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大越好?规模效应在资管业开始失灵

来源:中国基金报 2019-12-02 09:41:38

摘要
费用的下降、客户转向低成本被动产品、以及监管的加强,资产管理公司如今面临一系列挑战。但先前提出的缓解行业痛苦的方法——通过扩大规模来实现规模经济,似乎正在失宠。麦肯锡预测,资管遭遇的寒冬比想象的要长,以欧洲为例,其资产管理公司今年的净新增资金流入仅为1.5%,好于去年0.2%的增幅,但仅为该行业20

  费用的下降、客户转向低成本被动产品、以及监管的加强,资产管理公司如今面临一系列挑战。但先前提出的缓解行业痛苦的方法——通过扩大规模来实现规模经济,似乎正在失宠。

  麦肯锡预测,资管遭遇的寒冬比想象的要长,以欧洲为例,其资产管理公司今年的净新增资金流入仅为1.5%,好于去年0.2%的增幅,但仅为该行业2017年的一半。其管理的资产将从2018年的20万亿欧元增至22万亿欧元,但利润仍将保持在175亿欧元不变。

  以往,针对利润增长的必提解决方法就是寻求规模的庇护:通过并购增加资产管理规模。麦肯锡公司近日发布了一份关于欧洲资产管理行业的报告,通过并购增加规模,已经不再是被列为可行的解决路径。

  今年最为标志的事件为,全球最大资管公司贝莱德资产管理规模增加,净利润却出现下滑,这种过去认定的“规模增长一定能带来的效益”的模式开始失灵。

  有趣的是,不久前这种方法还被不少咨询公司认定为解决收入增长的万灵药。如贝恩咨询公司认为,中型企业在未来5年将面临困境,这将迫使它们通过并购来寻求规模扩张。 2017年,波士顿咨询集团得出了大致相同的结论。

  较早前,亨德森集团和标准人寿安本合并,当时曾预期这将给全球基金管理业带来一波整合潮。但这种情况并没有发生,这两家公司的合并没有带来所期盼的规模效应:目前,标准人寿安本的管理资产比2017年还低5%,亨德森集团管理资产较去年同期下降了近3%。这促使从业者重新思考合并的意义。

  事实证明,融合不同文化的难度比预想的要大。只有在巩固了成功的商业模式的情况下,通过收购实现增长才是成功的模式,两家陷入困境的公司想简单通过“1+1”的方式并不能产生协同效应,合并后甚至问题比以前更大。

  麦肯锡报告还指出,预计未来5年内,全球范围内资产管理业管理的资产、资金流入和利润增长预计都将放缓,如利润增长率就会从目前的7.1%下降到5.6%。资管界都应该更焦虑,更有紧迫感,而并购不是解决此问题的“万能灵药”。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