这个赛道上稍微缓一缓,这两年中国正加速打开创新药市场,在政策、审批等多方面和国际接轨。大家给予创新药很高期望,这对产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随着市场环境的改变,君联资本对创新药项目的挑选和评判标准正更加严苛:在品类上,不会再投资格局已定的赛道,或者已经极度拥挤的领域,将关注有真正创新潜力的BIC或Fast Follow创新型公司,同时特别看好的创新生物技术领域有RNA治疗、基因治疗等。洪坦称。同时,在选择项目时,会重点关注其产品是否在全球范围内拥有领先身位和长期竞争力。

  此外,君联资本对医疗项目技术先进性的要求也在提高,比如,现在投资糖尿病领域,会挑选最新一代的技术——不仅能治疗糖尿病,其给药方式也更为友好,比如一周注射一针或口服一片,同时兼具保护心血管和减重等多重功效。在团队方面,因为中国医药健康的商业环境和服务体系还不够成熟,我们希望投资的创业团队不仅要有顶尖的技术实力,还要有管理好企业,带领企业成长的经验,我们寻找的是优秀的科学企业家。王俊峰表示。

  在医疗服务领域,君联资本坚定地看好行业的未来发展:一方面,近5年来,得益于国家政策的鼓励,民营资本非常积极地参与医疗机构投资,民营医院的数量平均每年保持着超20%的快速增长,截至2018年9月底,已经超过2万家。这其中存在盲目投资的成分。未来一到两年,部分医院可能会因为现金流问题无法持续运营,这其中可能会存在低价整合的机会。君联资本董事总经理汪剑飞称。

  此外,他还看好投资该领域成长期企业的机会,汪剑飞表示,得益于医保、医疗等政策的推动,未来十年可能中国市场投资医疗服务领域企业的最好时机。我们相信,中国医疗服务市场很多细分的专科领域,最优质的医疗服务不一定还是公立医院,极有可能出现在领先的民营医疗机构。

  他强调,投资医疗服务的核心,一方面是找到有成长性的好资产,比如有学术高地的专科连锁或有强复制性的消费级医疗机构等。另一方面,更加重要的是找到优质的医院运营管理团队。中国公立医院培养了大量经验丰富的内、外科临床医生,他们的临床技术和经验足以和全球领先的医生PK,但这个行业特别缺乏优质的医院运营管理团队,这是医疗服务领域投资最主要的关注点。伴随着医疗服务领域的发展以及社会分工的需要,众多提供第三方服务的机构得到较快的发展。医疗机构第三方服务一直君联关注的重点方向。汪剑飞称。

  在医疗器械和体外诊断领域,君联资本董事总经理周瑔表示:君联资本从2010年开始在该领域投资,总计投资了超过30个项目,其中2/3在最初投资时是早期项目,1/3是成长早期项目,且多数项目股权占比接近或超过20%。项目分布涵盖基因检测、器械和设备、体外诊断三大赛道,这三个方向早在8年前行业热点到来之前,君联就通过系统性研究做到了提前布局和卡位。

  其中三大赛道中,基因检测以投资技术创新为主,君联资本在2012年投资贝瑞基因,是国内最早布局全基因组测序领域的风险投资基金,目前在基因检测领域已经有两家上市公司,贝瑞基因和BioNano,以及诺辉健康、和瑞基因、翱锐科技等一系列发展迅速的科技创新公司,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公司的技术都是全球首创,完全的中国的自主创新。

  在器械、设备方向上投资以高端产品进口替代为主,2010年开始布局骨科耗材、心内科耗材,微创外科和内窥镜等领域,投资的公司中Axonics已在纳斯达克上市,其他诸如澳华、瑞奇、国科恒泰等也已迅速成长为细分领域龙头公司。

  在体外诊断方向上则投资高端产品进口替代和技术创新兼顾,2011年开始布局免疫检测和分子诊断,目前已有一家所投企业明德生物上市,以及如星童医疗和优思达等拥有全球创新技术的领先公司。

  对于医疗健康领域的未来投资,王俊峰信心满满,2018年以来,虽然有多家创新药企业赴港上市后破发,但整体来说,香港新政为没有收入的生物创新技术公司开拓了一条重要的退出渠道,这为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活力。未来,还会有更多优秀公司走向香港资本市场,目前光是我知道的,就有一二十家在积极筹备。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