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真的能闭着眼睛买吗?
摘要 【 新朋友】点击标题下方蓝色“用益观察”一键关注【老朋友】点击右上角分享本页面内容到朋友圈来源:国投信托在经历较长时间的野蛮生长后,信托行业在近期展现出较为克制也更为规范的发展态势。近几个月,高位猛涨的房产信托逐步降温,行业监管愈发严格。除此之外,资管新规的落地也
来源:国 投 信 托
在经历较长时间的野蛮生长后,信托行业在近期展现出较为克制也更为规范的发展态势。
近几个月,高位猛涨的房产信托逐步降温,行业监管愈发严格。除此之外,资管新规的落地也成为了行业调整的重要驱动力。对于信托公司来说,改变原有的商业模式,探索业务转型成为当务之急;另一方面,这也要求信托投资者们更加谨慎和理性,深入了解信托行业,告别“闭着眼睛买信托”的“躺赢”模式。
投资者到底如何更科学地挑选信托产品?本文将从选择信托公司、信托产品、发行渠道、底层资产等方面为您提供建议,让您摆脱信托投资的误区,避免投资“踩雷”。
01、选择优质的信托公司
一家靠谱的信托公司,往往能够为投资者提供相对安全稳健的产品选择及行业信息。很多投资者在选择信托公司时存在一个误区,认为信托公司规模越大越安全,其实并非如此。
大品牌大公司意味着更大的市场资产覆盖率,但投资者也应警惕:在庞大的发行量背景下,公司所提供的产品质量是否有足够保证。
关注信托公司发行规模之余,我们更应重点关注该公司的股东背景、注册资本、净资产、专注领域、经营状况、盈利能力、过往兑付历史、涉及风险项目的情况象征等,同时要聚焦其产品的结构设计和项目运营团队的整体安排。
02、谨慎评估底层资产
众所周知,地产信托、政府信托等都属于信托的底层资产,底层资产在投资期内的债务偿还能力是重中之重。
所以,我们在购买信托产品之前,要格外注意交易对手的还款来源、抵押物,以及其他担保措施的具体情况。比如,在投资前调查清楚地产公司的经营状况、财务数据或者是政府的财政收入,以最大限度降低风险。
03、挑选产品切忌“想当然”
在挑选信托产品时,投资者都会着重关注产品预期收益、产品期限、产品评级等要素,并将此作为我们投资的选择标准。但有时我们“想当然”的标准评判,却会成为获取稳健乃至更高收益的桎梏。
误区一:预期收益是衡量产品好坏的唯一标准
在很多投资者看来,预期收益是第一要义。然而,高收益背后所隐藏的风险也是不可小觑的。
在购买预期收益较高的信托产品时,我们必须充分评估其风险因素与高收益来源,综合评估结果后再做出与自身实际情况相符的选择。
误区二:中长期产品不如短期产品
目前,多数投资者对信托产品期限有着较为明显的短期偏好倾向,这使得中长期的产品鲜有人问津。但总体来说,中长期信托产品可以提前锁定相对更高和更稳定的收益。除此之外,央行降息以来,流动性释放带来的资产贬值的概率也被放大。
综上,投资者可以适当尝试中长期的信托产品以获得未来收益。
误区三:互联网评级越高,产品越好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线上平台成为众多投资者对比不同信托产品,进而做出投资决策的新渠道。但这些评级的权威性、科学性及准确性并没有绝对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评级都掺杂着销售目的。当我们锁定某“高分”产品时,我们往往会被引向指定公司的指定信托产品,从整个选择过程来看,评级的产生仍有一定的不规范性,轻信会加大投资风险。
误区四:理财经理都是骗人的
因为信任,所以委托。但在理财产品选择和购买过程中,有些投资者对理财经理存在一定的刻板印象,认为理财经理只是为了销售产品,因而投资者更相信自己的个人判断。
实际上,高净值投资的专业度较高,通过理财经理,我们才能对项目的具体信息和运营团队有更充分的认识,进而规避风险获得更高收益。
04、灵活挑选发行渠道
信托公司、券商、银行以及第三方理财机构,都是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发行渠道。在渠道取舍中,我们应该学会灵活选择。
在上文中,我们也谈到了信托公司的选择技巧。另外,有些投资者考虑到银行在我国经济中的显著地位,会单一选择银行渠道购买信托。但银行并不承担产品的风险责任,这一点需要投资者提高警惕。
同时,资金充裕、资源较多的专业代销信托产品公司也可以为投资者提供更多样化的选择,帮助投资者挑选最适合自己的产品。
通过改变过去的一些投资方式和选择,聪明的投资者们会洗练出更为科学理性的投资模式,而这也将成为整个信托行业的关键一跃。
责任编辑:唐婧